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世纪前的育儿书长什么样?

一个世纪前的育儿书长什么样?

小土叨叨:每次隔代养育的话题都很一言难尽,有时候也挺好奇,我们祖辈那代甚至更早,是如何养娃的?那个时代的育儿书是什么样子的?


抱着这样的疑惑,我的小伙伴莫愁最近迷上了考古,在旧书网上买了一批老书👇


翻完这摞书,百感交集,跟大家分享一下今天这篇,先从民国时期的育儿书开始讲起。



1

为苦难的中国提供书本,而不是子弹



这本书《育儿法》,出版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是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丛书中的一本。当时的《纽约时报》评论此举:“为苦难的中国提供书本,而不是子弹”。


这本书很薄,但书中体系已有雏形,讲了体重、体长、体温、脉搏、呼吸等生理知识,从小儿营养、护理、疾病、疫苗、玩具等等都有介绍,尤其特别注重幼儿身体素质,希望国民身体强健,摆脱病夫形象。


书的序言说:“一国之强弱,视国民之强弱以为断。国民之强弱,以幼时之卫生为标准。” 可见近代以来知识分子希望救亡图存的志向,至今读来仍深为感动。


书里还对当时比较普遍相信有“胎毒”的说法进行了驳斥,强调了初乳的作用:


《育儿法》

“初乳有促小儿排泄胎粪之效。我国习俗,小儿产出后,先饮以三黄汤,以为能解胎毒也,实则不过一种泻药。

至于欲排泄胎粪,凡用母乳营养之儿,初乳即有此作用。”

书里还让大家带孩子去打牛痘疫苗。文末还有一套体操,供幼儿锻炼身体。


2

近百年过后,依然不过时的教养理念


前面说的《育儿法》有点像如今的育儿百科类书籍,同年代,还有一本讲教养孩子的书:《家庭教育》,作者是我国幼教事业的奠基人陈鹤琴。

买的这个版本是1981年的,这本书首次出版是1925年,也就是距今已经94年了,比上一本书还要早5年,因为是白话文写成,要好懂很多。在这本书里,他以自己的长子陈一鸣为观察对象,写了很多实例,所以读起来非常容易懂,这些道理听起来也特别容易接受。


尤其是即使相隔94年再回看,这本书倡导的家庭教育理念,依然发人深省。许多要点,与我们经常提及的游戏力、理解儿童行为、亲子沟通技巧等都是一致的。

以普通教导法的11条为例,大家可以一起看下。


在讲游戏的教育方法时,他举了一个孩子拖延不肯睡的例子。

“有一天,夜已深了,大家都要去睡了,而他竟偏偏不要睡,他母亲就以游戏式的方法去引诱他,面背着他,一面嘴里“海荷,海荷”的叫着。他听到他母亲这样叫起来,就很高兴的任他母亲背到房里去睡觉了。

他不肯去睡觉的时候,他母亲不去引诱他,而去骂他打他,他固然没有能力抵抗,但是他这一夜,一定要做出许多恶梦来了。好好儿一回事弄得小孩子没趣,而且也要弄得做父母的也没有趣味,岂不是很不上算吗?


所以做父母的要使得小孩子听你的话,要使得大家高兴,最好用游戏式的方法。” 


这可是94年前啊……

那时候的幼儿园先驱

当时的幼儿园基本都是封闭式教育,被陈鹤琴形容为“幼稚监狱”。1923年陈鹤琴创立了南京鼓楼幼稚园,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这是我国第一所现代幼儿园。

