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游戏|谁是谁


名称:谁是谁
游戏的适用范围:1-6年级,但是在中5,6年级会有更多的花样可以玩
游戏的目的:培养儿童听说字母的能力,同时也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游戏的类型:输出型游戏
游戏的准备:学生大量的输入,对字母的掌握能力
。
游戏教学实例:
这个游戏的设计是作为一种课堂调节设计的,其对于教学没有多大的指导意义,但是,我们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我们是可以将这个游戏设为教学活动课的一个环节的。
当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操练后,进入此游戏,叫一个学生到前面了,背对着其他同学,然后教师偷偷的点一个学生,让他随便说一个字母,但是要用变调,然后让前面的同学猜是谁。
如果是低年级,可以变化为小声的说字母,前面的学生大声的说出来,考验他的听力;高年级的话,就是以这个游戏为载体进行句型的训练,比如问who is he ?He is …等等句型。如果是低年级的话,时间不要超过两分钟,主要是作为教学中让学生舒缓紧张情绪的一个环节;高年级就根据所设计的句型进行操练了,如果换成组与组的对抗效果特别的好,比如将班级分成四组(一般分组还是以班级的实际组来分比较好,这样省时间。我们常常出去听课,看到上面上课的老师为了所谓的效果,故意搞的花里胡哨的,中看不中用,请原谅我这样说,实际是在我们的实际课堂上用不上,还成为扰乱课堂纪律的诱发因素,得不偿失!)
这个游戏的设计是符合儿童好奇,好玩的心理的。其趣味性的掌握就在于我们老师,比如:
我们教师可以在点学生说的时候,我们可以假装说漏了嘴,这个漏嘴还要装的象,非常小的声音,同时还要保证在前面的学生要听的到。还有就是你假装故意说漏了嘴,其实你叫的是一个学生,而点的是另外一个学生。那么你就玩会了这个游戏。
游戏操作注意事项和规避点:
1.教师自身的调控能力和主持能力。因为这个游戏对于完成教学目标帮助不大,只是作为教学中一个调节的环节,就因为这个游戏没有教学目标要求,所以对教师的主持能力就要求特别的高,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怎么开始,怎么结束教师就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根据自己办自己的情况进行摸索了。
2.奖励机制的合理运用。这个话我一直要说,因为小学阶段,我们基本上是60%的时间用在了组织教学上,我常常开玩笑:小学老师苦,苦在每天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上,每天都在和鸡毛蒜皮打交道,脾气好的真没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