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最全关联词使用技巧详解

小学语文中,关联词是学习和考试的重点!作为连接词语的大桥,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能够使句意连贯通顺,听起来更舒服;表明句子前后的关系,让语句更通顺,意思表达更清晰;另外,关联词还是复句的特定标志!
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相互并列。每个分句各说一件事或同一事件的一个方面。
既…又…一边…一边…又…又…一面…一面…
不是…而是…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那么…那么…
一边……一边……
我一边在一家工艺美术的小厂工作,一边进行自学。
我一边听音乐,一边写字。
中午,我一边吃饭一边听歌曲。
是……是……
我们是少先队员,也是优秀的小学生。
回忆是美好的,也是痛苦的。
父母是我们的启蒙老师,也是我们的朋友。
学习是为了自己的目标,也是为了自己的未来。
既……又……
春天既美丽又可爱,既温馨又多彩。
对未来我们总是既畏惧又企盼,既拒斥又憧憬。
这种文具既美观,又实用;既省钱,又环保,真是一个不错的创意。
树木既能绿化环境,又能制造出新鲜空气,既能平衡生态环境,又能保护地球。
前面(后面)的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前面)的分句说明结论或结果。
因为…所以…既然…就…由于…因而………因此……
既然…那么………因为……之所以……是因为……
因为……所以……
因为明天下雨,所以郊游取消。
因为他病了,所以没有上学!
因为我们要找个好工作,所以要好好学习。
之所以……是因为……
之所以我回家晚了,是因为被老师留下写黑板报了。
他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他努力的奋斗过。
之所以我成绩好,是因为我认真学习。
既然……就……
既然你认识到自己错了,就应该立即改正!
既然外面风这么大,那么我们就别出去了。
既然你来到了学校,就要认真的去学习!
后面分句的意思是前面分句意思的转折。
虽然…但是……却……尽管…还是……然而……可是……但是
尽管……还是……
尽管生病了,可他还是坚持工作。
尽管学习很累,可我仍旧坚持着。
尽管今天下雨了,可我还是坚持上学。
尽管天气很热,可我们为节省能源坚持不开空调。
虽然……但是……
虽然小明今天生病了,但仍然坚持来上学。
虽然天气很热,但是农民伯伯依然到田里干活。
虽然天气很冷,但是他还是坚持锻炼身体。
虽然下了大雨,但是他仍然遵守约定。
……却……
玩游戏是非常容易上瘾的,小明却能抵制这种诱惑。
尽管他走了,他的精神却永远在我们心中。
尽管天下着雪,同学样却是依然没有迟到。
尽管我是第一名,我却觉得我是靠运气的。
学习虽然也是苦差事,却能丰富我们的才干。
纵使气候条件非常恶劣,却也动摇不了我们完成任务的决心。
在欢庆胜利的那一刻,尽管我们十分疲惫,却掩饰不了大家喜悦的心情。
情况虽然危急,可是我们却仍然要沉着冷静。
……然而……
我们都认为这一支球队会赢,然而他们输了。
他是一名家庭顾问,然而他自己的家庭生活却一团糟。
然而,风光背后代价却是有血有泪。
张老师工作很辛苦,然而从来不叫苦。
小草看上去很娇嫩,然而生命力极强。
我以为他会来,然而他一直没有来。
……可是……
初春天气还是那么冷,可是小草已经露出了头。
今年很多地方受灾,可是粮食价格却没有波动。
酒味虽然淡薄,可是情意是深厚的。
现在的生活虽然富裕了,可是妈妈过日子仍然很节俭。
姐姐没有考上大学,可是她并不失望。
……但是……
天阴的很厚,但是他仍坚持出去送信。
他虽然身体欠佳,但是还能勉强坚持工作。
敌人虽然被我们打得落花流水,但是还在绝望地挣扎。
现在儿童读物很多,但是有趣的不多。
老师可以批评学生,但是不能斥责学生。
教师工作,操心费力,但是乐在其中。
电动文具礼盒,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点击了解
句子中通常有两种行为,但更偏向另一种行为,一般正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在两件事情中衡量得失,选择其中的一件,舍弃另一件。
或者…或者…宁可…也…不是…就是…与其…不如…
宁可…也…
我宁可被老师责骂,也不撒谎骗人
桑娜宁可自己多受苦,也要照顾西蒙的两个孩子。
邱少云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暴露潜伏部队。
不是…就是…
小明是个好学生,每天放学回家后不是赶紧写作业,就是在复习功课。
这个周末我不是去故宫,就是去长城。
这支钢笔不是小明的,就是小花的。
每天上学,不是小明来找我,就是我去找他。
与其…不如…
凡卡常想:与其在城里受罪,不如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
春天来了!与其在家里隔窗欣赏,不如去外面草地上与小伙伴相互追逐放风筝!
