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怎么教:7位名师点评优秀教学设计案例
基本信息
编著者:李高明
书 号:ISBN9787305178740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1月01日
定 价:32.00元
编辑推荐
小学语文怎么教,这是一个多元开放的话题。从理论研究者到一线教师,都能给出无数的答案,在作者看来,语文教学要回归语文的本体,抓住“语言”这个关键,引导儿童去理解、揣摩、感悟、品味、积累、运用,让孩子在“书声琅琅”“议论纷纷”“咬文嚼字”“圈点勾画”中走向深度的语文学习。
内容推荐
小学语文教学关键是要把握六个向度,即儿童立场、成长逻辑、游戏精神、语文味道、开放视野和奠基意义。本书所选的50篇教学设计案例,凝聚了优秀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智慧,较好地体现了这六个向度。课例的点评者为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特级教师和高校教授,既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又有一定的理论素养,他们“画龙点睛”的解读、点评和商榷,无疑让课例增添了几分灵动的色彩和审美的韵味,对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和师范生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目录
一、诗歌类
1. 当童心与诗歌相遇——《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路小兰)
2. 紧扣诗眼 感悟诗情——《枫桥夜泊》 教学设计(刘虎平)
3. 以问导学 以学定教——《江雪》教学设计(吴雨来)
4. 入文本之佳境,感隐者之情长——《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陈学壮)
5. 走近长征 感悟伟大——《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张礼霞)
6. 那景,那情,那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庄小玲)
7. 理趣,在情境中得到生发——《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王继聚)
8. 诵读想象 言意互换——《如梦令》教学设计(卞光凤)
二、散文类
9.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美丽的丹顶鹤》教学设计(刘翠娟)
10. 有效朗读 促进表达——《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王应岚)
11. 让五月槐香溢满课堂——《槐乡五月》教学设计(祁丽朵)
12. 品悟槐香 品出“语”味——《槐乡五月》教学设计(韦有强)
13. 电子白板为美文教学锦上添花——《田园诗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徐丽)
14. 创设品读情境 实现言意共生——《桂花雨》教学设计(周新霞)
15. 在言语实践中升腾情感——《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与点评(王金涛)
16. 关注文本表达,夯实语言训练——《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马丽娜)
17. 再塑黄河魂——《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王惠)
18. 引领深度对话,构建简约课堂——《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王发星)
19. 以生为本,感悟月光中的启蒙——《月光启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汪燕)
20. 静谧的月光 无私的母爱——《月光启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钱荣)
21. 自由对话 走进经典——《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金霞)
22. 情境诵读,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意——《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庄士娴)
23. 探析言语秘妙,促进言语实践——《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刘永霞)
24. 触发情感 提升思维——《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刘宝彦)
25 巧妙引导 自主学习——《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吴静)
26. 自信、豁达,生活中的美好处处可寻——《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房静)
27. 让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美丽——《广玉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王秀梅)
28. 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广玉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穆利娟)
29 多元对话 一咏三叹——《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黄海玲)
30. 由花及人 叩击学生情动之门——《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胡为亮)
三、故事类
31. 层层深入 情中悟理——《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庞绍勇)
32. 读写结合,夯实基础——《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吴继平)
33. 学以致用 发展语言——《争论的故事》教学设计(孙萍)
34. 从言语表达走向言语审美——《九色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杨海波)
35. 语文课堂,因差异而精彩——《三顾茅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张永虎)
35. 创建乐效课堂 凸显自主学习——《三顾茅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江舜丽)
37.《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李道霞)
38. 构建寓言图式 提升语文学习力——《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与点评(周新霞)
39. 阅读神话故事,探究传统文学的语言美与理想美——《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韦洁)
40. 一次诗意的离别——《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宋春林)
41. 寓学于演 理趣共生——《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傅明雪)
四、文章类
42. 让芳香的音韵飘进你的梦里——《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王春平)
