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大理海边租下100平院子, 给孩子不一样的教育, 也找回了自己 …

以下文章来源于小花生网 ,作者暖鱼鱼

小花生网 .

和百万家庭分享先进教育资源

ad

我们在大理海边租下100平院子, 给孩子不一样的教育, 也找回了自己 …





 作者 | 暖鱼鱼

来源 | 小花生网(ID:xiaohuasheng99)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让人“心旷神怡”的生活转变故事。


故事发生的地方,云南,大理,苍山,洱海 …


@暖鱼鱼一家三口如今定居在这里,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那里,有让人眷恋的山水和烟火气,有不完美却开放的教育环境,更有能让人静下来寻求内心充裕的广阔空间…



而静下心来的两人,共同为孩子带来力所能及、面向未来的教育,也共同追求不断更新的自我。


目前,孩子相当于在上一年级的年龄,但和普通孩子不一样,他是“在家上学”。
我们在大理海边租下100平院子, 给孩子不一样的教育, 也找回了自己 …
这样的选择,永远是小众的。


因此,不少人会好奇他们对孩子未来的规划,比如“要不要回归常规的教育路线”、“怎么应对高考”这类现实的话题 
我们把这些问题也“抛”给了@暖鱼鱼,她很认真地分享了自己的决策过程和对孩子未来发展的想法。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家人如此卓然不群的生活选择、教育选择。他们的具体做法,你未必赞同,也无从效仿;但努力去过自己“喜欢”的生活,这家人的这种态度、这种愿望,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


大量美图在前,走,咱们一起和@暖鱼鱼一家去美丽的大理,感受另一种风景 …


我们在大理海边租下100平院子, 给孩子不一样的教育, 也找回了自己 …
作者一家的院子


2022年8月,我俩决定带娃来大理游学。


一个月,两个月……来了,却不想走。
于是,在洱海边租下一个院子,从成都搬家,在我俩生日那天住了进来,至今整整一年。
这一年,我俩在幼儿园当过志愿者,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


娃爸做起了线下读书会,我很买账地跟完了全部内容;


对孩子,我们做起了Homeschool,把娃带上了中英文自主阅读的大道;还坚持跑步,每周爬山或骑行;


孩子的兴趣,也从在成都时的街舞、轮滑,变成了陶泥、木工……


我们在大理海边租下100平院子, 给孩子不一样的教育, 也找回了自己 …
学习木工
每个人,都有一个穿越梦,希望回到自己想回到的那个时刻,让自己做一个不一样的选择,过一种不一样的人生。
别让现在的我辜负了未来的自己,同时找回自己,这就是我们一路走到大理的原因。



一起户外探索




01

从新疆到成都第一次搬迁
新疆,是我们留下最多时光的地方。
桐爸从小在新疆长大,考入军校,进入消防部队工作了十三年后转业去了公务员体系。两年后,他从公务员辞职,开始创业。


很多人理解不了他的选择,明明有那么稳定的工作,那么明确的未来,为什么会转业,会辞职?桐爸的想法很简单,不要过那种一眼就看到退休生活的一成不变的日子。
2016年,梧桐出生了,桐爸将创业的公司交给了合伙人打理,做起了全职奶爸,一做就是三年半。在梧桐三岁的时候,我满足了部队自主择业的条件,离开了部队,开始了退休生活,这一年,我37岁。
2019年,我们全家离开了新疆,搬到了成都。
在成都,我们住在麓山:一个环境优美,邻里和睦,远离闹市的地方。桐爸去了一家区块链科技公司,我在家给梧桐做一些早期的启蒙教育,每天带着梧桐阅读、做一些思维游戏、骑骑平衡车,在小区和别的小朋友约玩,或者出去跳跳街舞,周末我们全家就去周边的公园或者林地探险…



在成都骑平衡车
在梧桐五岁之前,一直都没有去过幼儿园。
之所以一直没有让梧桐上幼儿园,是因为我们认为,城市里的幼儿园90%是为了小学准备的,而我们从梧桐出生开始,就决定了走一条非高考应试路线的教育路线


这条非高考路线,并不是不参加高考,而是在主流的教育体系之外,去寻找一条更适合孩子天性、能够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和具备批判性思维与自我管理能力的整体教育路线。
背后的教育目标,不是高考,而是在他18岁踏入社会的那一刻,是否具备了在未来世界独立生存的能力。

一起割麦子
所以,很多父母在了解了我们的教育理念后,会问:如果不上大学,那孩子怎么办?


