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华工作室•视点 || 一年级,谁读题?

齐华工作室•视点 || 一年级,谁读题?

教过一年级的老师都知道,为学生“读题”是我们这个年段独有的特色。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儿童识字量有限、各方面能力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尤其在一年级上学期,几乎都是老师逐字逐句领读。那么,这样的“读题”几时休?我们真得只能充当学生的“同声翻译器” 吗?

 

我们谈创新、讲合作,聊学习、重态度,这些美好的愿景、无数的诗和远方,最终落地生根,都会以文本的方式,悄悄走近学生身边。

 

时常听到家长抱怨,怎么老把数字“6”抄成“9”?时常看到学生犯错,怎么又把加法看成减法?

 

一碰到“36里面有(  )个一和(   )个十”这样的题目,一定有学生不会让我们失望地,呈现“36里面有(3)个一和(6)个十”这样的答案。

 

每每这时,我们都会觉得这些“虐我的初恋”们只是“粗心”、“马虎”而一言以蔽之。其实,这些恰恰给我们亮起红灯:你的学生今天读题了吗?

 

一、 会读才会思:多读几遍,其义自现


笔者模仿华东师大张奠宙教授那道著名的测试题,同时也兼顾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在我校一年级进行了这样的一个小调查。

 

其中的5个班级,在黑板上抄下了这道题:

 

 

学生自己读题,并手写答案。如果选择A,则同时需要写下算式。

 

最终,学生呈现上来的,的确是各种情况不一而足:

 

 

笔者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表: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情况,笔者在一年级另外5个班级,将问题微调后,如下:

 

 

这次学生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有趣得是,这道题目里所有的汉字均在学生的认知范围内,我们发现:


1、当问题调整成“一共多少岁”后,写减法算式的人数骤降。说明“求两数一共有多少,用加法算”这样的模式已经深入到大部分学生的知识结构中。


但这部分学生顾尾不顾头,却没有深思题中数字所具体代表的含义。


2、 同时,问题调整后,“不会写”的人数也小幅升高。在他们的心中,可能隐隐觉得题目似乎、好象有点不对劲。


这部分学生可能出于对自身的不自信,但也不排除对题意的理解仍然比较模糊。


3、 无论是哪道题目呈现给学生,大胆质疑“有问题”的学生均占统计人数的45%左右。


事后采访这部分学生,他们都能准确地表述出原由:“这两个数字和问题一点关系都没有。”


我们不禁想问:学生读了吗?显然都读了。但却读出了不同的层次与境界:

 

A学生读题蜻蜓点水、水波不兴谓之“泛”:他们读题并没有字斟句酌进行推敲,只求快速浏览、大笔一挥一道算式便已铸就。

 

这部分学生如果没有后续读题的细致指导,做题的准确率、有效性都会受到较大影响。

 

B学生读题浮光掠影、略作思考谓之“滞”:他们读题基本上能做到完整读完,但是其思考较为被动,遇到问题不能再细细咀嚼并品味、遇到障碍更多地容易裹足不前。

 

这部分学生对于文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需要再引导。

 

C学生读题完整连贯、字字推敲谓之“清“:他们读题能够做到将每字每句不光是读出来、更是读进去。

 

读出字的表面含义,读进字的背后思考。这部分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读题的习惯与思考的能力。

 

读题如此之重要,我们又该如何引导?一年级老师真得只能困于窘境,永远只为学生“同声翻译”?

 

笔者认为,正如那蹒跚学步的稚子,你若不放手,他终究无法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人生的美好。

 

二、能读也能思: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其实,一年级老师为学生读题的主要原因是受限于学生的识字量。

 

目前小学语文教材已全部更换为部编版本,这套教材对学生的识字量较之以前有所提升。笔者咨询并翻阅了一上和一下的语文教材发现,对于学生的生字要求数量如下:

一上一类字

一上二类字

 

粗略一算,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已达1000左右,而这些已能基本满足常用字的阅读。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年级教师不需要如此担心学生会不会、能不能读题,我们则更有必要将重心转移到:

 

如何结合学生各学科的知识背景,有衔接、有过渡地,即不偃苗助长、又能因材施教地教会学生数学化地“文本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

 

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准确性。而这里的阅读能力,和语文学科所强调地有一些重合性,但也有一些特殊性。主要体现为:

 

1)更完整:数学读题时,不能跳跃浏览、不能摘取片断、更不能虎头蛇尾,需要流利、通顺、不添字、不漏字地完整读出整道题目。

 

而这些,需要我们教师长期、坚持不懈地加以训练。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可能一年级的孩子初读题目,容易结结巴巴、一字一顿,但正因如此,则更需要培养和提升。

 

2更精准:数学的文本阅读强调一字不差。因为数学的理解“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例如:

