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面对家长管教无能为力,你有什么好建议?| 每周一问

老师,面对家长管教无能为力,你有什么好建议?| 每周一问


尤其在中学阶段,常有家长与老师交流时诉苦,说自己的孩子在家怎样怎样,说什么都不听,自己的管教已经无能为力了,还请老师在学校多帮忙教育。然而很多时候,老师对孩子的认识似乎与家长不在一个频道上,被家长说得一无是处的孩子往往在学校并不是一个“差”学生,甚至还做得不错,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如果家长一直看到的是孩子的不足,而且要求不断加码,孩子的逆反心理自然会越来越严重,最后落得个管理无力的局面。如果能换个角度、改变方法,控制情绪,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或许就不会那么糟糕。这个时候,老师的建议无疑是学生和家长都能够、也是愿意听得进去的。所以,和谐的亲子关系,老师的作用大着呢!


上期的【每周一问】留言,有很多微友老师分享了他们给无力管教家长的合理化建议, 一起看看吧~~


上次问题


老师,面对家长管教无能为力,你有什么好建议?


@江苏省昆山市花桥中学 周春红:以心换心促沟通

心理学的短焦理论认为:“孩子16岁之前的问题基本都是家庭教育问题。”发现问题后,教师可以和家长促膝谈心,委婉地和家长提出初中孩子的特点:情绪会如暴风雨般达到临界值,又会在很短的时间里雨后放晴。劝说家长们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平等地关爱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同时和孩子交流,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提出其需要改变的地方,孩子在感受到父母的改变之后通常也会愿意改变。


@昆山市花桥集善中学 莫崇姣:“你是对的”

收藏家马未都先生说过:保留与孩子沟通的通道是教育的法宝。不管孩子跟你说什么事,一定要先肯定,再分析,坚定地与他站在一边。先肯定“你是对的”,然后具体分析,当分析出这件事他也有错时,他会比较容易听进去。而现实是许多家长一听孩子说完事情,马上炸毛。这样孩子就会与家长形成强烈对抗,关上“门”,再也不想跟家长沟通。

@风行天下:有样学样 

我以为,家长管教无能为力,原因会有:一,孩子一天天在长大,家长还在原地踏步,甚至还在用父辈经验管教孩子,孩子当然不吃这一套,因此,家长可以多读书、听讲座等,学习做一个与时俱进的家长。二,孩子缺乏家长的真正陪伴,家长走不进孩子的世界。建议家长放下应酬,放下手机,有质量地陪伴孩子,让孩子在家长身上找到亦父(母)亦友的感觉。三,家长缺乏人格魅力。建议家长反思自身,培养自己健康有趣的爱好,保持对生活对工作的热情。不要一味地把注意力放于孩子和孩子成绩上。让孩子佩服你,自然,你说的话就有份量了。四,将心比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张华:做一名欣赏者

静待花开,每个孩子都有他的成长期,作为家长,静观孩子的变化,适时教育引导,决不能做“法官”,去判断孩子的对与错,而应该像 “律师”一样,站在“当事人”的立场,认真听取“当事人”的陈述或辩解,想方设法为“当事人”寻找证据,即寻找到教育的切入点,这样才能让孩子获得认同感和信服,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李家湖小学 廖忠钰:建立规则 依规行事
一,家规共制。家长与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并对每条规则作详细地备注,让孩子体会自己做主的责任感。不顾孩子的正常需求,完全由家长制定不切合孩子实际的规则,将注定是失败的。


二,倾听诉求。遵守规则,理所当然。规则破坏,必有理由。很多孩子不听话,实际上是他们遇到了难题,自己不会解决,想出的办法又不被家长理解,只听得到训斥。家长一定要倾听孩子的理由,并给出不破坏规则前提下解决问题的办法。

@江苏省常熟外国语学校 嵇怡: 建立学习型家庭,促进共同成长

有的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远远多于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从而也就导致了孩子对父母教育的反感。所以我推荐家长平时能读一些有助于和孩子沟通方面的书籍,例如《傅雷家书》《孩子你慢慢来》等,一些有助于家长确立良好教育观念的书籍,例如《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父母效能手册》等,建议有条件的家庭每天或每周固定有一段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的时间等。 “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为孩子的成长而改变自己,愿意花时间、愿意学习,形成融洽温馨的学习型家庭氛围,那么我们家长的“管教”也会变得得心应手。


@明月:构建家庭教育心理图谱

首先,做好家校沟通,帮助家长共同助力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寻找背后原因,了解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关键点,找到对症下药的切口;其次,做好学校教育,提高学校教育的辐射面,带动家长的成长,让家长了解更多的教育规律、教育原则、教育方法,可以对孩子的教育做到有的放矢;第三,构建家庭教育心理图谱,了解家庭教育的模式,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方式,成长方式,帮助孩子和家长认识自己,认识彼此,了解自己,了解彼此,面对自己,面对彼此,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中学 蒋金娣:保住孩子的上进心

