【幼升小讨论】民办小学为啥这么火?公办难道不行了吗?

安妮老师做了这么多幼升小阶段的整理与总结之后发现,这几年西安的幼升小一直有所谓的“民办热”。其实之前出现“民办热”的最核心本质上还是家长们强烈的希望孩子都能“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意愿。
01
为何要选民办?
和公办小学严格实行“零择校”政策不同,民办小学拥有更多选择学生与学生选择的权利。
大家别小看生源这回事,对学校而言,选到的孩子底子好,培养成本就小,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民办用面试作为筛选方式,来选择基础更为优秀的孩子。因为生源决定了孩子以后的的学习圈,以及家长以后交际圈的一部分。能有意识给孩子做启蒙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度肯定也是比较高的。
安妮经常遇到有家长咨询说:“明明都是5、6岁的孩子,有什么可选的?”
这一点我个人不是很认同,大家接触的孩子如果多一点就会发现,即使是5、6岁的孩子,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别也是很大的。这和每个家庭对孩子的培养目标、教育理念都有关系。就拿识字数量来说,我认识的孩子中,真的有大班就可以自己进行阅读的。也有很多的孩子一年级都还认不了几个字。
无论是幼升小还是小升初都是一样。面试,不一定能完全代表孩子的能力,但是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孩子的能力,所以民办学校的面试流程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我们做为家长心里还是需要明白,孩子的成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对孩子有信心,不管在哪里,都要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
02
民办与公办的区别究竟是什么?
多数民办小学一般人数较少,老师认真负责,因此更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发展。
就西安来说,公立小学普遍人数较多,老师再负责任,也没有能力顾及每个孩子。普遍孩子在老师这儿得到的关注度低。学龄期儿童,自我评价能力不强,很多时候依赖别人对他的评价。
因此,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尤其是老师的注意。特别是刚进小学时,老师在他心里最权威,有时甚至会超过父母。如果孩子长期被老师漠视,有可能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不怎么有自信。另外,刚刚入小学的孩子,注意力发展不怎么稳定,课堂上常需要老师提醒,否则,也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03
公办真的不行了吗?
公办小学就不好了吗?不是的,其实公办小学的招生一年比一年饱和,并且越好的公办小学入学要求越严格。
之所以饱和程度越来越高,还是由于公办小学的优势也是很突出的:
免费:
这一点对很多普通家庭的家长吸引力是很大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是全部免费的。各种附加费用也没有民办那么多。虽然现在大多数家庭对孩子上学的事情都愿意花费更高的教育成本。但是安妮老师觉得,养孩子这事啊,其实是没有什么固定预算存在的。一年下来,省下来的钱都可以带孩子去旅游一圈了。
就近:
小学六年的生活,离家近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件有好又安全的事情。接送方便,大家都不折腾,这样节省下来的可是大量的时间成本。如果每天在路上的时间要花费1-2个小时,来回就需要3-4个小时,做其他训练或是培养兴趣爱好的时间就被大大压缩了。
师资:
大家稍微关注一下各个区的骨干教师评选,就会发现很多优秀教师、骨干教师都是来自公办小学的。
虽然民办学校的硬件是普遍比公办好很多,但是其实小学最核心的竞争力,不是硬件,而是软实力——学风校风、师资,学生与家长的素质等等。没有优秀教师的学校,就算建设的再精美,家长们也都不会放心把孩子放在那里。
而且,公立小学老师要求必须具有教师资格证,并参加教育局组织的指定名额的教师招聘考试,才具有成为教师的资格。教师队伍稳定,机制完善。教育局会定期根据教师成绩和在校表现进行教师教学能力评估,以此作为教师评级。
很多有丰富经验、非常负责、优秀的老师都是通过层层正式选拔进入公立学校的。
总结:
安妮老师一直认为,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固然重要。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自我能动性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如今丰富的课外辅导教育资源,都无形中拉平了学校之间的差距。说来说去,到底上公办还是民办还是要看孩子到底更适合什么样的环境,也要看家长如何引导。
最后,关心孩子学习的同时,他们的身心健康也是同等重要的大事,安妮老师提示各位家长,多带孩子们一起旅行,一起读书,孩子会成长的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