43. 借文品佳句,扣词悟形象——《少年王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徐海珍)
44. “趣”让语文课堂熠熠生辉——《赶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庄瑾)
45.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朱逊)
46. 咬定“语言文字“不放松——《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刘芹)
47. 问题导学 对话导思——《诚实与信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江潇潇)
48. 抓关键词句,悟文本言意——《金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王伟)
49 让阅读与表达同构共生——《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周新霞)
50. 玩味文本言语,探寻深处“伟大”——《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陈晨)
51. 让课堂散发出言语训练的芬芳——《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朱红甫)
52. 以教材为例,让语文教学更轻松——《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于翠梅)
53. 品词析句 放飞想象——《艾滋病小斗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朱红甫)
54. 一点突破 扣题导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蔡亚)
55. 语文课堂,深入成就深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张艳)
56. 重要的是方法——《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刘芹)
57. 信息与人文,网络与言语,融而合一——《秦兵马俑》第二课时信息化阅读教学设计(包元晶)
58. 把握文体意识,上出说明文的语文味——《埃及的金字塔》第二教时教学设计(金凤)
59. 积淀感悟 愤悱而发——《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钱珊珊)
60. 卑微与伟大——《鞋匠的儿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宋春林)
61. 充分预设 生成精彩——《山谷中的谜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汪卫荣)
62. 放飞理想,演绎精彩人生——《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包元晶)
作者简介
李明高(1963-),男,江苏连云港人,现任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技处处长、高教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连云港市首届“高校教学名师”。
主持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出版著作4部。主编、参编高校教材7部,其中一部被确立为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一部被评为江苏省精品教材。在《课程·教材·教法》《语文建设》《中国教育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在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江苏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等评比中10余次获奖。
前言
小学语文怎么教,这是一个多元开放的话题。从理论研究者到一线教师,都能给出无数的答案,特别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涌现出许多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思想、新做法、新成果,提出了许多关于小学语文“教什么”、“怎么教”的真知灼见。本人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遵循以下六条“铁律”。
一、儿童立场
儿童立场,这是小学各科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坚守的立场。儿童是教育的起点,是教育的主体,儿童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背离了这一命题,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就迷失了方向。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小学的语文就是儿童的语文。
儿童立场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具体来说,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尊重儿童。渴望被尊重,这是人的本能,也是儿童的发展需求,同时,也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尊重儿童,首先要尊重儿童的生命状态,把儿童当着儿童看,“用儿童的眼睛去审视世界,用儿童的耳朵去凝听心声,用儿童的心智去思考问题”。 尊重儿童,其次要尊重儿童的学习心理,关注儿童的兴趣爱好,使小学语文教学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接近儿童,切合儿童的心理、感受、趣味、话语和思维方式,使儿童主动建构和悦纳。尊重儿童,其三要尊重儿童的发展差异,不能用“一刀切”和“齐步走”来统一规范和要求每一个孩子,尤其要善于接纳那些“迟缓发展”的儿童,让“每一个”独特的生命尽情绽放。
第二是发现儿童。这是我们展开教学的关键。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儿童,把儿童当着是“小大人”,我们总是要成人的思维去推测和设想儿童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我们并没有读懂儿童,更没有真正发现儿童。表现在教学上,我们喜欢把儿童当着一张随意涂抹的“白纸”,或将儿童“理想化”,用“揠苗助长”的方式对待儿童的发展;或将儿童“低矮化”,忽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和创造性。其实,儿童是一个期待“打开的世界”,当我们真正发现他们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充盈着无限的潜能、生机和美好。所以,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发现。如果缺乏对儿童的真正了解和发现,就不可能有儿童立场的建构,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学生语文学习的真正发生。
第三是引领儿童。引领儿童的发展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纪伯伦在《先知》中曾经说过:“那再殿宇的阴影里,在弟子群中散步的教师,他不是在传授他的智慧,而是在传授他的忠信和仁慈。假如他真是大智,他就不命令你进入他的智慧之堂,却要引导你到你自己心灵的门口。”教学本质上说是一种引领。引领是什么?引领不是简单地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一种在“发现”基础上的顺势而为,是为儿童搭建一个平台,点燃一支火把,是把儿童带到他们快乐的“果园”里去欣赏、攀援、品尝,去跳一跳“摘到果子”。