事实上,教育是多元的。全球的教育那么多种,而教育通道也不止公立教育这一条,最关键的一点是,上了大学也不一定会有好工作,这是现在的现实。十几年后的世界,只会比现在更严峻,竞争力更强,能力要求更高。知识的获取会越来越容易,只有做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做不到的事情,才是未来世界的生存之本。
2021年7月,梧桐五岁多了,桐爸已经做到了公司的合伙人,但受当时政策和公司经营的变化的影响,桐爸决定休息一段时间,于是我们就带着梧桐到大理游学,体验创新教育。

一起探索自然

02

租个院子,定居大理


我们到大理是在2021年8月中旬。


原计划在大理游学一两个月,找几个有特色的幼儿园让梧桐体验下,但大部分幼儿园还没开学,于是就找了一个暑期开班的幼儿园:完全原生态,就在一片菜地里,有两间小木屋,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户外


刚开始,我们还担心梧桐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群体生活(毕竟之前一直没有去过幼儿园),但没想到第一天去接的时候,梧桐正拿着一把铁锹挖沟泥,全身上下全是泥点。


幼儿园的第一天,满身泥点

老师也和我们说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相处融洽,有什么问题也会跟老师说,完全没有社交问题…


这完全颠覆了我们对梧桐有点洁癖,又有点社恐的认知。


之后的两周时间,梧桐每天都是玩得乐此不疲,白天玩得太嗨,晚上做梦仍旧很兴奋,梦话都多了起来。两周后,这个幼儿园计划做一些改造,要停课一段时间,我们就换了一家更大的自然教育幼儿园。


会选择第二家自然幼儿园,是因为在来大理之前看了她们的直播,直播中创始人对自己的教育理念的宣讲很符合我们的想法,幼儿园场地也很大,马场、操场、足球场、小树林和游乐设施比较齐全,还有一片养了两只黑天鹅的池塘,孩子们每周会有一次大户外活动,在苍山洱海登山徒步……



幼儿园的池塘,孩子在玩皮划艇
我们原本是打算短期游学,但这家幼儿园不接收这样的孩子。我和桐爸便决定先报一学期,如果桐爸公司有事情需要回去,我们就回成都一段时间,然后再回到大理接着上。


就这样,我们重新过上了有二人世界的幸福生活。每天早上送娃去幼儿园后,我们到洱海边骑行散步,到各个农场打卡美食,或者回到租住的小楼里看书聊天。


在大理待了快一个月的时候,我们决定在大理租个院子,准备定居下来。


移居一个城市在大多数人看来,似乎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对于我们来说,这个事情很简单,一家三口在一起就是家,我们对物质环境的要求没有那么高,幸福快乐最重要。


洱海边自拍


那段时间,两周左右我们看了不下30套房。


那一阵,我们天天绕着洱海骑行,只要没挂着民宿的海边小院,我们就直接过去拍门问出不出租,分析各个位置的房子的优劣。

在当地人热心的帮助下,我们找到了梦想中的小宅。


房子的位置很好,就在海边廊道上,属于一线海景小院,一个二层白族老宅,一个50平方的大厨房,一个100平方的院子。


我们的小院

房子是清水房,通了基础水电,我们跑遍了大理的装修和家具市场,用一个多月把自己的小院子一点一点地变成我们喜欢的样子。

之后,在房子装修完成的时候,我们回成都,把家里的书和常用的东西都搬来了大理,正式成为了大理新移民的一员。



在小院里午间小憩




03

定居大理的四个理由


大理这个地方,用桐爸的话来说,就是人杰地灵。


自从《心花路放》在2014年大火之后,大理也迎来了爆发式的旅游增长。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的文艺人士,都纷纷来大理采风创作。国内很多家长也来到苍山洱海间进行创新教育探索。很多实现财富自由的成功人士也到大理,拿个心仪的小院子,每年过上一段隐居的市井生活。


