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不打不骂怎么“管教”孩子–有效管教的八个原则
请点击上面标题下方【爱家暖心屋】→直接关注
总论: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通过网络、书籍也很容易学习到各种各样的教育理念。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很多的父母却遇到了瓶颈、产生了困惑。
这些教育理念,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一回事,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在我看来,每一个教育理念都有很多独特的地方,同时也有它的适用范围;我们要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用几句话去理解一个理念,更需要更深层次去理解这个理念背后的原理,以及适用范围,才能精确的把握并且应用到生活中。
今天我们要谈的话题是:我们都知道对孩子要无条件接纳,这样会塑造孩子的安全感。但是很多父母困惑的是:在实践的过程中,面对很多孩子有错误的行为,就不能管了吗?如果这样的话,那孩子不就无法无天了吗?
到底能不能打骂?如果打骂的话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不不打不骂,那么孩子可能会没办法学到规则,到底该怎么办?
打骂会造的结果:要么逆来顺受,无法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对于经历的事情不公平无力抗争,心里不爽只能屈从;要么就是叛逆,动不动就生气,把对抗当成自己一种习惯的应对方式;还有就是逃避,不再面对现实,逃避所有的事情,逃避与人交往。
我们如何不打不骂来教育孩子?
尽量不要使用“惩罚”的方式,因为惩罚来自父母沮丧、绝望和愤怒,往往会带着情绪的发泄,发泄完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是“我很糟糕”或“我是个坏孩子”,对孩子的帮助和成长是有限的;父母需要用“管教”来替代,管教包含着两层含义–管理和教育,要引导孩子学会反思、承担和改变,从而导向正面的结果。
进行管教的时候我们需要认真思考我们希望孩子拥有什么的品格?
这个想清楚了,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实施:
不打不骂管教孩子的几个原则
第一,接纳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的需要。
我们来谈一谈无条件接纳。很多的父母对无条件接纳有错误的理解,误以为无条件接纳就是无条件纵容。真正的无条件接纳是接纳孩子本身而不是他的行为,让孩子明白无论他做什么的事情,不会失去父母的爱,不管你做了什么事情,我依然愿意爱你,依然愿意欣赏你身上的优点,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有时候孩子叛逆,还是做些出格的行为,可能真的是孩子的需要没有被看见或者孩子被误解了。我们要理解哪些是孩子真正的需要,哪些是孩子无理的要求,对于孩子的需要我们要尽可能的去满足,但是如果是孩子要求的,那么我们可以有条件地满足。
有时候孩子真的是很伤心,觉得父母不爱自己了,父母需要去安抚孩子的情绪,但是在原则上要温和而坚定的执行。
无条件接纳也需要设定界线,如果缺乏界线和规则,孩子反而没有安全感。
第二,设定好界限,让孩子在一定的界线里自己负责;
假如我们带孩子到一个陌生的园子里,告诉孩子“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他不知道哪里是安全的,不知道什么可能会对他造成伤害,可能会无所适从,也可能会受到伤害。
如果父母明确地告诉孩子说:“你可以在在围墙之内的草地上随便玩,右边的水池不可以去玩;这些带刺的灌木不能碰,可能会扎伤你;那些红色的果子不可以吃,因为他们有毒……”
我们这样说,孩子有了明确的界限,才可以更加放心更加自由地玩耍。
在家庭教育当中也是如此,我们必须设定明确的界限和规则,告诉孩子为什么这样设定,不是为了限制,而是为了保护,让孩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更加自由更加有益的去成长。
第三 ,爱是在管教的基础;
对事不对人,当孩子做出一些出格行为的时候,我们可以探讨行为,不要对孩子的人格以全面进行否定和批评。
管教的重点就是在合理的范围内让他们负责,同时减少对他们的控制。
第四,教会孩子去选择和承担,而不是父母进行掌控。
管教意味着管理和教育,在管教过程中让孩子学习和成长,承担即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当,如果孩子做了超越界限和违反规则的事情,我们必须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和承担责任,引导他积极地去思考下一次如何可以做得更好?