小学语文教育家周一贯先生说得好:“小学语文教学之本是要追寻儿童的语文,让儿童喜欢语文、拥有语文;要用儿童语文来呵护儿童的生命发展,润泽儿童的精神世界!这应当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归宿”。
二、成长逻辑
“儿童”是生命成长的一个特定阶段。既然是一个成长阶段,就必然显示出其生命发展的独特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就必然要尊重儿童在这特定阶段所特有的成长逻辑。
尊重儿童的成长逻辑,首先要遵循儿童成长和发展的节律和次序。卢梭说:“大自然希望为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按照儿童的内在发展的自然顺序进行,不能揠苗助长,不能操之过急,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急切地驱赶他们远离童年,要有足够的耐心,静待“生命的花开”。
尊重儿童的成长逻辑,其次要把孩子当着“成长中的人”。成长意味着什么?成长意味着他们还显得稚嫩,还不够成熟,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还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错误”,其实,这些成人看来的所谓“稚嫩”、“问题”和“错误”恰恰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资源,这是他们探索世界、发现创造、不断成长和成熟的重要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断地尝试错误和体验成功,凭着对生活理解的逐渐积累与反思,慢慢地完善着自己的行为,完善着人格的发展。
尊重儿童的成长逻辑,其三是要基于儿童生命成长的需求来设计和开展我们的教学。教学只有遵循并不断调适自身以符合儿童生命成长之内在运行逻辑,才能真正成为促进儿童生命成长的教学。那么,究竟如何基于儿童的生命成长来设计和开展教学呢?这里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呵护”,儿童的成长如同小树的成长,我们要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土壤、水分、阳光,培植生命成长的沃土。第二个关键词是“唤醒”,唤醒儿童内在的生命潜能,唤醒儿童的超越意识。第三个关键词是“激励”,给他们以生长的力量,包括在面对困境、失败和挫折时顽强生长的力量,也包括在面对顺境、成绩和赞扬声时健康生长的力量。
教学就是要尊重儿童生命成长的内在逻辑,引导他们向真、向善、向美,激扬起儿童生命的内在尊严,帮助他们独立“起飞”。
三、游戏精神
儿童天生就是一个游戏者,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接触世界、感悟生活、参与学习的重要方式。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彰显儿童的游戏精神,实现教学与游戏的深度融合。席勒曾说过:“只有当人在最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
游戏精神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陆云峰先生认为,“游戏精神是一种自由自主、自愿自觉的精神,是一种超越功利、超越自我的精神、是一种愉快体验、自动创新精神,是一种超越现实、自我满足的精神,是一种平等参与、合作互动的精神,是一种情感对话、心灵共舞的精神,是一种主动建构、自我生成的精神。” 在陆先生提出的诸多精神中,本人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游戏精神,其核心是三大精神。
第一,自由精神。表现为在学习活动中,儿童是解放的,没有压制和冷漠,没有焦虑和不安,他们以完全的自愿自觉徜徉并专注沉迷于其中,从活动的参加,到活动中规则的接受、义务的承担、困难的征服,都建立在自主选择和自觉担当的基础之上,他们自主发挥、自我展示、自然发展,在一种“非功利化”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下享受着天性,享受着乐趣,享受着进步与成长,实现着生命内在的自由。
第二,愉悦精神。“游戏的本质是参与者产生愉悦,获得刺激、满足、解脱与快感,缓解辛劳造成的身心疲惫,释放生活过程中积累的不快与压抑、压力,产生并保持工作、学习上的轻松、旺盛和进取的生理与心理动力。” 语文教学中的愉悦精神,就是要唤起儿童对学习的内在兴趣,感到学习是快乐的,有趣的,好玩的;同时,又是满足的,超越的,富有挑战性的。儿童在愉悦的状态下好奇着,探索着,发现着,娱乐中包含着发展,发展中体验着欢乐。
第三,创造精神。游戏虽然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并受一定规则的约束,但它的内在精神却是开放的,变化的,容纳着无限的可能,充满了创新的品格。面对游戏中的种种选择以及由此带来的多样性和可能性,游戏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自由展开想象,以不同的方式表现自我,满怀热情地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尽情释放着自己内在的生命潜能。这也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彰显的精神。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得好:“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游戏具有种种教育上的价值,儿童既然喜欢游戏,我们就可以利用游戏活动来支配他们,来养成他们的学习习惯,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得到协调发展。”
四、语文味道
“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字也好,理解为语言文学也好,理解为语言文章也好,“语文姓语”这是毋庸置疑的。语文既然姓语,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必须坚守语文的自觉,用语文的方式上语文课,让语文课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是常常出现种种貌合神离的“非语文”、“泛语文”现象。有些教师,不能真正理解学科整合的内涵,搞不清语文教学的边界,把语文课上成了音乐课、科学课、历史课、政治课;有些教师过度强调学生的自由“感悟”,你一言我一语,东扯西拉,信马由缰,语文课演变成“拉家常式”的班会课;有的教师被现代技术所左右,课堂上本末倒置,教学演变成为机械、冷漠的鼠标点击、画面演示和视频播放,语文课成了信息技术课。所有这些,都不是真正的语文课,或者说是没有“语文味”的课。
什么是“语文味”?程少堂先生认为“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王崧舟认为“语文味”表现为“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陈钟梁先生认为:“辨词析句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因为在不少名家名篇中,一些原始的、最细小的问题,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标点,有时却是最基本、最有质量、最含有语文味的,而且,往往是全息的,能够带动全文的。” 尽管以上专家关于“语文味”的论述有些差异,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这就是语文教学要回归语文的本体,抓住“语言”这个关键,引导儿童去理解、揣摩、感悟、品味、积累、运用,让孩子在“书声琅琅”、“议论纷纷”、“咬文嚼字”、“圈点勾画”中走向深度的语文学习。
叶圣陶先生说得的好:“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叶老的这段论述,道出了“语文味”的真谛。
