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分享│每个约读人必须的学习方法之一:思维导图学习法

书店分享│每个约读人必须的学习方法之一:思维导图学习法

华生读立人

,赞 150



为什么身边的人都在用思维导图?这背后藏着怎样的秘密?

实践证明,它确实很强大。思维导图能带你认识很多关于学习的底层原理,一旦你开始使用它,你就会慢慢发现,学习是有方法的。

思维导图敬上

为什么要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为什么如此有用?它的意义何在?这背后的道理又是什么?

要明白这些问题,必须回到学习的本质——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学习的。

那么大脑是如何学习的呢?其实我们大脑的学习方式跟机器学习的原理是相通的,都是先输入信息,经过一系列过程加工,最后输出为一个模型

比如我们小时候不小心碰到了火,手很疼,这是一个信息,最终大脑会把这些信息提炼成一个模型:火=疼。

那么这跟思维导图有什么关系呢?

关系就是:既然我们的学习方式是输入信息+输出模型,那么应该输入多少信息才能提炼好一个模型呢?

方法就是将知识进行分门别类,划分层级。这跟我们之前存量思维的理念特别像,如果我们将知识分门别类,然后去做存量,很快就会发现事物的内部规律,进而提炼出准确的模型。

而思维导图就是将知识分门别类的最好工具之一。

这是思维导图底层的意义之一,将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帮助我们快速的提炼模型。

从这一点延伸出来,我们还可以得到三个具体的意义。

一、结构化:帮助存量

为什么思维导图能帮助知识变得结构化?

思维导图的作用,就是通过画的过程来把信息分门别类。

这个分门别类,就是把杂乱的信息重新梳理一遍,在梳理的过程中其实我们就在思考,这个信息属于哪个层级?与哪些信息并列?与哪些信息重叠?

最后整理出来,就像一颗大树,从主干,到分枝,到小分枝,到树叶。

这个过程就是在把知识结构化,以前是一堆杂乱的信息,现在成了有结构和层级的知识。

它的好处我在存量思维已提及,让你看问题更加全面、系统,且下次再接触新信息时,可以更快吸收和存量,而不是做无意义的重复。

二、关联化:帮助记忆

思维导图,就是把各个知识关联起来。因为你在画的时候,就是在梳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你一直在思考这些信息到底属于哪个层级,它们之间有何关联……

关联化有什么作用呢?好处就是帮助联想。联想是记忆的底层原理之一,我们经常听到的记忆宫殿,它的底层原理就是联想记忆。

三、条理化:帮助检索

什么是条理化?

想想看,你画思维导图的时候,是怎么画的?

一来,先画一个大圈(也可其他图形),代表中心;接着是各个分支,然后是分支延伸出来,不断填充,不断分支,直至不需要填充信息。

这个过程就是在把知识条理化。

因为我们的知识是杂乱的,从未被归纳整理。而思维导图的作用,就是帮助你快速索引。

你可以想象,你去图书馆找一本书会怎么找?那其实就是大脑的检索方式,也是思维导图的作用。

但是我们平时学习,是把图书馆的书全部推倒了,堆在一起,然后要用的时候再一本本排除。

这当然难以检索了,也就是我们常说自己记忆力不好,其实是因为信息太杂乱,没有被分门别类,所以很难检索。

以上,基本思维导图的意义都说完了。但是还有两个很重要的东西,我把它们提出来单独讲一下,因为我发现它们在实际运用中也经常用到。

一、发散思维

经常我们在写某个计划,或者议程的时候,老是容易疏漏。

如果你按照思维导图去写,分门别类,就会促进你的发散思维,让你想得更加周密和全面。比如我现在不论是写假期清单,还是准备团队例会,我都会用思维导图来写。

还有就是帮助创意,大家可能在大学里都打过比赛,以后进入社会工作了还会写产品计划啥的。

怎么尽可能多的去想呢?有个好工具,就是思维导图。

我个人的运用,就是在写作的时候,会先用思维导图梳理一遍。比如今天这篇文章,如果我不先用思维导图梳理,我是断然不会写得如此丰富的。

二、梳理知识

我们不能只顾着学,还要记得停下来做存量,因为样本是无限的。

你知道吗?很多人记笔记的时候都是,①②③……,一条一条工工整整抄下来。而且不允许有疏漏,即使很小的一个细节也不行,生怕自己错过什么。


结果就是,花了大量的时间,但是什么也没记住,没有系统化,也没有条理化。

什么是思维导图?

什么是思维导图?

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帮我们实现结构化的工具。

你可以理解为一颗大树,如何先长出主干,长出分枝,再分枝……到叶子,最后开花结果!
你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图书管理员,如何把一本书放到它该去的位置。

或者你也可以理解为,它就是一群关键词的结构化集合


华生读立人

,赞 132


如何画思维导图?

很简单,其实人人会画。

你也可以把它画成一棵树,一只鸟,一个人,一本书,啥都行,最好契合主题。

两种画法:

一种是先把主支干画完,然后再填充。这种适合你已经获取了所有知识,做梳理,或者用作发散思维。

一种是一个支干画完了再画另一个。这种适合记笔记时用,比如听一场演讲,看一个视频,因为知识转瞬即逝,你只能听到一个关键词就画一个出来。

不拘泥于形式,也不管美丑,重要是画的过程。

运用场景:记笔记、整理笔记、写创意、议程、规划、写作等等。

几乎需要输入输出的地方,都会用到它。

经典结构:画思维导图坚持以下5个步骤,它帮助我更加深刻、周密,分享给你: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经典案例、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一、必须记忆

画完只是第一步,并不是说就完了,因为你要知道,思维导图也遵循遗忘规律。

这方面最出名的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根据这个曲线你需要记忆四次:画完之后立马回顾一遍,第二天再复习一遍,一星期之后再复习一遍,一个月之后再复习一遍。

如此,一个学习就算完了。

二、关键词

思维导图是画关键词,把你以前记笔记的习惯丢掉,不要在思维导图上出现大段的文字。

否则思维导图就跟传统记笔记没什么区别了,有的人记笔记非常详细,害怕丢失哪怕一个细微的信息,那跟无限样本搜集式的学习有什么区别呢?

记住,思维导图只记关键词,一般是一个动词+一个名词,也有可能只是一个名词,但是请丢掉大段的文字,尽量对其压缩、精炼。

如果那段文字实在很精彩,可以另找笔记本记,或者 APP 里有批注功能。

三、多做检索

我们经常在整理一个东西时候,总喜欢先看大量的材料,这也是拖延症的表现。

如果你是在用思维导图整理知识之类的,请先不要看任何材料,先凭自己的记忆,想到多少是多少,这些才是已经被你内化的知识。等实在想不出来了,再去看笔记和各种材料。

四、3个例子

例子至关重要,最好是 个,以后我会在“建模欲望”进行详细阐释。

写这篇文章我就举了很多例子,本来想单独提出来讲的,后来发现字数已经严重超了,只好融合进去讲了。

五、重在过程

在前面已经几次提到这个东西了,这里在提一次,思维导图的意义只在你画的过程体现出来,画完它的使命就已经基本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