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研究之小学数学拓展课教什么?怎么教?

一课研究之小学数学拓展课教什么?怎么教?
1
向你介绍我是谁

  大家好,我是永嘉县少年艺术学校的李明哲,是朱乐平名师工作站“一课研究”第一大组第3小组的学员。非常高兴再次与您相遇在“一课研究”微信平台!          



本期内容有哪些

1.听一听:拓展课对学生的改变

2.读一读:拓展课之《怎样做最大》的实践与反思

3.荐一荐:《小学数学拓展课:教什么,怎么教》(陈加仓老师著)


轻轻松松听听书

拓展课对学生的改变

坚持阅读8分钟

 

       拓展教学空间    开发学生创新潜能

                  —–《怎样做最大》实践与反思


陈加仓


        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校长,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浙江省中小学骨干教师高访问学者,省、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温州市首届”十大青年工匠“,专著《小学数学拓展课:教什么,怎么教》、《名师教你学数学》等

【课前思考】


        本课主要让学生在探究中求发展,在发展中进行创新,旨在重视教材的拓展知识的教学,拓展教学空间,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寻找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力求体现让学生在“猜想-验证-发现”中展开学习,在一次次猜想验证中,发现规律,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倡方法多样化,不追求同样的思维层次,优选最佳方法,注重个性差异,让孩子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考虑到繁杂的计算给学习带来影响,因此,把计算器引进课堂,让宝贵的时间花在探索寻找规律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然创造的火花,把课堂变成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空间。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相关的形体的变化规律,了解相关的数量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经历猜想、验证等过程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初步感受数学在研究中发展,激发学习兴趣。

      3.教育学生树立实践出真知的观点,发展创新思维、合作探究、动手实践、验证发现的能力。

【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引入:温州有“数学家摇篮”之称,温州曾经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数学家。如复旦大学教授苏步青,苏教授小时候就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节课我们讨论苏爷爷小时候做过的一道有趣的数学题。

      2.揭示问题:怎样把一块正方形铁皮做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盒?

二、提出方案、比较分析

    1.学生提出方案。 

     生1:先把这块正方形铁皮的四个角各剪去一个小正方形铁皮,然后做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盒(如图1)。

     生2:把正方形铁皮一边的两个角各剪去一个小正方形铁皮,焊接到对边去,做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盒(如图2)。

     2.哪种方法做成的无盖长方体铁盒的体积大,为什么?

     生:第二种方法做成的无盖长方体铁盒的体积大,因为材料的使用率达100%。

三、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一)研究做法一

     1.探讨能做多少种不同的长方体铁盒?

      师:如果正方形铁皮的边长是18厘米,能做几种不同的无盖长方体铁盒?

      生1:无数种,因为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师:如果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是整厘米数呢?

      生2:只有8种,也就是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2、3、4、5、6、7、8厘米。

      师:边长可能是9吗?

      生:不可能,正方形的边长只有18,正好剪完了,就做不成长方体了。

 


      2.猜想:哪个无盖长方体铁盒的体积最大呢?

      生1: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是1厘米,做成的无盖长方体体积最大。

      师:你凭什么这样认为?

      生:用的材料就越多,做成的长方体体积就会越大。

      生2:我认为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是5厘米,做成的无盖长方体体积最大;因为这时长方体的长、宽、高比较接近。

      生3:也可能是4厘米。

      生4: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是6厘米,做成一个无盖立方体,体积会最大。

     这时学生各抒己见,观点各不相同。

     师:到底哪个无盖长方体的体积最大呢?

     生:让我们先算一算。

   3.验证。

   (1)分组计算,填写表格


     (2)师:从上表中你发现了哪个无盖长方体的体积最大?

     生:当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时,做成的无盖的长方体的体积最大。

结合刚才猜想,教师问:这时你有什么感想?

     生1:我们解题,不能只靠猜想,还要认真计算。

     生2:说明了猜想不一定正确。

     师:说明了我们研究数学,不但要大胆猜想,而且还要严格验证。

     师:从上表中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1: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越来越长。

     生2:体积从小到大,再由大到小。

     师:你能用手势表示这种变化的趋势吗?

    请学生上台演示后,再出示图像(如图3):

     生:老师您画错了,左边的曲线应比右边低。

     大家一看果然如此,我立即称赞了这位孩子的大胆和聪明,这时掌声热烈地响起。

     师:长方体的形状是怎样变化的呢?

生:底面越来越小,高越来越大。(课件演示)

    (3)在小正方形的边长2.5cm与3.5cm之间细化:

      师:刚才研究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是整厘米数,如果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是小数呢?能做无数种不同的无盖长方体。在这些无盖长方体中体积还是432立方厘米最大吗?

