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接什么?(四)

幼小衔接接什么?(四)


幼小衔接接什么?(四)

4

行 为 方 式



1. 安全问题。

小学的孩子和幼儿园相比,课间自由度比幼儿园大。幼儿园一直都有老师跟着,孩子们不太容易做出什么离谱的事情,到了小学,孩子们就不是总在老师眼皮下面了,所以在安全方面,有些事情家长需要做好衔接。比如说此前伴儿青梅群有个妈妈分享过,她朋友家孩子在学校和同学扔圆规玩,扔过来扔过去,就那么好巧不巧扔眼睛上了,最后那只眼睛几乎就是失明了,你说这捅多大篓子。还有的孩子打闹没有分寸,在楼梯上打闹,很容易造成踩踏事件,或者从楼梯上摔下去。还有男孩子之间踢来踢去,踢在裆部真容易闯祸。这些安全问题,都需要大人在生活中提点孩子,做好衔接。

2. 不乱告状。

小朋友正义感都很强,个人能力还很弱,所以经常屁大点儿事就会告老师,而且经常这个事情和她没啥关系,都是别人的事情,不是小朋友说话了,就是小朋友不好好吃饭了。但是,你老告状的话,其实老师也会烦,本来老师每天都忙死了,你说你经常告状,还是点小事儿,老师到底该不该处理呢?所以大家要引导孩子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不要随便告状,除非是大事。”

有一本绘本就是专门为解决这个问题设计的。(见下图)

幼小衔接接什么?(四)

读完书后和孩子一起讨论一下,如果你去告状,老师会怎么想?同学会怎么想?有问题能不能直接和同学解决呢?告诉同学你的想法怎么样?如果说了同学也不听怎么办?什么样的事情必须告诉老师?什么是大事?最后一定要告诉孩子无论什么样的事情,大事小事,都可以回来告诉爸爸妈妈。

3. 打断老师讲话。

这个事情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来解决,比如角色扮演。你来打断她说话,让她去感受。可以启发式提问,引导孩子去思考,除了打断老师还能怎么办?其实在家里孩子打断父母说话也是经常有的,我们只要在生活中稍加引导,上学后这个问题就可能就不存在了。比如说我给洛讲故事,她也会在我一句话没说完的时候问个问题,我给她解释了,接着讲,过一会又一个问题。孩子问问题是好事,咱们鼓励,但是同时咱们也可以引导孩子,等妈妈说完了这句话,或者讲完了故事你再来提问。你可以把你的问题记下来,咱们读完故事后再一起讨论,要不然妈妈的思路也就被打乱了。你也可以讲完一段话后问问孩子,有什么问题吗?或者和孩子约定一个手势,当你看到这个手势你就知道孩子有问题了,你可以读到你认为合适的地方,然后来问孩子你的问题是什么?这样等她上学之后,她就知道等待。等一会提问,等一会知道答案。

4. 课堂坐不住,扰乱课堂秩序。

在上小学后,很多家长说老师反映自己家孩子专注力有问题,上课就像屁股下有钉子一样,挪来挪去坐不住。要不就是东张西望、交头接耳,扰乱课堂秩序。于是,家长就特别焦虑,到处求取真经,看看怎么能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其实,现在这个“专注力有问题”被用滥了。因为,任何一个孩子都可能出现你给她讲东西,她不知道在想什么,或者东张西望的问题。那么这个孩子就被贴了“专注力有问题”的标签。可是,判断一个孩子专注力是否有问题,不能以孩子在某一门课堂上的表现,或者以孩子某些瞬间的表现为标准。比如,一个孩子如果说你给他讲故事的时候他可以听的很认真,或者自己摆积木可以专心致志的摆很久,或者做手工可以做的特别仔细,但是上课的时候却不能如此专注,那么你能说他专注力有问题吗?一个人如果专注力有问题,应该是什么情况下都不行,而不是有选择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