 

 

总会有学生看成“十位上是6”,更有甚者写成“个位上是3”,还有学生写“6”,因为忽略了“两位数”这个条件。

 

3更深入:数学的文本读题需要“惜字如金”。只有边读,边思考,理解其“背后的故事”,才能串联起整个天地。

 

不能“乱花渐欲迷人眼”,更不能“云深不知处”。读的过程中要能了解题目的内容,找出其中的关键的字、词、句。

 

这道题,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但是弄懂了“要看”就是还没看,问我们“已经”看过多少病人,那35号就不能包括在内。

 

瞧!抓住关键,剔除干扰,才能带着学生厘清关键,梳理思路。

 

因此,一年级老师大胆往前走,学生远比我们所估量得更独立、更自主。

 

只要我们方法得当、有序推进,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兼顾学生的能力发展,一年级学生的读题能力也并不是白纸一张。

 

三、擅读也擅思:一上带着读,一下试着读

 

远方很美好,不光只能用来眺望,更可以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向她。

 

一年级是起始年段,一切习惯的培养、能力的锻炼都需要我们事必躬亲、循循善诱地教导和培养,读题也不例外。

 

笔者认为,教一年级学生读题,需要有层次、分步骤引导学生疏通“文理”、厘清“事理”,最后提炼“算理”。

 

1、疏通“文理”,明白说什么:

 

一上学生的识字量有限,这时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读。要求学生“老师读到哪,小手指到哪”。同时,指认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左”、“右”、“从小到大”、“一共”、“第几”等。

 

后期学生识字量略有提升,可以让学生“老师大声读,你们小声读”,这样的跟读训练,可以让学生初步找到读题的语感。

 

同时也逐渐培养学生自己“做题之前先读题,弄清题意再下笔”的意识。

 

随着识字量能够足以支撑他们完整地读完一道题时,则需要让学生“大声朗诵整道题”。

 

读题“读出声音”很有必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把控学生是否完整、流利,以及断句是否准确。

 

 

本题中“飞机场上午飞走20架飞机”,当我请学生读出声音时,会听到有一些学生是如此断句:

 

“飞机场上 ,午飞走20架飞机”,从这个错误地停顿就能感受出学生对此题的题目容易产生偏颇。

 

2、厘清“事理”,弄清为什么:

 

教师领读、带着或者学生自读后,要让学生思考:“这道题讲的是什么?”“每个数字代表什么含义?”“哪个词或者哪句话很关键”?

 

适当地圈圈画画这道题的“题眼”。带着这些思考再读题,才能弄清题目数量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题目文字较多、语句较长时,则更需要一读再读,带着思考厘清每句话之间的关联以及背后的深义。

 

 

这道题目,很多学生初读第一遍,都有些不知所云。

 

于是笔者问学生:“这道题目有几个问题?”当学生在争论是一个还是两个时,我让学生“让我们带着究竟有几个问题的这个问题,再来读一遍”。

 

学生再读,发现是两个问题。再细细拆分“分别是哪两个问题?”再读第三遍。

 

再思考“有48人开会”,其实想表达什么意思?学生这个恍然大悟,将这个条件转化为“需要48张桌子,也是需要48把椅子”。

 

瞧,请莫小看一年级的一道小小题,抽丝剥茧内里藏着大深义。

 

3、提炼“算理”:清楚做什么

 

当学生做到文通字顺、深知其意,则需要指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知道此处应用何种算法。此处的算理,不应只是包括列算式,还可以是画图、猜想、类比推理等。

 

 

这道题学生在读懂题意后,究竟该如何用合适的方法将其表现出来。

 

有学生假设,两人同样多时,都是14枚,小明把12枚还给小红后,则是14-12=2(枚),小红拿回这12枚后,则是14+12=26(枚),最后得知26-2=24(枚)。

 

还有得学生画圆圈图,能力更强的学生则是利用线段图的雏形来表示。

 

当然,也有学生有自己的理解:“小红送给小明12枚,说明她原来有212枚,因为留一个12给自己,再拿一个12给小明,这样就同样多了。所以是12+12=24(枚)”。

 

瞧,学生在读清题、弄懂题之后,各种方法不一而足,问题总能迎刃而解。而一切的前提都是,能读题、会读题。

 

一年级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读题的习惯与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将其作为一个教学目标来完成。

 

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道题目,我们要能够为学生创造条件、预留时间与空间,

 

进行必要的指导,增强学生的读题意识、掌握读题的方法、培养读题的技巧、提升读题的能力。

 

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明确题意、理解概念最终形成方法。

 

而所有这一切,则是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毕竟朝花夕拾地只能是杯中酒,若要长久,则需要我们教师滴水穿石、紧贴学生的每一分每一寸不断拔节,向阳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