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丨小学语文五、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学习生字

摄:shè(摄影、摄取、摄氏度)
氏:shì(姓氏、氏族、和氏璧)
殖:zhí(殖民、养殖、繁殖)
粮:liáng(粮食、粮仓、粮草)
炭:tàn(煤炭、竹炭、木炭)
区:qū(地区、小区、区分)
杀:shā(杀菌、捕杀、杀敌)
菌:jūn(细菌、病菌、菌类)
疗:liáo(治疗、疗养、疗效)
鼠:shǔ(松鼠、老鼠、鼠目寸光)
秀:xiù(秀丽、优秀、眉清目秀)
玲:líng(玲珑、玲琅、小巧玲珑)
珑:lóng(玲珑、八面玲珑)
歇:xiē(歇息、歇脚、歇凉)
窝:wō(鸡窝、做窝、被窝)
拾:shí(拾取、拾荒、拾金不昧)
滑:huá(光滑、滑冰、油腔滑调)
狭:xiá(狭窄、狭小、狭路相逢)
勉:miǎn(勉励、勉强、勉为其难)
梳:shū(梳理、梳头、梳妆打扮)


二、必会词语
寸草不生   摄氏度   繁殖    粮食   煤炭

飘浮   地区   杀菌   治疗   松鼠   乖巧
清秀   玲珑   歇凉   追逐   警觉   触动
光滑   狭窄   勉强   脱落   梳理


三、理解词语
寸草不生:连一点草都不生长。形容灾害严重或土地贫瘠。


估计:根据某些情况,对事物的性质、数量、变化等做大概的推断。


密切:关系近。造句:他们俩来往很密切。


繁殖:生物产生新的个体,以传代。


水蒸气:气态的水。常压下液态的水加热到100℃时就开始沸腾,迅速变成水蒸气。


凝成:凝结在一起。


漂浮:随风摇动或飞扬。


地层:地壳是由一层一层的岩石构成的,这种岩石层次的系统叫作地层。


杀菌:用日光、高温、过氧乙酸、酒精、抗生素等杀死病菌。


预防:事先防备。


治疗:用药物、手术等消除疾病。


乖巧:(言行等)合人心意;讨人喜欢。也指机灵。


驯良:和顺善良。


矫健:强壮有力。


玲珑:(东西)精巧细致。


敏捷:(动作、思路等)迅速而灵敏。


蛰伏: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


警觉:对危险或情况变化的敏锐感觉。


锐利:(刃锋等)尖而快。


触动:碰;撞。

坚实:坚固结实。


宽敞:宽阔;宽大。


勉强:将就;凑合。


四、多音字
差chā(差别)chà(差不多)chāi(出差)
传chuán(传递)zhuàn(传记)
系xì(关系)jì(系鞋带)
露lù(露水)lòu(露马脚)
强qiáng(强大)qiǎng(勉强)jiàng(倔强)
差:chà(差不多)chāi(出差)chā(差别)
传:chuán(传奇)zhuàn(传记)
系:xì(关系) jì(系鞋带)
切:qiè(密切)qiē(切磋)
埋:mái(埋头)mán(埋怨)
翘:qiào(翘起来)  qiáo(翘首)
塞:sāi(塞子)sài(塞外)sè(堵塞)
扎:zā(包扎)zhā(扎针)zhá(挣扎)


五、近反义词
近义词:
治疗——医治 实际——事实 密切——紧密   
繁殖——繁衍 吸收——吸取 飘浮——漂浮
能力——本领 利用——运用 预防——防备 
温暖——暖和 寸草不生——荒无人烟
乖巧一一灵巧 驯良一一温顺 漂亮——美丽  
喜欢——喜爱 矫健一一矫捷 追逐一一追赶  
轻快一一轻巧 锐利一一锋利 警觉——警惕
躲藏——躲避 强烈——剧烈 锐利——尖锐  
狭窄——狭小 光滑一一平滑 坚实一一结实


反义词:
飘浮——沉没 密切——疏远 生存——消亡
吸收——释放 上升——下降 光明——黑暗
温暖——寒冷  寸草不生——生机勃勃
漂亮——丑陋喜欢——讨厌 敏捷——笨拙  
躲藏——暴露 乖巧——顽劣 清秀——粗犷  
强烈——微弱 轻快——笨重 光滑——粗糙
锐利——滞钝 干净——肮脏 暖和——寒冷  
坚实——松软 端端正正——歪歪斜斜


