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杂谈】做好幼小衔接,小学责无旁贷

【教育杂谈】做好幼小衔接,小学责无旁贷
【教育杂谈】做好幼小衔接,小学责无旁贷
【教育杂谈】做好幼小衔接,小学责无旁贷

幼小衔接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环节,衔接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幼儿未来的长远发展,需要引起小学的高度重视。


幼小衔接出了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幼小衔接的单向性在作祟,没有引起小学方面的高度重视。接收一年级新生,有的小学对学生厌学、恐学认识不到位,认为孩子走到校门口闹着不进校园,是给学校工作添麻烦,家长和幼儿园怎么没有教育好孩子就让他们来上学呢?他们认为,孩子的这种现象与小学没有关系。其实不然,小学有义务,也应该有能力减轻学生厌学、恐学的感受。


对小学一年级新生出现的厌学、逃学、恐学问题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用专业的方法予以解决。因此,需要加强对一年级教师的培训。关键在更新观念,要让教师明白:


(1)孩子是一个天生的学习者。学习是孩子个体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本能。孩子的学习欲望与生命发展是紧密联系的,满足生命不断发展的需要是孩子学习的不竭动力。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进步,都透射出孩子作为天生的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靠学习长到今天,还要靠学习成长壮大。

(2)顺应规律,事半功倍。教学生学习,靠硬逼是不行的,要顺应孩子的认知规律,发挥孩子的能动性,找到孩子的兴奋点,让学生爱学乐学,才会有好的效果。这些问题想通了,正确的教育观就建立起来了,表现在行动上,我们的教学工作就不是盲目的,教师的任务就会由“硬逼”转为“疏导”和“顺应”。另外,教师要改变惯常的对一年级新生的感性评判方式,不能只喜欢灵活、认知快、自理能力强的孩子,而对于反应慢、拖拉、坐不住的孩子失去耐心。一年级小学生的问题,往往与智力水平无关,而是由于缺少任务意识、规则意识、独立意识造成的,教师要在这些方面下功夫。

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讲,他们还懵懵懂懂时就闯进了“符号世界”“规则海洋”,感到很不适应。课堂上的“一本正经”,让他们感觉度日如年,冷不丁来个“下位”“尖叫”,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释放。作为一年级老师,要按照“准”一年级学生的标准来对待他们,给他们一个缓冲期,让他们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地适应。

此时,课堂有趣能吸引一年级新生的注意力,是很重要的。比如,课的引入多一些有趣的故事和儿歌,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开始学习;课中有课中操,根据所学内容编个小节目,在孩子疲劳时来点小运动,既能让他们得到放松,又能让他们对所学的知识增加兴趣;缩短课时的时长,把每节课的内容安排在30分钟内,并在每节课结束时力争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说说自己的收获: 编一句儿歌或说一个发现。实践证明,不能参与其中的任务会给人带来疲倦感,并对该项任务失去兴趣。让孩子都有参与的机会, 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认可度就大一些,学校对他们的吸引力就大一些,从而让孩子“心平气和”地度过一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