家长在管教孩子出现无能为力的情况时,首先要静心想一想,孩子不服气的原因,是自己管得太宽激怒了孩子,是自己言语偏着二宝导致大宝的“作”,还是孩子结交的圈子给他壮了胆?其次要主动和老师沟通,把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借助老师的力量慢慢达成。自己和孩子交流时,也要保持克制,用语平缓不激动。最重要是要丢掉面子这个包袱,冷静对待孩子的逆反,做回到家长的位置上,用心经营家庭,让家更像家。一个温馨安宁的家是能守住孩子的心的。总之,真正有智慧的家长不是发号施令的人,而是善于保住孩子上进心的父母。


@江苏省常州市怀德苑小学 谢佩君:方法总比困难多

作为班主任,切忌不能因为家长管教无能为力,产生抱怨情绪。方法总比困难多,作为老班用爱和智慧开展家校工作。首先,作为班主任可以约谈家长,平心静气沟通,给与家长正确的家庭教育指导建议,可以书信交流,可以亲子阅读,可以耐心倾听,增强沟通,增进感情;其次,借助外在力量,利用市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邀请专家讲座或者举办专题沙龙研讨让家长参与进来,懂得正确的教育方法;再次,邀请家长进课堂参与班级活动,拉近彼此距离,走进彼此心里。总之,用心教育,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孩子,家庭教育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梅翔:每一个孩子都很特别

1.共同研究。针对孩子在学校在家不一致表现加以分析,找出根源。2.个案追踪。这类孩子改变有个过程,可以通过家校合作,设定相关小目标,一步步改变再及时评价,形成改变的动力。3.榜样力量。优秀榜样带动孩子,形成我要改变的合适氛围。


@江苏省苏州国际外语学校  陈惠芹:改变,父母做起

家长管教无能为力,源于长期对孩子缺乏尊重与理解,重复指责性的说教只会让孩子厌烦。我常会建议家长改变一下思路,给孩子一点空间。1.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别拿自己家孩子的不足与别人家孩子的优点相比较。2.换一个环境聊天。3.让陪伴变得温暖。让家长无能为力的孩子,往往也最烦家长唠叨。家长不妨按捺住焦急的心,留出空间,安静陪伴。孩子觉得安全舒适了,才会愿意打开心扉。4.做好孩子的榜样。身教大于言传,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家长需常常静思己过,以身作则,教育就不会那么苍白。


@陕西省宝鸡高新第一中学 秦超:家长教育孩子要“心安理得”
学生步入中学阶段以后,一些家长管教孩子时总感觉力不从心,效果不理想。我想,家长教育孩子要做到“心安理得”。


一是“心”中明确目标。作为家长,要避免用“别人家孩子”的标准要求自己的孩子。二是“安”排“亲子交流”。建议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出去走走,培养共同爱好,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来一场与孩子的交流盛宴。三是“理”论结合实际。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作为家长,需要阅读一些家庭教育的理论书籍。四是“得”到长足发展。家长应该将目标放长远一些,只要孩子每天都在取得进步,就要看在眼里并及时给予肯定,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江苏省太仓市沙溪第一中学 陈玲:保持家长对孩子的信心

班主任要注意保持跟家长的联系,同时也是在保持家长对孩子的信心。而这一点也非常重要,一个自信的孩子需要一对自信的父母的滋养。尽管他们并不会去管教孩子,但至少,他们会传递给孩子一个信息:孩子,我们依然爱着你。


@群媛 曾琴:沟通的问题

建议家长去读一读沟通方面的书籍,或是换位思考,我觉得《非暴力沟通》就是一本很值得家长们阅读的书籍!


@江苏省常熟市实验中学 平兰芳:育人育心,智慧打造赋能新场域

在一个又一个充满困惑甚至苦恼的的现实教育问题面前,如何冷静、智慧地探究问题本质是我们开展教育的首项工作。这是一件特别有现实意义,更是一件特别有未来意义的事情。育人要育心,我们在至诚的理解与包容之中不妨构筑起“在一起”的坚定信念,在共生共长之中,遇见更好的亲子关系新格局。在这个不断变化了的世界,我们在智慧地打造家庭赋能新场域、新样态的同时,也终会唤醒、激励孩子向美而生,并成就更好的自己。

 

@大连市甘井子区利民小学 王晓颖:家长尽心智为

我认为在解决家长的无奈时可以分为以下三招。第一招:搭建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平台。引导家长与孩子进行亲子互动,促使家长感同身受地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进行有效沟通,拉近彼此心灵距离,增进感情。第二招: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引导家长掌握育儿经验,科学合理地帮助孩子一起解决出现的问题。第三招:静待花开,理解叛逆期的孩子。叛逆阶段就需要家长的关怀和正确引导,积极沟通,不横加干涉或不闻不问。只有尊重和理解孩子,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大连市甘井子区利民小学 崔鑫:放手孩子学会自理