总之,很多有想法的人聚在这里,让这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散发出不一样的活力。


洱海边的水杉树

四个原因,促使我们定居大理。


大理的生活,就四个字,有烟火气。


我们住在大理古城周边的才村,房东是白族人,很淳朴也很善良,在村里的这一年时间,仿佛又回到小时候,邻居和睦,亲戚朋友天天走动的状态。



刚开始,我们还对在村里路上摆流水席感到很新奇,住了一段时间后,也认识了很多人,这种走在路上就有人和你笑着打招呼的感觉让自己很放松,房东家也会请亲戚朋友到家里吃饭,摆上几桌,邀请我们一起,或是端几道白族菜给我们尝鲜。


这种在城市里极度缺失的人情味,是我们定居大理的第一个原因。



家庭聚会
大理还是全国创新教育最活跃的地方。


在这里,全球教育的各种理念混合在一起,各类创新幼儿园和营地种类繁多:


有做自然教育的,
以兴趣为起点做探究式学习的,
用国际上IB课程体系的,
感受身体感受心灵的华德福体系的,
自在自由自主自然的创新类的,
以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为基础设置课程的,
做户外沉浸式英语的,
还有清净身心站桩打坐的教育简单化理念的,
以及PBL项目制课程体系的,
自己在家采用各种教育体系的homeschool等等…


感觉大理的教育,就好像是一个大超市,你总能选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开放式的创新教育氛围,是我们定居大理的第二个原因。



教育分享


我们在大理生活了一年多时间,参加的各种聚会,比前面40年都要多。


在这里,大家不会在意物质上的东西,穿什么衣服,开什么车,这些都不重要,交朋友很容易;


这个朋友不是那种城市里需要对等的身份地位才能对话的朋友,这里的朋友,只要有共同话题,就可以聊得很深,而且大家都很开放,可以接纳各种不同的想法;


特别是带着孩子旅居大理的父母,关于孩子的教育,哪怕是第一次见面,也可以轻松聊到晚上。


没有物质层面的比较,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交流探讨,是我们定居大理的第三个原因。
大理这里还有一个神奇的能力,就是能够让我们静下来。


来大理前,桐爸在成都决定休息一段时间,我们每天也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带着梧桐启蒙,桐爸每天看书写点东西,但我们的心实际上是浮躁的,这个浮躁源自于城市带给自己的无处不在的压力。


在大理的第一个月,我们就感觉自己静下来了,没有了那些城市里物质上的纷扰,能够进入到一种内观状态,开始关注自己心灵层面的东西。



静静地看着洱海


那个时候,我开始听陈忻的《整体养育》课程,桐爸也会陪着我,每节课结束后,我们会分享自己领悟到的东西,并且能够放在梧桐身上去验证。


搬到小院后,桐爸说,我带着你一起读书吧。就这样,我们开启了一段宁静的读书分享时光。每周有两到三天,把梧桐送去幼儿园后,我和另一位关系很好的小可妈妈,一起做读书分享。


每次两个小时,用了半年时间,我们一起读完了《整体养育》《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好好学习》《好好思考》《遥远的救世主》《系统思考》《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原则》等等,相当于帮助我重构了认知底层。


桐爸也开始做视频号,开始系统梳理思维最底层的框架。按桐爸的话来说,他在给梧桐准备一套有用的思维体系,同时,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东西。而我自己也开启了一段疯狂学习的美好时光。



沙龙分享


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这是我们定居大理的第四个原因。




04

兜兜转转,
最终选择“在家上学”

梧桐在大理的幼儿园,度过了整整一年的欢乐时光。


今年四月份,我们开始在大理寻找适合的小学。连续对几所创新小学探校之后,我们反而开始迷茫了。


就幼儿园阶段来说,带孩子到大理上创新幼儿园的父母,都是希望让孩子有一个欢乐的童年,在真正的自然中玩耍。所以,对于所谓的知识类的学习,关注度就没有那么高,孩子每天开心就好。



全家一起户外踏青


然而,到了小学阶段一切就不一样了。无论我们以后参不参加高考,基础的识字、表达、逻辑等能力是需要开始培养的。


而我们咨询的创新小学,要么还是对标体制内的教育,只是每周加入了户外活动,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和体制内差不多;


要么就是延续幼儿园的理念,继续按照一种比较自由的方式开展小学阶段的教育,或者更看重孩子的某一个方面,比如体能、自由、传统文化等等……


综合考虑,我们计划和当时的自然幼儿园合作,进行小学阶段的整体教育探索。


我们在现有师资的基础上,从北京邀请了一位多年研究数学的妈妈,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月进行了课程探索。



