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横口学校七年级共读《朝花夕拾》
主要内容
《朝花夕拾》里作者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
时代背景
1925年,鲁迅在北京担任大学讲师期间,因支持学生运动而受到当时所谓“正人君子”的流言攻击和排挤。1926年,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三·一八”惨案。作者鲁迅写下《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热情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控诉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结果遭到当局的通缉而不得不远走厦门避难。《朝花夕拾》中的作品虽然都是在追忆往事,但也是“借题发挥”,影射、讥讽当时的社会现实。
作者资料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共读感言
我的童年并没有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也没有朴实的长妈妈和恶毒的衍太太,但是,我可以捧着《朝花夕拾》,体味着百草园的无限乐趣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趣,体会在鲁迅先生那个年代——童年时期纯真儿童的玩乐。这本书让我真真实实的体会到那个年代下的社会是多么的慌乱,也让我为鲁迅先生的父亲被庸医治死而感到深切的愤怒与悲伤。从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那件事上,让我看到了日本爱国青年的恶毒嘴脸,也看到了鲁迅先生的救国决心。
——王鑫
《朝花夕拾》是鲁迅对往事的回忆,叙述了有趣的童年往事,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同时也抨击了禁锢人的旧社会,表现了鲁迅对艰苦劳动人民的惋惜、同情,也表现了对当时社会的厌恶。我们不要再回去那让人受苦的社会!
——肖俊杰
读《朝花夕拾》,不觉得这像一本名著,反而像是你跟你的好友聊家常一般。鲁迅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又不追求华丽的语句,却更能吸引读者,好像他仿佛在你面前,跟你讲故事一样。
——占绍鸿
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浪漫的感情,面前不由出现一幅幅令人神往的画面。《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关于“人类解放”的愿望。
——林思瑶
名人推荐:
北京大学语文研究所所长温儒敏:在爱与死的反顾里,既弥漫着慈爱的精神与情调,显露了鲁迅心灵世界最为柔和的一面,又内蕴着深沉而深刻的悲怆,这形成了《朝花夕拾》的特殊韵味。
现代作家钟敬文:在这些散文里,能够明显看到他清醒的理智,感觉到战斗的光芒。
现代文学史家王瑶:《朝花夕拾》虽然是散文,但它追忆“往事”,却不忘现实,丝毫没有减少其昂扬斗志,同样是鲁迅用来抨击社会黑暗势力的工具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