他提出了“活教育”理念,倡导“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幼稚园里的生活丰富多彩。

参观金陵大学的农科羊棚

坐船去燕子矶游玩

参观火车头

一只大船摇过来


他认为玩具对孩子的发展非常重要,亲自给幼儿设计玩具。

陈鹤琴为孩子们设计的玩具、摇船和推车

本节图片来自南京鼓楼幼儿园网站


从民国到现代,这代奠基人,人生经历过战乱动荡、所克服的困难是今天难以想象的。但是直到去世,依然在为幼教事业奔走,赤子之心依然令我们动容。

1982年,90岁高龄的陈鹤琴弥留之际,已经说不出话来,但还是吩咐儿女拿来了纸和笔,颤颤巍巍地写下了9个字:我爱儿童,儿童也爱我。


陈鹤琴和孩子们

南京鼓楼幼儿园就在我大学校门附近,当时经常从门口走过,不知道这所幼儿园还有这样感人的故事,如今想来真是有点热泪盈眶。

04 

那时候的杂志


除了书籍之外,当时也已经有不少杂志有育儿专栏。以上海为例,像《玲珑》、《女声》、《女子月刊》等女性杂志的育儿栏目,讲了优生救国、到医院生产、母乳喂养、培养孩子清洁卫生,有养育专栏,讲解养育问题,也回答读者提问。


《玲珑》杂志


只是因为受教育人数和经济条件都有限,只能在少数上层阶级和知识分子之间传播。

05

那时候名人的育儿生活

许广平的回忆录《鲁迅先生与海婴》里有提到,他们会一起参照育儿法之类的书籍来照料孩子。说话从来很毒舌的鲁迅,孩子不听话他也只能乖乖哄着:

“这时我也往往只好对他说几句好话,以息事宁人。我对别人就从来没有这样屈服过。

如果我对父母能够这样,那就是一个孝子,可上‘二十五孝’的了!


鲁迅还批评过教育孩子的两种态度:


“一种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也无妨,在家是霸主,出了门却像失了网的蜘蛛,毫无能力;

另一种是终日给予冷漠的待遇或者呵斥,甚至打到孩子畏缩,仿佛是奴才、傀儡,而父母却美其名是“听话”,自以为教育成功。

鲁迅曾经撰文批判中国的男人,多数是只管生不管养的,还曾提出要建“父范学堂”。很是犀利。


漫画家丰子恺育有七个子女,非常懂得欣赏童心。


朱自清在1928年《儿女》一文中,提到自己,小时候对孩子过于严苛体罚的反思。

“那时我正像一匹野马,那能容忍这些累赘的鞍鞯,辔头,和缰绳?摆脱也知是不行的,但不自觉地时时在摆脱着。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日子,真苦了这两个孩子;真是难以宽宥的种种暴行呢!


阿九才两岁半的样子,我们住在杭州的学校里。不知怎地,这孩子特别爱哭,又特别怕生人。一不见了母亲,或来了客,就哇哇地哭起来了。学校里住着许多人,我不能让他扰着他们,而客人也总是常有的;我懊恼极了,有一回,特地骗出了妻,关了门,将他按在地下打了一顿。

这件事,妻到现在说起来,还觉得有些不忍;她说我的手太辣了,到底还是两岁半的孩子!我近年常想着那时的光景,也觉黯然。” 

此外,还找到一段真实性未知的报道,描写了朱自清太太为了孩子的牺牲:

原来30年代就开始鸡娃了……评论里还有说看岔的👇:

不难看出,即使是像朱自清先生这样当时社会上的高级知识分子 ,在育儿路上也是同样简单粗暴过,同样有无奈。


如今生活的条件也好,能接触到的理念也好,远胜于那个时代的人们抚今追昔,我们既感慨也庆幸,同样也从那一地鸡毛的描写中找到了共鸣。


06

尾声

根据学者的研究,科学育儿的兴起,对女性的标准和要求都变高了,母亲的角色其实是更加沉重复杂了。不仅要懂得科学知识生养孩子,还要懂得教育孩子。有越来越多繁复的地方需要母亲亲力亲为。


新的“贤妻良母”“科学母亲”“万能母亲”的要求,使得许多母亲在工作和育儿之间拔河和煎熬。

在此前,根据熊秉真的《童年忆往》,传统的教育儿童的责任,并不是母亲的职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 ,实际负责亲自指导幼儿学业的长亲,父亲是最重要的,其次是祖父,再次才是母亲。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