教学小院

当我们真正进入教学现场,开展了一段时间的教学工作才发现,所谓的“创新幼儿园”竟然有这么多问题。

其中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师资。


在园的老师基本上都是年轻人,没有孩子,也基本没有幼儿心理学背景。老师的简历都很光鲜,名校毕业甚至还有海归,但在教学现场,基本就是简单粗暴的命令式语境:这个不可以、那个要排队;孩子哭闹就带到教室外或者办公室,能哄就哄一下,不行就让孩子自己哭,美其名曰,不能影响其他孩子。

八月份的时候,这位北京妈妈因为私人原因退出团队,回到北京。而我们,则转为 Homeschool,也就是在家教育。


Homeschool 有机农场课程实践

其实,在走入“Homeschool”之前,我们也尝试过合作办小学。
办小学的目的是自己想躺平的,最早计划招8-12个孩子,大家平摊学费,找到合适的老师教授就可以了,自己按照自己的生活节奏,想做什么就做点什么。


然而,随着事情的推进,我们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早期师资的费用定下来后,各种成本折算下来,我们发现最少要六个孩子,学费大约六万一年,才能堪堪覆盖成本。
后来决定自己做,参与教学,在暑期开了两期暑期班,在孩子仅有五个的情况下,我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照顾不到了。


当时我们是开展以孩子为中心的教学,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就需要有针对性地给孩子做教学方案。梧桐的启蒙我们开始得很早,从满月开始每天都会给他读绘本,数学从三岁开始做实物探索一直到现在,英语从小就断断续续的在做,四岁开始大量听原音,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听力词汇,现在也实现了自主阅读,可是其他的孩子基本上数学是零基础,英语也没有系统地做启蒙……


整个暑期班有80%的时间在其他孩子身上,梧桐大部分时间是自己在学,这完全背离了我们教育的初衷。



暑期班时的户外活动


一个本来就没打算赚钱的事情上,自己付出了更多,而自己孩子的教育反而照顾不上了,这完全是得不偿失的一件事。于是,在北京妈妈回去后,我们决定转为在家教育。
这一段看似浪费时间的经历,实际上让我获得了最大的成长。
原本我对自己教梧桐是一点信心都没有的,现在对自己能够教好梧桐充满了信心。


在系统了解了小学一二年级的课程体系和最新的课程标准之后,发现这个阶段的教育我们从出生就开始做铺垫了,数学体系也跟随一位博士系统学了近四年时间,到现在反而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
桐爸一直在做的认知架构也起到了效果,很轻松的就把整体教育体系的架构设计好了,而我们只需要寻找最合适的教育资源提供给梧桐就可以了。




05

在家上学:
成效显著、进步飞快


对孩子的在家教育,就整体教学安排来说,我陪伴梧桐进行语文、数学、英语、通识的学习,桐爸进行认知教育和音乐、运动,另外每周去上架子鼓、陶泥、木工、骑马、大户外等兴趣班,跟其他小朋友社交。



从2022年8月开始,我跟梧桐开始了系统学习,这两个多月,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专注力,所以成效显著,进步飞快。



晨读


语文我用“基础(自主阅读、写字、拼音、学习课本)+音频+亲子共读+文学作品共读+思维模型”的方式学习 … 现在已经有了两千多识字量,能够中文自主阅读,我们也共读了20本文学作品,科普类绘本几十本.


对英语,我们用RAZ分级+桥梁书进行听力提升和自主阅读,现在孩子已经自主阅读了牛津树1-6,Raz F&G,粉猪,Fly Guy,已听完牛津树1-9,Raz E-I,Fly Guy,Henry and Mudge,小猪梅西,糊涂女佣…



读牛津树


现在孩子已经收获了英语听力阅读双自由。



Homeschool 读英文
数学上,我每天陪梧桐玩游戏,多数以思维游戏为主,锻炼他的逻辑推理能力、数感、结构化思维、思考的有序性。



数学游戏


对通识教育,我用绘本拓展,针对梧桐平时一些问题我们会进行延展。


音乐上,学习了10个月共30节课的视唱练耳,现在跟爸爸一起练习尤克里里和架子鼓。

和爸爸一起弹尤克里里
运动上,我们每天在学习期间穿插跳绳、篮球、足球、绳梯的活动,下午固定外出轮滑或骑行、飞盘。

一起玩飞盘
认知教育,已经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桐爸近期也在为他构建一套认知架构系统。


06

今后怎么办?
关于我们的教育路线,可能大家会有好奇,会有疑虑。我估计,疑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首先,“非高考路线”,能否走得通?


