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的孩子读小学,怎么选?

高新区的孩子读小学,怎么选?

5月以来,每天看着民办学校的官微、官网,期待招生信息的发出,但同时,又在纠结,公立小学是不是更适合?

也许,现在大部分家长都在“享受”这种折磨吧。

特别是高新区,毕竟相对来说,历年参考信息不多,往左走还是往右走,头痛!

首先来看看区内,去年的一个划片情况:

高新区的孩子读小学,怎么选?


说起来,好学校也不算少。但落到做选择的时候,却怎么都下不到手了。

那我们就来挑些巴适的,来慢慢介绍下吧!

首当其冲,最近的新热门:


——  七初附小  ——


高新区的孩子读小学,怎么选?


一般来说,看学校,先看校长、管理层。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决定这学校的发展方向,培养目标,整体氛围等等。


高新区的孩子读小学,怎么选?

校长刘靓(原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教育集团秘书长、原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副校长),开校之初就提出以“发现教育”为办学理念,着力构建最适宜学生发展的文化、课程体系。

看完校长,直接看成绩!

社会口碑


高新区的孩子读小学,怎么选?


据七中附小家长反馈,在2015年1月的期末考试中,所在年级单科成绩位列全区第一,总分全区第一;2016年的期末考试,再获全区第二名的可贵成绩。这样一所新校,能够让学生全面持续发展,其背后的功夫值得我们再深度跟踪。

2017年第一届学生毕业,据家长统计本届学生的实际走向:学生近70%进入了七中初中、树德实验等479优质公立初中,近30%学生进入了嘉祥、西川等优质民办学校。这些数据不得不让家长对学校的办学成果点赞和发自内心的认同。


硬核情况

那么,学校到底有什么吸引人的呢?师资如何?课程设置到底有什么亮点呢?


师资力量来看,学校现有省特级教师1人,省市区级骨干教师5人,区学科带头人5人、市区优秀班主任5人。

根据“无时不课程、无事不课程、无人不课程”的课程理念,学校的课程设置在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同时,大力推动校本课程的教材化、特色化提炼。与成都七中的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三体”思想完美契合,是七中办学思想与理念在小学的再现。

学校以一句朴实却又充满力量和探索的“我发现了!”作为校训的七中附小,将“发现”的创新创造融进学校传统文化建设的根脉之中。

阅读经典课程让孩子们走进经典文化、了解中外历史、体验民俗风貌,厚实孩子们的文学素养。

沙画课程将艺术和实践融为一炉,孩子们在玩耍中品味艺术美学。

建筑课程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和实践中培养善思善看的能力。

英美创意思维拓展课程中,孩子们在纯正、快乐的英语环境中探索艺术,在潜移默化的提高英文表达与沟通能力。

澳洲绘本阅读课程由澳大利亚艾华绘本的专家团队倾力打造,让孩子们在新鲜有趣的绘本中放眼世界,澳大利亚原版分级绘本馆则让孩子们沉浸在绘本的世界里,品味异国风情。

台湾科学课程,由台湾元智大学的课程团队带来,原汁原味,让孩子们和老师一同探讨探索生物环境、认识光与影等主题内容,“发现”更大的科学世界。

德育财商素养课程重点培养“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社会责任”三大要素,让七中附小的孩子们在课堂中学会担当与创造。

“小鬼当家”和“亲子共读”两项假期课程,让孩子们在假期通过为家人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与家人一起阅读书籍,拉进与家人的关系,将阅读变成一种习惯。

全球游学课程“在行走中发现!”七中附小的孩子在走访世界各地中从文化礼仪、课程学习、生活习俗、思维模式等,孩子们边走边学,在旅途中不断发现与探索。

校园无铃声、学科教学50分钟/课时、下午2小时项目式活动课程、课程定制化,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开拓创新让七中附小在短短五年时间内,便得到社会的青睐和认可,也吸引了省内外甚至国内外赞赏的目光。


高新区的孩子读小学,怎么选?
高新区的孩子读小学,怎么选?


去年学校的科技节,也是让人连连称道。动力火箭、VI人工智能家居、VR虚拟现实技术等等,还有不少展现人类文明科技的互动展示,为孩子们搭建进行探索、研究、创新、合作与交流的平台。可以说,是创客从娃娃抓起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