六、词语搭配
(密切)的关系  (杀菌)的能力  (美丽可爱)的世界
(漂亮)的动物  (玲珑)的面孔  (晴朗)的夏夜
(强烈)的日光


七、形近字
氏(形式) 抵(抵达) 摄(摄影)
纸(纸张) 低(低头) 镊(镊子)
区(区别) 菌(细菌) 驯(驯良)
欧(欧洲) 茵(绿茵) 训(训练)
玲(玲珑) 乖(乖巧) 编(编造)
岭(山岭) 乘(乘法) 篇(篇幅)


八、词语积累
【形容十分荒凉的四字词语】寸草不生 荒无人烟 不毛之地 人迹罕至


【描写小动物的四字词语】四肢轻快  温柔可爱  乖巧驯良  活蹦乱跳  小巧玲珑  身姿矫健


【AABC式词语】闪闪发光  洋洋大观  滔滔不绝  彬彬有礼  栩栩如生  默默无闻
津津有味


【AABB式词语】端端正正  光光溜溜  干干净净  高高兴兴  平平安安  风风火火  形形色色  扭扭捏捏


九、佳句积累
1.反问句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这是一个反问句,可改为陈述句:这么远,箭根本射不到。这句话强调了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之远。

2.精彩句
(1)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数字说明了太阳离我们很远。
(2)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用地球和太阳相比,说明太阳的体积很大。 
写出某段话运用的说明方法,是考试的热点。常见的考查形式:(1)该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下面一段话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十、课文主要知识点
1、太阳》这篇课文从在个方面介绍太阳:(1)距离远;(2)体积大;(3)温度高
作用:
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太阳给地球带来光明和温暖,没有太阳就没有动植物。
(2)没有太阳,我们就没有吃的穿的,也没有煤炭。
(3)云、雨、雪、风的形成离不开太阳。
(4)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2、《太阳》这篇课文主要采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列数字: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作比较、列数字: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打比方: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举例子、列数字“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作用:

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更容易理解,从而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列数字: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使说明更具说服力,让人信服。
打比方:使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或把事物的特征解说得确切具体、浅显易懂。)


3、《松鼠》是法国作家、博物学家布封写的一篇科学小品文。作者从外形、活动、吃食、搭窝这四个方面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特点,采用拟人手法把松鼠写得活灵活现。


十一、考试热点
1.《太阳》一课常以问答的形式考查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向我们介绍太阳的,分析某些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松鼠》一课常考查课文介绍了松鼠的哪些信息。


3.《鲸》一文常考查某些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具体介绍了鲸的哪些特点等。


4.《风向袋的制作》一文易考查按步骤介绍制作过程的说明方法。


十二、“1+X”阅读


推荐篇目:《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


推荐理由:《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是篇关于环保话题的说明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地球上的资源能按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多少年正常生活和人类能否合理利用资源。文章层次清楚,说理透彻,发人深思。


阅读方法:这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阅读时要明确每一自然段的意思,然后连起来想一想,整篇文章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缩(suō)甩(shuǎi)蹦(bènɡ)


(2)难写的字

秧:左窄右宽,右部“央”的一横两边都要出头。

割:左宽右窄,左部“害”的中间部分是一个“丰”。

疯:部首是“疒”,里面是个“风”。

嘻:左窄右宽,右部是“十+豆+口=喜”。


(3)多音字

蔓:wàn(瓜蔓) màn(蔓生)

尽:jǐn(尽管)jìn(尽头)

缝:fèng(缝隙)féng(缝缝补补)

兴:xīng(兴办) xìng(高兴)

嚷:rǎng(大嚷大叫) rāng(嚷嚷)

累:lèi(劳累)lěi(积累)léi(果实累累)


(4)我会写组词

棚:péng(棚架、工棚、凉棚)

苔:tái(苔痕、苔原、青苔)

藓:xiǎn(苔藓、青藓、石藓)

坪:píng(草坪、坪坝、停机坪)

蔗:zhè(甘蔗、蔗糖、蔗田)

瀑:pù(瀑布、飞瀑、悬瀑)

增:zēng(增加、增添、增高)

缝:fèng(缝补、裂缝、天衣无缝)

谚:yàn(谚语、农谚、民谚)

袖:xiù(领袖、衣袖、袖子)

篷:péng(帐篷、篷子、斗篷)

缩:suō(缩写、缩短、缩水)

疯:fēng(疯子、疯狂、发疯)

瓦:wǎ(瓦片、瓦罐、瓦房)

柜:guì(柜子、衣柜、鞋柜)

喧:xuān(喧闹、喧哗、锣鼓喧天)

甩:shuǎi(甩开、甩掉、甩卖)