五、开放视野
小学语文到底姓“小”还是姓“大”?这曾经是一度热议的话题。其实,这是一个没有意义的争论,因为双方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认为“小语姓小”是就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和对象性而言的,而强调“小语姓大”是就小学语文的教学视野和丰富内容而言的。我这里所说的就是后者。小学语文必须树立开放的视野,让敞开的语文与敞开的儿童美丽相遇。
首先,小学语文教学要与多彩的生活“链接”。语文不是封闭的系统,而是与生活密切关联的开放体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不能把孩子的语文视野仅仅局限于语文课堂和教学书的狭窄天地里,要引导学生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走向生活的“百草园”,用语文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体验生活和表达生活,接纳来自四面八方的语文活水,在与生活的亲密接触中提升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提高素养、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成尚荣先生说得好:“小学语文应当警惕,千万别用所谓的‘小’为自己造一道墙、造一座陷阱,把自己封闭起来、禁锢起来,与外面的世界隔绝起来,变成一个‘小圆子’,变成一个‘小时代’,变成一种‘小语文’”。
其二,小学语文教学要引导儿童学习和接纳多元文化。小学语文教学,不一定要让儿童学习多少内容,但一定要培养儿童开放的语文意识,引导他们以全球性的文化视野和气度去对待人类有价值的文化,乐于接受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多彩文化,避免形成文化的“保守主义”、“封闭主义”和“自我中心主义”,让儿童在丰富的语文世界里感受多元文化的天光云影,领略缤纷灿烂的语文风景。
其三,小学语文教学要尝试开放式教学方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语文课堂已不再是一支粉笔、一张嘴就能解决问题的,我们的语文课堂和语文学习方式必须与时俱进。语文学习的场地,不一定是教室,可以是社区,可以是大自然;语文学习的媒介,不一定是书本,也可以是电视和网络。过去,我们更多采用的是“接受”学习,“讲授”、“提问”、“训练”、“强化”是主导的教学行为。现在,语文教学的方式不再单一,而是走向生动和多样,“以学定教”让语文教学方式变得更加开放。“话题”、“专题”、“问题”成了课堂师生关注的焦点,“探究”、“对话”、“体验”、“呈现”成了师生课堂上最重要的行为动词。主题学习、项目学习、交互学习、研究性学习、超文本学习等新颖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儿童的学习热情、学习个性得以进一步彰显。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以积极的心态去学习、适应和探索。
其四,小学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资源”意识。语文教材作为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凭借,它凝聚着编者的语文理想、语文情怀和语文智慧,显然具有举足轻重的经典性和示范性。但是,语文教材绝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资源,叶圣陶先生关于“教材仅仅是个例子”的说法已是一个不需要作过多阐释的经典话语。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教材观。一方面,我们要用好语文教材这个“例子”,以“例子”为抓手,通过学习、研读、整合、拓展等多样化的形式,最有效地发挥教材的功能,丰富语文教材的资源内涵,使之在“有限”和“无限”之间建立起适切性的融通;另一方面,我们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以前瞻性的眼光,在语文教学中引入一些洋溢着时代光彩、具有语文内蕴和经典潜质的优质资源,不断激活语文课堂的活力,让学生在“大资源”的背景下真正领悟到语文的博大、丰厚与深刻。
总之,当语文浸润在开放世界的时候,儿童的生命天地必然变得无限宽广和敞亮,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必然走向灵动和丰厚。
六、奠基意义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说过:“我们都生性自然地清楚地记着童年时期所吸收的东西。”小学阶段,是儿童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为儿童生命今后的成长奠基的阶段,其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那么,究竟奠什么基呢?在这一点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说得很清楚:“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里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三个“奠基”:一是“工具奠基”,二是“人文奠基”,三是“发展奠基”。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理所当然要体现着三个“奠基”。但是,小学阶段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它还承担着为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语文学习“奠基”的重任。
那么,如何理解“奠基”呢?究竟要奠多高、多厚的基呢?在这方面,我们一些教师甚至包括一些学者存在理解上的误区,似乎“奠基”就是要强化知识的学习,就是“缺什么补什么”,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小学的课程越来越多,孩子的书包越来越重,学习的难度越来越深,儿童的学业负担越来越难以承受。这样的“奠基”除了压垮孩子,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想起了这么一则材料。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赢得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认同。其实,这里强调的是两个关键的“奠基”因子:一个是良好的品行,一个是良好的习惯(当然包括语文学习的品质和习惯)。用叶圣陶的话来说,当下的语文教育就是要在孩子们的心田里播撒种子,帮助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语文,过有意义、有理想追求的语文生活,为其未来的语文学习以及终身发展打下语文基础、人文基础。小学语文的奠基意义不就在这里吗?
以上就是本人对“小学语文怎么教”的一点看法,不知诸位同仁是否赞同?
本书所选的教学设计案例,凝聚了优秀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智慧,较好地体现了以上六条“铁律”,而课例的点评者为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特级教师和高校教授,既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又有一定的理论素养,他们“画龙点睛”的解读、点评和商榷,无疑让课例增添了几分灵动的色彩和审美的韵味,对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和师范生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