      生:不是。

      生:不一定,有可能还是最大,也有可能不是。(大部分学生这样认为)

      生:老师,让我们再继续研究。

      师:怎么研究?

      生: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取小数进行研究,如2.9或3.1

      生:还可以取2.8或3.2….. 

      生:我们发现体积还是432立方厘米最大的。

   3.举例研究。     

     设问:如果正方形铁皮的边长是24、30、12、36厘米,用同样的方法也做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盒,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可能是几呢?

     (1)学生猜想。

     师:当正方形铁皮的边长是24厘米时呢?

     生1: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可能4厘米。

     生2: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可能8厘米。

    生3:我认为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还是3厘米。

     师:当正方形铁皮的边长是30厘米时呢?

     生1: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可能5厘米。

     生2:我认为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还是3厘米。

      ……

      (2)分组研究。

      (3)汇报交流:

     生1:正方形铁皮的边长是24厘米,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是4厘米时,做成的无盖的长方体的体积最大。

     生2:小组研究的结果也是这样。

     生3:正方形铁皮的边长是30厘米,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是5厘米时,做成的无盖的长方体的体积最大。

     生4:正方形铁皮的边长是12厘米,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是2厘米时,做成的无盖的长方体的体积最大。

     ……

      (4)发现规律。

    师:观察上面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生: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是原来大正方形边长的   六分之一。

(二)研究做法二

    1.探讨能做多少种不同的长方体铁盒?

    2.计算体积。13.5×9×4.5=546.75(立方厘米)

(三)再次比较两种做法的体积的大小。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1.课外探索(如图4):它的体积会更大吗?

      课件展示,学生发出了赞叹声。这时问:它的体积会更大吗?

     生1:它的体积会最大,因为材料使用率达100%,而且又是立方体。

     生2:不对。刚才立方体的体积也没有最大。

全班学生又陷入沉思……

     2.回想一下,你们是怎样获得这些成果的?

生:我们是通过猜想-验证-发现的方法,获得研究成果的

    ……

    师:同学们像苏爷爷小时候那样,认真地钻研数学,相信你们能成为未来的数学家。


【课后体会】

       本课教学紧扣长(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围绕“怎样做最大”层层展开,步步深入。让学生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感悟数学无穷的魅力,激发探究、创新的热情。下列几点感触颇深:

     1.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孩子不是一张无知的“白纸”,每个孩子都存在差异。这节课既有面向全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练习巩固”,也渗透了尊重个体的理念,让学生参与开放式的猜想、思考、求证,提倡方法或答案的多样化,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等。做到双基教学与创新教育的有机结合。这些都体现了新课标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2.重视教材的拓展知识教学,拓展教学的空间。本课是求体积知识的延伸,也涉及到中学的变量知识,但孩子各有差异的猜想,求证的过程的展现,让一个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虽仅仅用最初等的数学知识,但闪现出更高层次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说:“数学课不再是书本的知识,引进了许多新鲜的内容”。“老师引导我们自己去实践、发现、总结,我们很有成就感。这也为教学和学科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更多体现了校本课程。

    3.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在遇到问题时,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而富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能使这些角色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他们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我引导学生在“设疑-猜想-验证-发现”中展开学习,在一次次猜想验证中,发现规律,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4.创设融洽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本课中我与孩子们一起研究,建立起平等、和谐、民主的伙伴关系。因此课堂上学生发言踊跃,课堂氛围热烈。我经常用鼓励的语气问:“还有其它方法吗?老师最喜欢有不同想法的孩子。”当公布正确答案后,我又问:“有没有同学算错呀?能大胆告诉大家吗?”一位男同学站起来说自己最后一题算错了,可不知道错在哪里?于是我让同学帮他一起算,发现了错误所在。当学生发现规律时,我又兴奋地说:“多精彩地发现呀!请大家给自己来点掌声。”当出现曲线图时,一学生说:“老师您画错了,左边的曲线应比右边低。”大家一看果然如此,这时热烈的掌声响起。难怪孩子们说:即使我们发言错了,老师也不会批评我们。“课上,老师没限制,很自由开放,时间太短了。”……

    当然这样的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要求教师平时要多钻研、多思考、多实践、做教学的有心人。

5

好书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是著名数学特级教师陈加仓老师15年来数学拓展课教学研究和教学经验的总结,既有理论阐述,又有丰富的案例。理论部分着眼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阐述了数学拓展课的研究价值、研究目的和实施策略;案例部分从“适用年级”“课前思考”“教学目标”“教学实录”“课后体会”等几个方面为教师提供了“拿来就能用”的范本。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