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跨两级进学而思数学集训队,他是怎样做到的?
大概三个月前,朋友把我拉进一个小娃鸡娃群,里面以低幼的家长居多。朋友其实是好几年前是在房产群认识的,这又在鸡娃群见面,真是明镜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
这可能说明了一个道理:
爱买房的家长往往也爱鸡娃。
原本我也只是自己想着这两个群体可能会有交集,所以我定位自己的公众号为:
上马谈房,下马鸡娃。
朋友笑称,你写得是现在打工人的两项最大消费支出。
其实也不只是我这么认为,事实上,也有读者支持我在房产与教育话题间切换跨界,认同这两个群体有着共通处:
我由于微信群太多,群内发言少,还感恩于群主也不踢我,偶尔我转篇文章,还能喝声好。但我有闲暇时间,我都会看看聊天记录啥的,比如我最近就看到了这样两段对话:
大意是某个全国鸡娃群里有北上的妈妈晒娃,我们“广州代表队”被无情DISS了,我们广州目前还只出了唐唐。
其实这就是众多鸡娃群中的普通一个,而且唐唐妈并没有在群里,或许也可以理解为:在全国鸡娃群被DISS时,还好我们还有唐唐可以代表“广州”一战。
紧接着就是这周的事情了,群里又一次提到了唐唐,广州的骄傲。四集,二年级的学生,跨两级进了四年级学而思数学集训队!神迹啊。
在唐唐妈不在群,而且压根不知道这个讨论的情况下,或许,这也是普通家长们发自内心的赞扬与羡慕吧。
两年前,我陪女儿去上学而思语文创新班,语创,在学科鄙视链里常处于低端,竞争不那么激烈。这不我才有了机会,能认识到一些神娃与牛爸牛妈。
大语文课,引经据典非常多。比如《笠翁对韵》、《声律启蒙》,几乎一句一典。老师经常会叫孩子上讲台,比如角色扮演,两人一问一答。
有天跟我女儿搭档的,是一个明显个子矮一头,瘦削又斯文的小男孩。虽然他明显显小,但回答问题却毫不露怯,颇有大人风范。
于是我就开始注意他,每回下课前几分钟,家长都要领着他请假提前先走,手里还拿着刚打包好的外卖——因为他们还要去赶下一场数学课,晚饭只能在教室凑合了。
匆匆吃个饭,还要再赶场
次数多了以后,慢慢就变得印象深刻了。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小男孩就是传说中的小神童:
唐唐—— 一个经常跳级上课的孩子。
别人选择降维打击,他是习惯升维打击。显小,是因为他低我女儿一级。
后来我也就认识了唐妈,才知道,当我之前在妈网“东征西讨”时,她也在妈网大红大紫,只不过我是房产板块混,而她在家有学童。
偶尔她会拿唐唐出的数学题来考我们,有时候难倒了一堆大人。比如按规律填数:
3 5 8 3 1 4 5 9 4 () ()
那时他才4岁,正在上学而思一年级数学。
今年初某个重量级杯赛,唐唐跨级拿奖时,我就跟她说:你能不能来我公众号写一篇,介绍介绍经验给读者。
她本已应允,但后来考虑到赛事特殊,且发生了某些影响较大的事情,不宜多说了,故只好作罢。
但这次唐唐跳两级考入学集时,我总算又逮住了机会,这次唐妈不但口头讲了一些心得,还答应专门写稿来谈谈鸡娃经验。
于是我立刻趁热打铁,暂时约稿两篇,准备以专栏的形式后续在本号推文。
当然,这篇文章大家也不会白看,我简单记录了一下唐唐妈妈所回答的几个问题,当然想更细节深入了解,大家还是关注后续她本尊的文章哈。
问答环节
Q:你怎么评价唐唐是否有数学天赋?或者说他小时候可否表现出对数学的热爱?
A:我不敢说他多有天赋,但他确实从小就表现出对数学的一种喜爱。我始终觉得兴趣是成为内驱力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他对数学感兴趣,这才使得我们可以一直坚持在数学上的学习。
当然这个过程还得有家长的坚持在里面,单单只靠小朋友,尤其是低幼的小朋友个人的兴趣与自觉性,这也相当困难。
Q:在跨级准备数集考试时,如何选择教材和练习试题?
A:主要是《高思思维导引》和《创新大通关》这两本书,搞定这两本书吧。其实以今年为界的话,我最喜欢的就是高思导引,因为这本书不会太难,然后从基础到中档到难题都有,循序渐进,打发时间必备。。
但高斯导引有一个问题是,它的专题和学而思的专题不一定完全匹配,某些专题就会有一些缺失了。
Q:平常的刷题有没有必要呢?
A:我个人觉得刷题是必要的,至少要刷部分题目,我看有些高联的选手采访,他们也会提到说适当刷题是必要的。比如我们上五年级的创新X班,因为没有时间去刷额外五年级的题,只是做了加油站上的课后作业,所以这次没考上五面创,我也能够理解,没有付出怎敢谈回报。
而且关键的是,不管做对多少题,都要一起总结一下。哪些题做的不顺?不顺的点在哪里,是题目没有读懂,还是说卡在某个知识点了?这需要总结清楚。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往下剥,然后找到他没能解决的问题。
这也是今年做的特别薄弱的地方,我后面总结的帖子会写,属于要吸收的教训。
Q:选择什么难度的题目去刷,有没必要提前学太多呢?
A:选择的题目,最好比他的实际水平要高一点,不能高太多。如果太难了,不知道怎么入手的话,那他不会思考,当然也没有兴趣了,根本就不想动笔。
有兴趣就可以提前学,但要顺势而为。关于这点,有太多可以说了,我觉得可以单说。
Q:怎么看待计算基本功?
A:我是很看重计算基本功的,我们最开始的计算锻炼,就是每天一页小超市。其实以前学而思对小超市的管理情况不严,我会给他蹭两本不同年级的小超市,一天做两页,坚持了两年时间。那段时间他的计算是很稳的,计算稳定带来的好处就是,会做的,基本不太会错。
但是今年疫情,我们也没有做了,现在复杂分数计算就成了一个问题,所以坚持很重要啊!
Q:怎么看待英语和语文的学习?或者说语数外的时间分配关系?
A:我觉得最重要的不是说你读了多少个课外班,而是看你是否追求结果。比如数学,我们除开上课以外,还会有额外练习的,我会通过这个练习去追踪他的上课效果。
英语我们也有从小开始学习,但是英语就相对佛系,他只上课,课后我连作业都没有去追着他做,所以进度非常慢。唯一让我的银子花的“欣慰”的是,在备考KET(这是个长远计划,佛)的过程中,发现他听力和口语也还可以。
语文我们算是花时间最少的一科,以我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来说,语文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之所以时间少,是因为我们晚上睡得早,八点半就要洗澡睡觉,语文只能穿插在去上课的路上,通过听听历史故事感受下“大语文”的风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