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谎育儿:小谎言的大隐患

撒谎育儿:小谎言的大隐患




在家长对孩子的养育过程中,免不了要撒大大小小的谎,也许是为了应答小朋友天马行空的问题,也许是为了止住小朋友不停不休的哭闹,也许是为了把目光黏在洋娃娃、小汽车上的小朋友拉回家。有研究报告,绝大多数的父母(美国为84%,中国为98%)表示曾为使儿童服从命令而对其撒谎。毕竟育儿这件事足够伤脑筋,几个无伤大雅的谎话就可以避免孩子们更多的问题和应付他们无穷无尽的好奇心,实在是节省时间、避免冲突的捷径。但是,在“享受”了对孩子撒谎的便捷同时,会不会有隐患呢?






Parenting by lying

撒谎育儿


指父母对孩子撒谎以操纵他们的情绪和行为,主要包括两个谎言类型:一类是为了控制儿童的行为使其服从,如“如果你不停止哭闹,警察会来带走你”;另一类则是为儿童提供积极情绪,如亲人去世时安慰儿童称“他变成了天上的星星来守护你”。



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学者们在新加坡招募了379名成年人,调查他们童年时父母对其撒谎的经历、他们目前对父母的撒谎行为以及他们的心理社会适应功能。

参与者们共回答了四份问卷:

撒谎育儿问卷。包含四类16项问题:

(a)饮食:“碗里的饭吃不完会长麻子”

(b)离开和/或留下:“如果你现在不跟我走,我就把你一个人留在这里”

(c)儿童的不当行为:“如果你不做……,我就报警”

(d)消费:“我们没带够钱买这个东西”

对父母撒谎问卷。评估参与者目前对父母撒谎的频率,包含三个方面,12个问题:

(a)关于活动和行为的明确谎言(8项):为了掩盖违法行为而撒谎

(b)亲社会的谎言(2项):为了防止伤害某人的感情而撒谎

(c)关于环境和事件的夸张谎言(2项):夸大自己的经历

成人自我报告问卷。

包含126项问题,根据DSM-V量表(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衡量成年人的整体适应性功能(例如,与他人的关系)以及行为,情感和社会问题。这篇研究用该问卷产生的分数来衡量心理社会适应不良的三个指标:内化问题(焦虑,抑郁,孤僻),外化问题(攻击性,破坏规则,侵入性行为)和反社会人格问题(破坏财物、缺乏负罪感、欺诈)。得分越高,表示这些领域的问题越严重。

利文森自我报告精神变态量表。

由26个项目组成,评估了主要(16项)和次要(10项)的心理变态属性。初级精神变态项目评估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自私和操纵倾向,而次级精神变态项目评估个体的冲动行为。使用李克特4分表测量参与者对该项问题的认同程度,从“1=非常不同意”到“4=非常同意”。6个项目是反向编码的。分数越高,说明程度越严重。

通过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路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

对于童年时期父母撒谎的回忆越多,成年后对父母撒谎的频率就越高。

2

对父母撒谎程度越高,年轻人的心理社会适应不良程度越高。

3

年轻人对撒谎育儿的回忆与外化问题的严重程度相关度更强。

4

对父母撒谎在童年回忆和当下的社会心理适应不良之间起中介作用。


总之,这项研究提示通过撒谎养育孩子可能会对孩子以后的心理社会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可能产生心理社会适应不良。


适应不良:

不能成功和满意地对环境的要求作出反应。适应不良可以是内在的,也可以是外在的。内在的适应不良是个人的需求、动机和评价与通过经验获得的实际回报之间的差异;外在适应不良是指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文化或社会期望。

撒谎育儿:小谎言的大隐患


撒个小谎,有何不可?

在童年时期大量接触父母的谎言,成年后对父母的欺骗行为会更多。父母当着孩子的面撒谎,可能是在潜在地传递一种信号:不诚实是可以接受的,是达到目的的一种可以接受的手段。在儿童意识到父母的不诚实后,儿童可能会反过来对父母撒谎。不诚实会侵蚀信任,儿童在知道父母不值得信任后,可能会觉得没有义务告诉父母真相。甚至更严重的是,儿童可能会模仿父母,通过病理性撒谎(pathological lying)来诱导行为顺从,而病理性撒谎正是精神障碍的早期危险因子。

这种说法乍听可能让人觉得危言耸听,毕竟父母都会认为自己撒谎的出发点是“为他好”。那些善意的谎言,难道也错了吗?撒谎育儿的效果可能会受到谎言的性质父母的目标的影响。例如,与单纯针对儿童依从性的谎言(例如,“家里没有糖果了”)相比,强调父母力量的谎言(例如,“如果你不听话,我们就把你扔到海里喂鱼”)可能与儿童的心理社会失调更密切相关。


Summary

小结


从狼来了到华盛顿和樱桃树的故事,诚实的道理家长对小朋友讲了无数遍,但真正做到却是困难重重。那些小小的谎言,可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逐渐被遗忘,但谎言积累的影响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虽然来自自我报告的研究结果不一定可靠,父母撒谎和个人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可能不表明他们问题的真正原因,但这篇研究也能带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参考文献:

Heyman, G. D., Hsu, A. S., Fu, G., & Lee, K. (). Instrumental Lying by Parents in the U.S. and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 Journal international de psychologie, 48(6), 1176–1184. https://doi.org/10.1080/0094..746463

Heyman, G. D., Luu, D. H., & Lee, K. (). Parenting by lying.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38(3), 353–369. https://doi.org/10.1080/03057240903101630

Santos, R. M., Zanette, S., Kwok, S. M., Heyman, G. D., & Lee, K. (). Exposure to Parenting by Lying in Childhood: Associations with Negative Outcomes in Adulthood.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8, 1240. https://doi.org/10.3389/fpsyg..0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