嚷:rǎng(叫嚷、吵嚷、大嚷大叫)

酱:jiàng(酱油、果酱、花生酱)

唇:chún(嘴唇、红唇、唇齿相依)

蹦:bèng(蹦极、蹦跳、活蹦乱跳)

楼:tī(楼梯、电梯、梯田)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活生生  苔藓  草坪  甘蔗  瀑布  增加  缝隙

软绵錦  谚语  农作物  尽量  斗篷  情况   袖子

瓦蓝  衣柜  预报  喧闹  遮盖  讲座  酱油  

逗引  嘴唇  楼梯


(2)近义词

生长——成长  本来——原来  苞蕾——花蕾

预报——预告  遮盖——遮掩  逗引——勾引

迅速——快速 俗话——俗语 飞快——飞速

丰满——丰盈 增加——增添 尽量——尽力

喧闹——热闹 周围——四周 兴奋——激动  

担心——担忧 遮盖——掩盖 嘟囔——嘀咕

逗引——逗弄  不声不响——一声不响

理直气壮——义正辞严 小心翼翼——谨小慎微


(3)反义词

迅速——迟缓 丰满——干瘪 飞快——缓慢

增加——减少 软绵绵——硬邦邦

打开——关闭 喧闹——安静 加快——放慢 

兴奋——失落 凉爽——闷热 遮盖——公开

理直气壮——理屈词穷 不声不响——大喊大叫

小心翼翼——漫不经心


(4)词语归类

①ABB式词语:

活生生  软绵绵  凉冰冰  明晃晃

类似的词语:

笑哈哈  笑眯眯  笑嘻嘻  笑盈盈

②AABB式词语:

窸窸窣窣  安安静静  满满当当

类似的词语:

高高兴兴   快快乐乐  安安全全

③描写夜色的词语:满天星斗

类似的词语:

月光如水  月明星稀  月白风清

④描写说话有气势的词语:理直气壮

类似的词语:

慷慨陈词   义正词严   严词厉色

⑤描写声音的词语:窸窸窣窣  滴答滴答

类似的词语:

叽里呱啦  淅淅沥沥  嘻嘻哈哈

⑥量词:

一块白石头  一件新雨衣  一层玻璃

⑦动词:

敲着鼓点  跑到窗前  挺着脖子  甩着袖子

⑧修饰词:

用力地长  扁扁的纸盒子   厚墩墩的云彩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1)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路面比作玻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后马路的洁净。


(2)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雨滴比作珍珠玛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后景色的美丽。


2.拟人句

(1)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杨树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看见起风时的高兴心情。

(2)它们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儿地跳跃:滴答,滴答滴答……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雨点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心中的盼望实现后的喜悦心情。


3.夸张句

我还以为是树上掉下来的,直到我仰着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

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感受到下雨时狂喜的心情。


4.精彩句

(1)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写出了夏天万物生长的景象。


(2)我走在街上,甩着两只透明的绿袖子,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

这句话运用生动形象的描写,表达了“我”对雨衣的极度喜爱之情。


5.哲理句

(1)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

这句话引用俗语,来说明夏天与世间万物生长的关系的密切。


(2)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这句话引用农谚,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明夏天与生物生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3)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这句话写明白的道理: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尽量地长身体、长知识,努力地锻炼和学习。

比喻的修辞手法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1)判断下面的句子哪些是比喻句。(2)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三、课文主题

1、《盼》本文写了“我”有了一件长有两个袖筒的新雨衣后就盼望下雨,盼望雨滴打在新雨衣上,最后终于如愿以偿的事,表达了作者渴望亲近大自然的心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通过表达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意思,告诉我们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进取,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四、考试热点

1.《夏天里的成长》一课,引用的谚语较多,考试时常以课文内容填空或选择的形式考查。


2.《盼》一课,心理活动描写很精彩,考试时常以句子仿写的形式考查。


3.《习作例文》二则和第五单元习作,考试时常以围绕中心选择不同方面或事例的形式考查习作水平。


五、“1+X”阅读

推荐篇目:曹敬庄的《索溪峪的“野”》


推荐理由:作者身处美丽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个字——“野”: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作者选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美景,表达了畅游于大自然时愉快的心情。


阅读方法:这篇文章脉络清楚,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其谋篇布局时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描写的方法,在概括地介绍索溪峪“野”的特点后,分山、水、动物、游人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每一方面的描写也采用同样的方法。文章可与《夏天里的成长》《小站》进行对比阅读,通过比较,进一步学习和体会作者围绕中心从不同方面选取不同事例来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