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小学古沙校区】穿过文字看教育——古沙校区青年成长联盟读书交流侧记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是于永正教育文集著作之一,出版后受到了广大一线老师的欢迎,被他自称为“封笔之作”。于先生住院期间进行了补充、完善,修订版成为于老师留给教育同行人最后的礼物。
大家的交流自然流露出对于老师的崇敬,以及用一个个故事串联起来的关于教学的思考、追问,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分享了自己的见解,既有发现的欢喜,也有困顿的纠结。
一. 养性
二. 身教
教师就是一本书,一本言行一致的书,因此,为师,必先养性、身教为本,理解至上。
——王抒文
读于永正老师的书,好像在和他进行一场对话。从他的文字中可以学习到很多的经验,书中一个个鲜活的小故事,呈现在你面前,想你娓娓道来。你会发现于老师的文章中会有很多带有引号的字,会让你联想到那些人们常常忽略的含义。
于老师将自己比喻成甘草,因为他就像甘草一样温和宽厚,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同时他也很有包容力,对于他人或学生的误解能够做到不计较,不迁怒他人。并且可以大度甚至幽默地解决问题。“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书中提到了几个真实的经历,令人佩服。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作为一名老师,越来越感受到了,我们不能仅仅局限在教学方法的精进,而要让自己做一个正直、热情、有温度、有感染力、品德高尚的人。我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都会在我们的语言、行为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们。教学相长,我们要在教学中和孩子一起成长,反思进步!
——葛倩文
走上工作岗位,我发现,作为老师,想让一部分学生喜欢你很容易,但是让所有的孩子都喜欢你真的很难。要做一位学生喜欢的老师,就要像于老师一样,必须具备教学上的智慧、教育中的智慧、同家长交流的智慧,以发展的眼光关注学生的未来,以博爱的胸怀面对全体学生。
要让孩子喜欢你,必须做一个甘草似的教师,温和而宽厚,要真心的爱学生, 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善待每一个学生。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老师喜欢的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于老师理解学生这一纯真的愿望,抓住这一“闪光点”。不论学生在什么情况下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不挖苦、讽刺、体罚学生,而是耐心地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克服缺点,鼓励学生勇于战胜困难,激励学生努力进取。于老师并没有波澜壮阔的壮举,但就是这些近乎琐碎的平凡小事 ,却赢得了学生尊重和喜爱。
教育智慧在于能把课上得有意思。于老师的课有意思来自游戏,因为儿童的生活方式是游戏。所以,在于老师的课堂上,会时不时地与学生游戏一把,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中体会、感悟。于老师课堂轻松来自他的幽默,学生都喜欢幽默的老师,幽默的语言可以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幽默的课堂使人精神轻松。
——何悦
读了这本书,深刻领悟到于老的教育智慧为师之道。爱学生不是只停留在嘴上说说而已,要从心开始。孩子间存在个体差异,尤其是面对那些个别学生的时候,又如何能忍得住。但想一想我们从事的就是教书育人的工作,不是有句话形容我们吗 -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想想肩上的责任,我们一定要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要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就要放下架子。对学生多一份尊重、理解和宽容。像于老一样,做一棵”甘草”性温、包容、懂调和。要有温而厉的教育智慧。
要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就要对学生要温和,亲切,还必须严,什么时候都要有度,不可执于一端,以至于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老话说还打一巴掌揉三揉呢。
我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也能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马文琦
于老师在开篇第一章把学生之所以喜欢他的原因和甘草的三大特性做了比照。首先是性温。“温”在五大美德中居一。微笑是于老师的名片,我想正是“温”的体现吧。其次是包容。以欣赏的眼光看周围,看别人,看到的就只是优点,会觉得到处春光明媚;以挑剔的眼光看周围,看别人就什么优点也看不到了,会感到世界一片混沌。于老师说:在校园里走一圈,有的教室里的老师和风细雨,学生异常专注;有的教室里的老师声音洪亮,教鞭甩得“啪啪”响。再者是调和。完整的教育:“温而厉”、“威而不猛”。一味的“温”是不行的,还必须“严”,“温”与“严”之间把握好“度”,于老师不愧为智慧型的老师,于老师的做法形象的称为“打了一巴掌,别忘了及时揉一揉”。
我们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我喜欢他。
——吴津津
——孙悦
张剑老师、马夏云部长和季晓燕主任也分享了阅读的心得以及教学、班务管理经验,给了年轻老师们很好的启发。
张校长谈了他对读书的理解。读书或有三重境界,一是读文字。于老师的这本书有大量的鲜活的案例,这些教学片断都是他教学智慧的剪辑,有普遍的示范意义,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自己课堂上曾经发生的那些教学瞬间,架起了人与文对话的桥梁。二是读作者。徜徉在温暖如许的文字里,我们可以感觉得到作者的独特的人格魅力。于老师是教育的名家,大写的先生。他捕捉到了教学中一个个有生命的故事,经过理性的组织,成了大家爱读的文字,故事鲜活又耐人寻味。每一位孩子的光点,总能恰到好处地映入他的眼帘,成为他故事的主角。他爱学生,爱教育,爱他站立了一辈子的课堂,所以,他的文字里总浸透着他的真挚、博爱,所以大家对他所说的“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印象特别深刻。当然,我们要感谢他用文字的方式给了我们启发,文字的魅力要远远超出了当下的潮元素。三是读自己。所谓见贤思齐,有了追寻的理想,就要化作前行的力量。融合作者观察的点,审视我们自己平常的教学,寻找属于自己的感动,留下我们自己的印记——写作,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最后,张校长对古沙青年成长联盟成员提出了学习的要求:一是每天读一读。先把这本书读完,再继续第二本,第三本,总会在文字的光波影动里欣赏到不一样的风景。二是每天想一想。今天的工作有没有值得回味的?或教学、或班务、或读书、或实践;得与失、成与败、荣与辱、苦与甘。百般感受、千般滋味,梳顺理通,凝结成表达的冲动。三是每天写一写。不严苛求多,唯勤而不怠。坚持每天写一点,就有了提笔的习惯,这于专业发展,无疑是极其重要的基本功。
古沙青年成长联盟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家园。根据计划,成长联盟将开展系列研修活动,帮助年轻老师尽快入门、上手、成熟,让师生共进、教学相长成为古沙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