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古诗怎么教?我们在思考、在实践

低年级古诗怎么教?我们在思考、在实践


1月15日下午,曹爱卫名师空间站的学员们相聚在杭州长江实验小学,开展磨课活动。本次活动聚焦“小学语文低年级古诗教学”,旨在研究低年级古诗教学的目标定位,探寻有效的教学策略。

01

把握教材,走进课堂


磨课活动伊始,来自杭州长江实验小学的吕飞来老师执教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两首》中的《村居》。教学中,吕老师始终抓住一个“读”字,以读贯穿整堂课,先引导学生字字落实读正确,再读出古诗的节奏,然后读出古诗的画面,最后熟读成诵。让学生在读、品、悟当中识记了生字,体会了古诗的韵味,领略了古诗的意境。






02

小组研讨,思维碰撞

课后,磨课吧的老师们纷纷对本课进行了点评和分析。老师们大都表示这节课的环节非常清楚,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也很顺畅,教学脉络明晰;教师对孩子的关注都十分到位,评价比较精准。同时,也对想象诗歌画面这一环节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老师们大都认为古诗教学,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应该在情境中去引导孩子展开想象。


03

导师引领,提炼分享

空间站领衔人、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小学语文研究员曹爱卫老师结合吕老师的课例,就低年级古诗教学谈了自己的观点。曹老师肯定吕老师的教学,比较符合学段特点,基本把握了古诗的基本特征。接着,曹老师从低年级古诗教学的目的,具体字词的落实,创设诗意情境的角度,提出了很多建议。


曹老师认为,低年级古诗的教学,要把握学段特点,除了要落实低年级阅读教学四大任务——“识字写字、流畅朗读、学习阅读、积累语言”,还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以识字为例,曹老师分享了基于“智·趣”语文课堂视域下的识字教学。从汉字“音形义”的角度,从教学活动充分展开的角度,以“堤”字的教学为例,提出了有趣的识字教学流程:先引导孩子链接生活经验,如借助问题“你知道杭州有哪些堤?”;其次,出示杭州典型的几道堤的图片,图文结合,让学生识记“苏堤、白堤、杨公堤”等;接着,拓展词汇,积累词串,结合课后练习里的河堤一词,可拓展江堤、堤坝、堤岸等,积累语言;最后,引导学生关注字形——这些堤一般都是用土、石堆积而成的,用来挡水的,所以“堤”是提土旁。如此,音形义结合,把识字过程充分展开,学生就能学得扎实,记得深刻。

再如,读出古诗的节奏,曹老师不建议死板机械地用分割线来划节奏,要求学生按老师划定的节奏读。她指出,可以让学生按自己的节奏读,七言古诗,二二三的节奏可以,四三的节奏也可以,老师要多肯定,多鼓励。如果学生是一字一句“切萝卜式”的读、一口气不停歇地“开火车式”的读,教师则需要引导读出节奏。

在想象画面方面,曹老师肯定了吕飞来老师借助身体,用手做柳,桌面做堤,边做动作边想象“拂堤杨柳”之美的做法。曹老师认为,想象不是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就能行的,想象是需要支架的,有时用图像帮助建立形象,有时可用音乐唤醒情绪,有时可借助语境展开等,借助支架,召唤学生进入古诗描绘的意境中,学生方能感悟古诗描绘的美景乐事。曹老师还建议,古诗教学也要从整体着手,借助大问题,让学生一遍遍去朗读,去体会。

曹老师的很多观点,都让空间站的老师们受益匪浅,相信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老师们一定能够把握好小学低段语文古诗教学的目标,创设情境,引领小朋友享受古诗的乐趣。


这次磨课研讨活动,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初中语文教研员劳新华老师也全程参与,劳老师从小学、初中不同的教学目标指向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还在文本解读等方面也给了老师们建议,令大家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