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不主张幼小衔接?

为什么我们不主张幼小衔接?

家长对于幼升小的焦虑多来源于两个方面:

  • 一点拼音/汉字/计算不学,到一年级跟不上怎么办?

  • 幼儿园的生活习惯和小学完全不同,是不是需要上个幼小衔接班适应一下?

小婴儿从抬头到翻身到坐立

到爬行再到直立行走,

这是大运动能力的发展步骤。


人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只有前一个阶段准备好了

才可以更好地发展下一个阶段,

每一个过程都是下一个过程的前提。


从没有父母试图让4个月的孩子锻炼走路,

因为他们熟知3岁以前身体的生长发育常识;

但安排4-5岁孩子学6岁后知识的正常人不在少数。

因为少有人对儿童心理学和脑发育科学有所研究。




儿童心理学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

幼儿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

要到6岁以后才开始逐渐发展。


以具体的感知为主的学前教育

以抽象知识学习为主的小学教育,

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教育阶段。


儿童在这两个阶段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也是完全不同的。


为什么我们不主张幼小衔接?

跟一个幼儿讲1/2,不如请他找到木棒的中点做飞机


具体是抽象的基础,

儿童只有经过具体的感知阶段

才能进入到抽象的学习阶段。

所以,一定要说幼小如何衔接,

就要看在抽象的学习阶段之前,

儿童能有多少的具体感知经验了。

因此全世界80%以上国家都是规定

幼儿6周岁开始上一年级。

如果一年级的内容可以提前到4-5岁来学习,

为何不直接让一年级从4-5岁就开始呢?


为什么我们不主张幼小衔接?


老年人都喜欢教孩子数数。很多孩子能从1数到999。说完10就知道后面是11,但他并不知道11指的是什么——只是机械的口诀背诵。所以很多孩子数硬币的时候,数字和硬币对不上,手指到5,嘴巴已经“背”到7。


孩子们对数的认知是从数与量的关系开始,这遵循幼儿具象的思维特征。6岁之前我们没有引导孩子理念数与量的概念,就没办法为6岁以后的抽象学习打实基础。

幼儿的年龄特征、认知特征、

所持经验的特征等,

决定了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

(理论可参考上篇推文

《为什么大人都爱高大上,而孩子都是破坏狂?》)


幼儿只有这样学习才能学得有趣,学得有效,

学得有用。

然而,在许多家长的意识深处,

幼儿的游戏却被认为是瞎玩,

幼儿的生活不过是零乱的、无意义的胡乱倒腾。


他们认为:

只有通过“灌输”“训练”等方式

学习可以具体量化的知识,

一切才是有意义有价值——


真实原因也许是:

这些在他们看来是可掌控的。


为什么我们不主张幼小衔接?
为什么我们不主张幼小衔接?
为什么我们不主张幼小衔接?


近年来,幼小衔接内容层出不穷不断演化,

不仅影响学前教育的正常开展,

更增加了家长的焦虑和焦虑裹挟后的行动——


让大班幼儿肄业去读学前班或者幼小衔接班。

不去上的反倒显得不正常;


另一方面,

家长又很容易将正确的学前教育方式,

和网文鸡汤渲染的“散养、放任、快乐”混为一谈,

陷入左右为难和焦虑。


殊不知,

学习虽然是学前教育的任务之一,

但在这个人生的奠基阶段,

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培养幼儿终身受用的良好学习品质

才是最重要的任务,

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不但短视,

更容易破坏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影响学习习惯。

那么,正常化学前教育环境下的孩子,

通常应该表现出什么状态呢?

终身受用的良好学习品质又有哪些方面?

我们也许能从某些方面举例窥探。


为什么我们不主张幼小衔接?


比如专注力。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专注力不行,坐不住“之后,

急着寻找方法训练和培养。


而实际上,

培养专注力的首要条件不是用外力让他专注

而是在6岁以前,

给他很多机会寻找吸引他的事物,

让他总有机会沉浸其中。

为什么我们不主张幼小衔接?
为什么我们不主张幼小衔接?
为什么我们不主张幼小衔接?


关于专注力:

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的专注常常令人感叹。我们知道,三四岁的儿童注意力很难持久,会不停的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上。但是,却总能发生这种令他们注意力集中的事:


在从事这件事时,“自我”完全不受外界事物的刺激,注意力集中在手上有节奏的运动和一件需要有准确性的物体上。而在不被打断完成这件事的时候,他们往往充满满足和喜悦。


比如认字。

更多家长最得意的事,

就是在家里教会了孩子认一定数量的字。

甚至给孩子用一些学习道具,

帮助孩子提前练习写笔划。


实际上在学前阶段,

孩子锻炼好手部大小肌肉和精细动作,

才是为未来写字真正做好准备。


而6岁前儿童对字的认知原理,

也和大部分成年人知道的大不一样——

他们对文字的认知完全是图形记忆,

而不是我们说的一笔一划,

先“人”后“大”。


比起被动、一个个的教,

不如在环境中主动的、吸收性的“用”。

为什么我们不主张幼小衔接?
为什么我们不主张幼小衔接?
为什么我们不主张幼小衔接?


关于认字:

没有卡通可爱的手写娃娃字,更多的是社区中要用到的名牌、告示、姓名贴……所有字体正楷打印,方便孩子认知和记忆。


在日复一日的使用中认识字,就像熟悉每个老朋友。而在游学的路上,户外印刷品和路牌,都是孩子们认字的工具。



比如数学能力。

很多家长都关注数学:

数学到底要不要启蒙,到底如何教?

特别是对于那些自身数学不好的家长来说,

数学抽象又难学——比语言难多了。


其实语言也是一门抽象的符号,

只不过在日常生活中,相对数学来说,

成人为幼儿创造了更有利于语言学习的环境。


成人不停与幼儿交谈,

使抽象的词汇、语言紧紧地与生活中的

具体事物联系在一起,

幼儿因而能很快地吸收语言经验进而学会说话。


幼儿觉得数学困难,并不是因为数学抽象,

而是成人提供了错误的方法。

如果把它深深扎根于吸收的心理中,

那么都将迎刃而解。

为什么我们不主张幼小衔接?
为什么我们不主张幼小衔接?
为什么我们不主张幼小衔接?


●关于数学的启蒙

4岁左右的幼儿对于数字、几何图形及测量的敏感期出现了,在这个时期,幼儿对数字、几何图形和测量表现出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如果成人能抓住时机针对幼儿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学习需求给予适当的刺激,幼儿的数学能力就会得到迅速发展,且将受益终身。


比如生活习惯。

很多机构更是不厌其烦地引导家长:

幼小衔可不只是知识的衔接!

于是父母们有了更多担心——


孩子到了小学,不知道课间上厕所怎么办,

不会自己更衣、喝水、吃饭怎么办,

不会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怎么办,

……


实际上,生活习惯方面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孩子, 

常常在学习上也很难游刃有余。


很多孩子到了幼儿园中班,

饮水、上厕所仍然需要老师提醒或是统一安排,

这何尝不是我们传统幼儿教育的一种失策。


这也是为什么到了入小学前,

家长们才突然发现

孩子基本生活能力都没法保证,

赶紧找个幼小衔接突击训练一下吧!








关于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教育”是幼家儿童生长发育诸多评量表其中一页,也是非常基础的一页。收纳自己的财物,整理自己的床铺/衣物,学习穿脱鞋子和入柜,轮流作值日生分配餐具服务伙伴,练习自主饮水和如厕……这些是从入驻第一天就开始的日日练习。能够陪伴一生的优良品格,并不能突击数月一劳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