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用“补偿心理”爱孩子,会带来什么结果?

编者荐语: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妈妈大学——积极推进原创作品创作,为三万妈妈粉丝推送最具正能量、最有营养的优秀图文。

作者丨鱼爸
来源丨养育男孩(breedyboy)


父母用“补偿心理”爱孩子,会带来什么结果?

做了父母,我们常常会为一件事纠结。

比如几乎每天都在跟孩子拉锯。

跟他们说是或者说不行。

 

“妈妈,我要看动画片!”

“爸爸,我要吃冰淇淋!”

你答应了。

过了一会。

 

“妈妈,我还想继续看动画片!”

“爸爸,我还想吃一支冰淇淋!”

这时,你会怎么办?

 

有的父母会跟孩子讲道理,说不行。

或者说定好了规矩的,不可以这样做了。

会拒绝孩子。

 

而还有的父母,却不会管孩子。

他们觉得孩子可以开心地去玩,去吃,所以选择放任。

你去了解的话,会发现这类父母很多是小时候被严厉管束的,自己有了孩子之后,想着一定不能让孩子被管这么严。

当然,还有一些是真没时间管孩子,就让孩子随意去做了。

 

如果不管的话,孩子可以把几乎所有的课外时间放在动画片上。

甚至是追成人剧。

电视上追完,手机上继续。

也可以一天吃五六根冰棍。


父母要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给他们足够的爱。

是如果带着补偿心理去爱孩子的话,却很容易陷入溺爱之中。

我们常常说溺爱,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毫无节制地满足孩子。

 

一位妈妈有一次求助说,自己读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天天放学后就是玩手游。

家里人不能说,谁一说他就发脾气。

如果把手机抢了,他还会动手跟你推搡,踢门摔凳子。

感觉自己已经管不住他了,内心却总觉得对不起他。

不知道该怎么办?

 

她说也知道不能惯着孩子,可就是觉得自己常年在外边奔波忙碌,在情感上没有关心孩子,陪伴的时间太少,一直以来觉得对不起孩子,就想物质上满足孩子。

 

因为自己忙碌下来,家里条件也好了起来。

就想着去弥补孩子。

 

所以当儿子要手机玩就给他买最好的手机,还有平板电脑。

平时要什么玩具基本就给什么玩具。

买的时候,孩子就跟自己很亲密,有说有笑,又保证不会影响学习,可玩起来就像变了个人,根本听不进任何人的话。

而自己也没有足够多的时间来管孩子。

 

其实就在妈妈觉得对不起孩子,想去弥补的时候,就已经一步步陷入了溺爱的陷阱之中。

父母的弥补心理,很容易攻破那一道理智的防线。

然后就会变得毫无节制地去满足孩子。

 

对孩子的要求一股脑答应,觉得这样能弥补孩子。

给孩子一部手机,却没有引导和监督他们如何去使用,那结果会如何?

 

如果给一个男孩一部手机而没有人管束,90%以上的孩子会拿来玩游戏。

这是天性使然,如果没有规矩,那就会失控。

 

不要太相信孩子的自控能力。

他们在这个爱玩、爱新鲜、易激动的年龄。

经常接触这些刺激的游戏,哪怕是大人,也控制不住,何况孩子。

父母带着补偿心理去爱,也会让孩子在情感上得到过度的爱

 

比如80后的父母,很多人小时候经历过留守的经历,内心渴望跟父母在一起。

所以做了父母之后,就特别在乎自己能不能陪在孩子的身边。

 

而小时候吃过苦的父母,总会想着“不能让孩子再吃苦了。”

还有一些父母,会特别喜欢给孩子送某一类东西。

究其原因竟是自己小时候最匮乏的。

心理学指出: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指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为求得到补偿,很多人在成年之后,会对自己小时候最匮乏的东西产生贪欲,或者将其过分给予孩子。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有这方面的意识。

可以接受自己这类行为。

但是要有意识地去控制,不要过度。

凡事过度了就会有害。

 

对孩子的成长而言,是需要挫折的,也是需要吃苦的,需要去面对被拒绝,需要去接受一些匮乏。

这些也是一种成长的考验。

如果父母毫无节制的满足,只会让他们觉得可以凭借对父母的控制,就能不劳而获,就能满足自己的欲望。

 

如果让孩子形成了这种价值观,只会让他们变成木偶和寄生虫。

这不是爱,而是害孩子。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抚养他的亲人觉得他是“不幸”的,因为无法跟父母一起生活。

于是带着一种愧疚,觉得对不起孩子,就想着尽量去满足孩子的需求。

如果去纵容孩子的行为,这其实只会害了孩子。

 

把孩子当作正常的家庭情形对待,不要特殊化。

在心理上不要带着愧疚,这样孩子的心理反而会更健康一些。

他们也不会觉得自己被区别对待了,也不会觉得自己享有某些特权。

这样能让孩子成长的更好。

父母用“补偿心理”爱孩子,会带来什么结果?


父母的极度补偿心理,也会迫使自己对孩子的高度控制。

因为补偿心理除了自己补偿给孩子外,任其发展,极端情况下也会从孩子的身上获得内心的一种补偿。

 

在各种焦虑和压力下,要求孩子去参加大量的培训班,一定要去报考哪个学校,去学哪个专业。

 

理由是:“我希望给孩子最好的,让孩子将来能过得好。”

可是,这真的只是自己想控制孩子的一个借口。

或者是为了补偿自己内心的匮乏。

 

什么是最好的?你真的知道吗?

 

就因为自己曾经在心理上被打击过或者匮乏过,自卑过。

就要孩子去帮自己弥补,这对孩子是不公的。

 

没有从孩子角度出发考虑,而是从自己的目的考虑。

忽视孩子的实际情况,也不管孩子个体的差异。

让孩子不停地跑,去超越,希望孩子去实现父母的理想。

这样的确能让自己心里有安全感。

可是从来没有去想,这是不是孩子的选择。

 

最后只会让孩子的人生陷入混乱之中。

如果孩子一直为了父母的理想而活着,终有一天,他们会反问自己:“我这一生,到底是为谁而活的?我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