我们给梧桐制定了一条非高考路线,并不是不参加高考。对我们来说,教育的目标就是更好地在未来生存,高考或者说是上大学只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个过程。


从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角度来说,走体制内的教育然后参加高考只是一条路径。除此之外,还有出国、私立、师徒以及我们现在进行的homeschool等等很多路径。


而在我们看来,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这个“适合”是依据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结合他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性情感发展等方面,以及孩子的性格、天赋、爱好等等各种相关因素,给孩子提供一种科学的、合理的教育环境。如果过几年,梧桐想回到体制内,我们也会尊重他的选择。



农场学习活动
而在目前这个阶段,我们也在做一些基础的教育工作。


比如,中文就是培养阅读与表达能力。识字、写字这些是基础,肯定要做好;但这些是为了阅读和培养学习习惯做准备,不会过度关注字体的美观以及标点符号的对错,也绝不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去做重复练习。


而数学就是培养他的逻辑思维能力,重点全部都在数理逻辑的培养和训练上,绝不会花大量的时间刷题。


英语就是一个工具,就是在以后能够独立阅读英文刊物,了解最新的国际形势,为可能的出国做一点准备,绝不会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所谓的语法句式。



读Peppa Pig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我们更关注的是教育本身的效率问题,而不是教育的成绩。
所以,梧桐未来的教育规划仍旧会延续“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这条原则,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他提供最合适的教育:


有适合的国外教育就去国外,
有合适的私立就去私立,
如果我们能够自己持续的开展教育,就继续homeschool,
我们不会为了教育而影响整个家庭的生活,
也不会为了教育而让我们失去自由。
顺其自然,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户外活动
其次,孩子的社交,怎么办?
关于孩子的社交,可能很多家长会有疑虑,在家教育,就算是每周有几次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时间,似乎也不能满足孩子的社交需求,而像学校这样的长期集体生活所锻炼的社交能力,Homeschool似乎给不了。


对这个问题我们有两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这个年龄阶段的社会能力主要就是如何解决与其他孩子的冲突,以及与他人相处的技巧。这些能力和技巧并不是学校老师能教授的,也不是靠孩子自己就能领悟到的,而是家长要帮助孩子慢慢培养的。

小伙伴一起玩耍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这部分的工作都是父母该做的。


一个孩子在18岁之前,家庭教育要占到70%,学校教育占到20%,另外10%归属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习惯,为孩子创造丰富的生活经历,养成良好的品格,给孩子提供认知教育;还有一个不可替代的方面,就是孩子的社会性情感能力的培养,也就是孩子社交能力的培养。


所以,不能单纯的把集体生活等同于社交。

第二点,并不是把孩子放到学校,就可以解决孩子的社交问题。现在毕业的大学生,在学校待了那么多年,也没有多少一进入社会就能很好地和不同的人相处的,仍旧是边被毒打边学习生存法则。






最后,收入从哪儿来,生计如何维持?


可能会有很多小伙伴很好奇,父母都在家做homeschool,收入从哪里来?


我属于从部队自主择业,和退休差不多吧,每个月有工资。桐爸从2014年开始,就一直在做投资,目前的基本生活有保障。

和爸爸一起弹琴
这段时间,我们在大理发起了线下教育社群活动,每周组织一次线下沙龙,和各种有想法的朋友聊聊面向未来的教育。所以,我们的社群叫“未来教育部落”,希望能聚集起足够多的对教育有思考的朋友。
桐爸在规划认知架构的系列课程,我也开启了下一阶段的数学思维课程设计,一切都在幸福而稳定地向前推进。



一起前进


梧桐的出生,彻底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轨迹。


从桐爸把创业公司交给合伙人的那一刻起,对我们来说,就是陪着一个小生命再活一次,伴随梧桐的童年,也让自己再享受一次童年时光。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