与其他来,不如我去,明天总得当面谈一谈。
与其浪费时间,不如做些有意义的事。
或者…或者…
晚上我或者看书,或者帮妈妈干活。
前面分句提出假设,后面分句表示结果。
如果…就…要是…就…假如…就…倘若…就…即使…也…
如果…就…
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如果没有老师们的帮助,我们(就)不会获得第一名。
如果我早点起床,就一定不会迟到了。
如果肯下一番苦功,就能练出一手好字。
要是…就…
要是明天下雨,咱们的五一旅游计划就取消。
要是乱砍树木,生态环境就会造成很大破坏。
假如…就
假如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生命。
即使…也…
即使你成绩再好,也应该谦虚点。
即使老师没在教室,同学们也很安静。
前面分句提出条件,后面分句表示结果。
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无论…都…
只要…就…
只要刻苦努力,成功的道路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只要下雨,地上就会湿。
只要肯下一番苦功,就能练出一手好字。
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能提高成绩。
只要多读多练,作文就会进步。
只有…才…
只有更加努力地学习,我们才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只有三天拿出十万支箭,周总督才不会怪罪下
除非…才…
除非你帮我做完这些家务,我才和你一起去上街。
无论…都…
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我们都要坚持去学校上课。
无论天气如何,他都按时到校。
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辛勤培育我的老师。
无论他做的对还是不对,你都不应该骂人。
无论刮风下雨,我们都坚持按时上学。
后面分句比前面分句意思更进一层。
不但…而且…不光…还…不仅…而且…不仅…还…
不但…而且…
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鲁迅先生不但珍惜自己的时间,而且珍惜别人的时间。
不光…还…
小明不光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还预习了第二天的功课。
他不光聪明,还很用功。
不仅…而且…
这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还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我们不仅取宝,而且做科学研究。
朱明的字不仅写得好,而且写得快。
姑娘不仅自己没有犯错误,而且阻止了别人犯错误。
计算能力训练,400万题自动出题
点击了解
在平时的考试中,关联词填空题很常见,要做对这类题,也是有方法可依,有解题的步骤的。
仔细区分两个分句的含义
拿到两个分句,我们先仔细读一读他们各自的含义,观察两个句子所描述的事情之间的联系,看看两个句子之间是转折,还是递进,还是选择。
例如:奶奶( )年纪大了,( )行动十分麻利。
解析:这个句子中两个分句的含义是“奶奶年纪大”,后面说“行动麻利”,正常情况下年级大应该行动迟缓,但是奶奶行动却麻利,可以判断出是转折关系。
在关系中找合适的关联词
我们判断出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在表达该关系的关联词中选择一个读起来通顺的关联词填入。还是以上句为例:
例如:奶奶( )年纪大了,( )行动十分麻利。
解析:两个分句是表达转折关系,那么,表达转折关系的关联词有: 虽然…但是…… 可是…… 尽管…还是… ,那么我们选择任何一个放入,读一下,哪个更通顺,便填入。
留出时间来检查
填入关联词后,通句读一遍,检查句子是否通顺,表达的意思是否变化。
使用关联词语的句子往往比较复杂。同学们在使用关联词语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里提醒同学们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例如:“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取得胜利。”这个句子没有使用关联词语,可以看作是并列关系。如果加上不同的关联词语,句子的关系就起了变化:
因为我们共同努力,所以竞赛取得胜利。
如果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这样,第一句成了因果关系,第二句成了假设关系,第三句成了条件关系。在我们平时的说话、造句或作文当中,究竟选用什么关系,这就要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来确定。
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
只要经常锻炼身体,才会增强体质。
他宁可挨打,不如泄密。
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他却是按时到校学习 。
第一句:“只要”应与“就”相配,“只有”应与“才”相配,“只要”与“才”搭配不当,应把“才”改为“就”。
第二句:“宁可”应与“也不”相配,“与其”应与“不如”相配。句中“宁可”与“不如”搭配不当,根据两个分句的意思,最好是把“不如”改为“也不”。
第三句:“不管”与“却”搭配不当,应把“却”改为“都”。
虽然天气十分寒冷,却清洁工流下了汗。
今天,我们班搞演讲比赛,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不但上台演讲了,而且从爱说话的小明也上去演讲了。
第一句:“却”表示转折的意思并没有错,可是,一念原句就给人不通顺的感觉。如果把“却”放在“清洁工”之后,句子就通顺了。
第二句:让人念起来感到很别扭,如果把“不但”放在“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前面,句子就顺畅了。
有一部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可根据情况省略其中的前一个,如“不但……而且……”,可省去“不但”、“虽然……但是”,可省去“虽然”。但一般不能省去后一个的“而且”、“但是”。如果只用前一个关联词语,而省去了后一个关联词语,句子间的关系就会不明确,句子的意思也会表达不清。
自从开展“一帮一”的活动以后,不但加深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如果我们齐心协力,把这件事情办好。
第一句:在意思上有递进的关系,但缺少了一个与“不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语,让人读了以后,感觉话没有说完,递进的关系也不清楚。如果在“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前面加上“而且”或者“并且”,不但递进的关系明确了,句子的意思也清楚了。
第二句:是假设关系的句子,前面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后一分句表示结果。因为缺少与“如果”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就”,句中的结果就不明确,让人读后也有一种话未说完的感觉。要是在“把这件事情办好”之前加上“就能”,句子的意思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