身为教师又为人母,如何当好家长,与学校通力配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的做法是:首先,抓住家长会的面对面交流机会,让家长与孩子换位思考,互相尊重。第二,利用黑板报、作业本、特色墙等制作图片和视频展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让家长信任孩子,放手孩子学会自理。第三,合理利用班级QQ群,分享《人民教育》等教育平台的专家理论,启发家长尊重孩子,规范家长的言行,更新家庭教育理念。第四,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天然教师,也是监护人,同时是伙伴、朋友和榜样,在学生面前表扬家长,树立家长威信。最后,结合相关学科和班级活动,渗透感恩父母的教育,鼓励家长和孩子亲子互动,奠定情感基础。一句话:像农民种地一样去爱自己的庄稼,全心灌溉,才能静待花开。


@阡陌:为家长助力 

从家长方面来说,首先,对家长表示理解,给以同理心;其次,和家长一起分析孩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索交流解决方法;最后,勉励家长教育孩子不可操之过急。从孩子方面来说,对其多些关注,找准机会,深度交流,正面引导,同时,注意在集体中加强感恩教育。


@梨乡隐士刘磊:冷处理的度

面对孩子的逆反,我们家长朋友可以先暂时进行冷处理,冷处理是给孩子和家长自己时间来思考,来反省,需要注意的是,冷处理不是不处理,要把握好度的问题,不能错失良机。面对孩子的逆反,家长也需要检讨自己的管教方法,不要一味说教,有时更需要设身处地地考虑孩子的处境,感知孩子的学习状态,听其言观其行,探究其所以然。然后则是和孩子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度过难关。


每周幸运微友

上期的【每周一问】,有三名留言微友获得我们赠送的最新一期《人民教育》杂志,分别是@刘庆玲、@莫崇姣、@秦超。恭喜这三位老师,杂志会在近期寄出,请以上老师注意查收!


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我们的话题讨论,下一次幸运微友可能就是您哦!(留言主要讨论文末下一期的问题,语言精练更佳,请留下您的工作单位和姓名,以便小编与您联系噢!)


本周,我们特别邀请徐文强老师给大家带来经验分享:

(徐文强: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第二小学语文教师,曾获昆山市班主任论坛基本功竞赛一等奖,昆山市优秀班主任。)



家长无能为力了这么办



常常会听到家长这样和老师说:“老师,我管不住我家的孩子了,说什么也听不进去。我真的是要放弃了。”或者是:“我实在没办法了,只能请你们老师多管管了,你们老师说的话他才听。”


遗憾的是,我接触过的老师也会抱怨:“这个孩子我管不了,我说什么他都和我对着干!”家长管一个孩子,和老师管几十个孩子比,哪一个吃力?归根结底一句话:不是管不住,而是没有找到正确管理的方法。


“认识”你的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没招了,无能为力了,大部分情况下是家长在拿过去教育孩子的方法,原封不动、依样葫芦画瓢地套用在现在的孩子身上,用不合实际情况的方法去教育不断发展变化的孩子,又怎么可能会成功呢?


在家长眼中,孩子似乎永远都是抱在怀里长不大的儿童,却恰恰忽略了18岁以前是人类身体发育和心理成长最快速的时期。所以,家长首先要构建对孩子的正确认识,通过和孩子定期谈话沟通,与老师密切联系,不断刷新自己对成长中的孩子的客观认知,不同年龄段要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例如随着孩子的长大,当家长命令式的语言失去效用时,就不要继续命令下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反而导致孩子的逆反,不如改为选择式、分享式的语言形式来和孩子沟通,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长平等与尊重的态度,意识到家长眼中是看重自己的意愿,那么双方的交流沟通才会卓有成效。


面对管不住的孩子,家长们千万别泄气!先擦亮自己的双眼,好好地“认识认识”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正处于成长中的哪一阶段,才能对症下药。

 

“做教育”与“说教育”

我很喜欢看电影,尤其是教育类的电影。有一部国外电影虽然名字记不清了,却给我心里打下烙印。内容大致上讲的是青春期的孩子在卫生间偷偷用父亲的剃须刀刮胡子,可惜孩子从来没用过剃须刀,泡沫糊了一脸,皮肤也被刮破渗出了血。