我们需要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体验经历,家长再加以引导。比如说很多孩子不好好吃饭,有些父母会追着喊着让孩子吃。越是这样孩子越不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其实方法很简单,我们可以提醒孩子,说马上就要开饭了,请你安排好时间洗洗手,我们一起来吃饭。如果过一会儿孩子还在玩,我们再提醒孩子一次,“三十分钟之内我们必须吃完,半个小时之后我们就要全部收拾掉”。如果孩子没有来,我们自己吃饭,吃完饭之后就立刻把东西倒掉。之后孩子饿了,我们必须让他让孩子暂时忍受饥饿,只有等到下一顿吃饭的时候才可以吃,这样孩子就学会了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如果孩子能够做的事情,父母帮助他做了,你就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和权利。
我们需要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可能他们会去犯错,犯了错之后我们不用去责怪孩子,而是要去引导。帮助他们坦然地接受自己的不足,勇敢的去面对,勇敢的去做一些弥补。
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就学会了选择,做最对了孩子会有很强的成就感,他会越来越自信;如果做错了,我们要引导孩子,可以重新再来一次,我可以为我的错误弥补。
如果我们不让孩子为他的错误去承担相应的后果,这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情。
有些家长在孩子犯了错误,包办了本该孩子承担的后果,孩子就失去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有时候孩子在想要一些东西的时候,会大哭大闹,尤其在当着人多的时候。如果父母批评孩子,孩子可能会用更大的声音去哭,引起身边人的关注,让父母下不了台,很多的父母在这个时候碍于面子可能就会妥协。当父母妥协了,孩子就学会了,“父母是的底线是可以突破的,只要是我激烈的去闹可能就会突破父母的底线。”
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温和并且坚定。如果孩子在人前哭闹,父母可以平静地告诉孩子说:“我给你五分钟哭,但是哭完了你还是要按照我们约定的去做”。如果孩子还是继续在闹的话,父母可以给孩子三个选择:“第一,你可以再哭五分钟;第二,你可以真诚的和我们来讨论有没有双赢的办法?第三,你继续哭,我就先离开。” 如果孩子继续在哭的话,父母马上转身离开现场。(具体的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状况确定,这个过程要确保孩子的安全)。
实际上,很多孩子闹情绪是操纵父母的手段,是故意哭给父母看的,当父母离开了没有了观众,孩子自己就“表演”不下去了,自然而然就会放弃了这样的行为。
第五,积极的鼓励和赞赏,帮助孩子增加价值感,鼓励孩子配合父母一起来面对一些事情。
当孩子在某些事情上做的比较好或者有点点进步的时候,及时给孩子肯定;当孩子犯了错之后勇敢的面对自己的错误的时候,也要及时肯定孩子的承担精神和责任心。
放弃对孩子的控制,才能获得更多的掌控权,不再强迫孩子听话,孩子才会听你的话。规则帮助孩子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
第六,依靠规则来约束孩子,而不是父母随心所欲发泄情绪。规则意味着必须在事情发生之前设定好。很多孩子她不知道自己所做的意味着什么,事情出来之后,父母凭着自己的感觉和情绪来惩罚孩子,孩子当然不服气。
在设定规则的时候,同样要告诉孩子,这样做的目的以及有什么好的好处,帮助孩子学习遵守规则。有些事情我们如果不去做去实施,但是将来可以得到的更多,我们可以充满自由,可以更好的去享受生活。
在设定规则必须明确地告诉孩子,如果这件事情做了有什么好处?不做有什么好处?做了有什么坏处以及不做有什么坏处?让孩子去分辨,同时必须设定明确的,孩子没有遵守规则,需要怎么去承担后果?
孩子违反规则之后发生之后要处理这件事情,必须及时处理,如果时间延了太久,那么,就会造成很不好的结果。
第七:积极的寻求双赢,在任何的冲突里边,我们不是为了证明我对你错,或者说要达到我胜你败这样的结果。而是为了在这里面,积极的协商和冲突寻求双赢。
冲突本身并不可怕,最关键的是能否在冲突中学习和成长。
第八:寻求身边人的帮助,让更多的人一起来参与营造好的氛围,在好的氛围里面,孩子更容易接受。
尤其对于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一起参与带孩子的家庭,特别需要寻求长辈的支持,和长辈达成一致;不要因为长辈教育程度低而否认他们的贡献,首先要肯定他们爱孩子的心以及做出的积极贡献,和他们探讨设定一致的教育目标并寻求他们的帮助。
爱家暖心屋,旨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选择人生伴侣、婚前交往、婚姻家庭、亲子教育、自我成长等方面需要学习提高的人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