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正面管教只能管孩子,我用它“搞定”了银行行长!

谁说正面管教只能管孩子,我用它“搞定”了银行行长!

点击蓝色字关注我们!


孩子幼儿园要求家长给孩子办一张他本人的银行卡,用于扣缴学费。


我当即去了家附近的建设银行,对银行说给孩子办卡。银行的大堂经理对我说:“这会儿人太多,上午肯定办不完,得排到下午。”我就先回去了。


第二次,我又去,刻意去得早一些,取了个号。填了资料。等了将近1个小时,还没轮到我。因为其他事情的安排时间到了,又没有办成。


第三次,我带着3岁的弟弟小树一起去。去得更早,取了号是005号。结果我等了一个小时,还是002号在办理业务。经过询问了解,银行卡开户和理财是同一个柜台,而且只有这一个柜台。办理理财的大多是50岁以上的阿姨,她们问题特别多。


小树可坐不住,他一会儿要去动动消防栓,一会儿要我给他卡去ATM机取钱。


我又着急又烦躁。在心里怪银行怎么只开放一个柜台呢,让客户等这么久。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同时,琢磨着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践行正面管教近5年,已经养成了不抱怨,不指责,而是关注解决办法的思维习惯。)如果我去跟银行吵一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我在想,我自己可以做什么呢?

听到一位银行职员喊“行长”,我直接朝“行长”走了过去。

我说:“您好!有件事情想请您帮忙。我在银行给孩子办一张银行卡,这是我来的第三次,等了一个多小时,还没有办好。每一次都是因为排队等的时间太久。我挺着急的。孩子又特别闹。我不知道还得等多久。您能不能帮我想点办法?”

行长:“这个,只能等号啊。”

我:“您看,开户和理财的放一个柜台,以至于开户这样简单的事情,也需要等这么长时间。孩子又坐不住,我就很着急。我真的不想再来第四次了!”

行长:“你看这样行吗?再取一个现金的号,看看哪个更快一些?”同时,她帮我取了一个现金的号,是第16号。 

我:“看样子现金的号也很慢。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呢?”

行长:“去VIP柜台看看吧。”

我跟着行长到了VIP柜台,行长问了柜面工作人员,后面还有没有人?工作人员声称后面还有人。

行长:“那你得跟后面的人说说,让你先办才行。”

我:“好的。谢谢您!”

在我向行长致谢的时候,没想到行长自己去问周围坐着的客户是否VIP柜台的。没有人回应。我说,那我先办,有人来了,我和她解释一下。

就这样,很快办好了银行卡,带着弟弟回家了。


我采用的沟通方式,是正面管教里的一个工具,叫做“我”句式。


还有一次,是在机场。我用婴儿车(很轻便的伞车)推着当时2岁的哥哥去坐飞机。登机的时候遭到拒绝,空乘人员告诉我这个婴儿车需要托运。

我下意识脱口而出:“这种婴儿车我每次都能带上飞机的呀。”

空乘人员:“对不起。婴儿车需要托运的。请您去办理。”

我想起了“我”句式,于是换了一种方式去沟通。

“我有点担心,这个婴儿车不做任何保护去托运的话,会把它损坏。您看这样行吗?您帮我看看飞机上还有没有空位,有的话帮我放一下。折叠起来很小的。”

空乘人员:“好吧,我去帮你看看。”

就这样,把婴儿车放到了飞机上。

在生活中,有不少这样把“可是”变成“可以”的例子,只不过是用了正面管教里的工具——“我”句式。

“我”句式,不是用“你”开头,听起来像是指责对方,而是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以及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句式,对自己情绪诚实,能让对方更多地去了解我们自己,也可能做出相应的改变。

“我”句式的句型是这样的:

我觉得——(感觉词汇),是因为——(我的想法/信念),我希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一开始我们可以先套用句型,熟练之后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达。


找准我们真实的感觉相对没那么容易;还有可能,找准了感觉词,但是难以启齿……这都很正常。我们人类有趋利避害的天性,这是我们在情绪方面的自我保护。“我”句式和我以往的行为习惯不同,所以需要多多练习。

试试看吧。

记得在文末留言,你都用“我”句式搞定了哪些难搞的关系呢?

作者简介:郭琼(VK),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美国正面管教家长讲师/学校讲师,鼓励咨询师,亲子杂志专栏作者,两个男孩的妈妈。

5月开始讲正面管教家长课,是当时西安首位开课讲师,曾经是中国正面管教协会EHE(讲师互助)西安负责人,开设线下父母课堂、育儿讲座,直接受益家长超过1000人。迁居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