此时,一大早起床、急冲冲洗漱的父亲冒冒失失地推开了卫生间,父子对视了一眼,顿了两秒钟,父亲又退了出来。


奇怪的是父亲没有声张,没有冲上去训斥,也没有说任何指导意见,一切依旧。孩子就这样怀着不安的心绪匆匆吃完了早餐上学去了。


放学后,孩子推开卫生间,惊奇地发现父亲利用孩子上学的这段时间,把单人洗漱池换成了双人洗漱池。此时的父亲正在他那片洗漱池中,面无表情地刮胡子,父亲那悠然顺畅的剃须动作吸引了孩子,孩子看了一眼摆放在自己洗漱池一角的崭新的剃须用品,豁然开朗,一边看着父亲的动作,一边慢慢举起了剃须刀……


看到这儿,我不禁为这位父亲拍案叫绝!这就是家庭教育中“做教育”和“说教育”的区别。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说教往往难以生效,究其原因是说不到点子上。家长到底希望孩子做到何种程度?怎么去做?这些是一两句话说不清楚的。因此我觉得,家长与其唠唠叨叨,嫌东嫌西,不如站出来,亲身演示,做给孩子看。比如想让孩子看书,自己就先放下手机,端端正正地捧一本书看,看一个钟头入味,不吃零食不喝水专注地去看,陪在身边的孩子就明白什么叫真正的看书。


这就如同学校教育中,我接一个班的孩子,头一个月一定是自己来做值日示范,让孩子明白什么叫扫地,扫哪些地,扫到什么程度是干净。而如果我说:“今天小王扫地,把地扫干净!”小王的干净标准会令我满意吗?我深感怀疑。这就是“做教育”比“说教育”来的实在、彻底的地方,它总能给予孩子一个明确的小目标,让孩子的改变来得更有动力。

 

学会“情绪分享”

 在平时的教育中,家长也很喜欢揪住孩子的小问题不放,反复用放大镜去放大错误,否定孩子,这也会让孩子越来越难以接受我们的教育。我常常会注意到当问题发生时,更多时候孩子比我们还要恐慌、还要着急。这就意味着孩子是已经吸取了教训,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孩子再次犯同样错误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经历过摔跤,才会走得更稳。


一次我的一位学生因病昏睡在家,父母都在国外,我急急忙忙赶到他家中,门拍得山响还没人应,情急之下只得报警。警察破门而入后,孩子意识到事态严重,六神无主。

这个时候,如果我选择厉声责骂,斥责他为何不上学,为何不及时打个电话?有用吗?没用。这样未免是事后诸葛亮,而且成年人有时候也未必能考虑周全,又何况是未成年人呢?


孩子既然已经意识到错误了,他自然会吸取教训反省,他自己想到的解决方法又岂是家长硬塞说教能比的?此时对待孩子,拥抱比说教来的有用得多。孩子的心里装的满满当当都是负面的情绪,说教的话语还怎么塞得下?不如帮孩子取出来一些,减轻他的负担,杯子空了才好装水嘛。


这,就是和孩子进行“情绪分享”。


可千万别小看了“情绪分享”,我们可以通过拥抱,感知孩子的痛苦;微笑,享受孩子的快乐;书信,洞察孩子的波澜……一句“看见你哭,妈妈心里也不好受”,能使孩子潸然泪下;一句“别人家的孩子怎么都比你优秀”,能让孩子记恨一辈子。家长以情换情,才能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正如于洁老师所说:立情,师生成长的最高境界。我想改编一下:立情,家庭教育成长的最高境界

 

破解管教无能为力的难题,关键在于家长的改变。孩子的成长不是一个简单的投入与生产的过程,与其总要孩子要记住养育他(她)的不易,不如换位思考,以孩子的视角去了解他们真正需要什么?考得不好,犯了错误,最初他们比谁都紧张,但正是在家长千篇一律又毫无章法的训斥下,在苦口婆心又不科学的说教中,孩子消磨了纠错机能,也不再注意改变。既然无所适从,那就无所畏惧,这样的结果不正是管教无能为力的悲哀吗?


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智慧家长很重要,做一个以身示范、陪伴成长的耐心家长更重要。从舍得为孩子花钱,到舍得为孩子花时间、舍得为孩子学习和改变——你的成长就是孩子的成长!


感谢徐文强老师和参与此次话题的所有老师!期待更多的老师参与到我们【每周一问】的回答中,贡献您的育人智慧,小编在后台等着您哦!


【每周一问】等您来答!下面我们进入今天的话题:


古灵精怪的蛋蛋后(00后)、一零后的孩子可不仅仅会调皮捣蛋,很多时候,您是不是也觉得他们特别地可爱:爱卖萌、有创意、有孝心,也非常能关心人。一句直白的语句让改作业的你哈哈大笑,疲惫一扫而光;一个意想不到的好点子让集体活动独树一帜,让您特有面子;或者不经意间对您的夸奖,送您一个不是很精美,但诚意满满的节日小礼物……


所以,当您心情不好、压力特大、感觉生活无趣时,不如回忆回忆孩子们带给您的美好和温暖吧,说不定,那真能“治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