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幼小衔接那些事儿

谈谈幼小衔接那些事儿

题图:来自网络。

这是一土教育的第116篇文章,来自一土家长学校“小月面对面”系列直播第15期的精华内容整理。

主讲人:一土小月校长;嘉宾:一土学校K班语文老师 Susie ;整理人:阿褚。

前言:本周三(9月6日)晚 21:00,我们将邀请原国际广播电台英文主播、资深同传晓华老师做客“小月面对面”,跟大家谈谈怎么搞定那些英语启蒙常常遇到的烦心事儿。文末扫码进直播间。

从幼儿园到小学,那个曾经肉嘟嘟的小娃娃要成长为背着小书包的小学生,他们要在校园里独立面对一系列与幼儿园不一样的任务和挑战,环境变了,要求高了,压力自然会随之变大。孩子们在想象自己的小学生活时,也难免会紧张害怕,问出:“老师凶不凶”、“我可不可以不上学”这样的问题……所有这一切,恐怕都是一年级家长焦虑的源头。今天,“小月面对面”就来和你聊聊幼小衔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平稳迈好走向独立的这重要一步。

五六岁孩子的特质

这个年龄的孩子,在情感和心理上是颇为复杂的,他们开始进入三、四人小组式沟通的社交敏感期,特别喜欢和别人玩儿,寻找自己的定位,但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又很容易和同龄人起冲突。和父母的交往也是颇为“纠结”的,既喜欢爸爸妈妈,需要肯定,又渴望独立,来感受自己的力量,于是会常常推开父母尝试自己来。而情绪上呢,孩子们的紧张程度比起之前的年龄段是在上升的,更容易敏感,因此对新环境的适应尤其需要时间。

幼升小的孩子会面临什么挑战?

谈谈幼小衔接那些事儿

其实孩子幼升小面对的挑战更多是心理上的调试,跟熟悉的幼儿园和朋友分离,孩子首先需要适应的就是新的环境。

其次,和幼儿园的放松相比,小学对秩序和纪律的要求提高了很多,时间观念也更加严格。这对于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而言,是个并不轻松的转变。

年龄的增长使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会面对不同的问题,这也是需要适应的挑战。

当然,学业上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孩子们面对更高的认知要求,也有了比幼儿园更大的压力。

这些扑面而来的变化,引起了一年级的家长的普遍焦虑,这也的确是值得“烦一会儿”的事儿,如果能够有目标地行动和积极准备,幼小衔接也可以完全“不是事儿”。

家长可以怎么做?

一切行动的前提:放松心态。首先家长要知道,孩子进入小学如果有不适应是非常正常的,我们需要给孩子时间来调整自己,一般而言孩子都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调整,之后就会渐入佳境。

因此对待孩子,家长要理解孩子的紧张,不指责批评,而是用正面的语言鼓励孩子。对待学校的老师,家长要信任,相信学校和老师是有能力和责任心带好孩子的。

如果您的孩子还没有上小学,我们刚好把下面的这些行动分解成小目标,每个时期实现一个目标。如果您的孩子已经上了小学,也别着急,给孩子一段时间,依然要一个目标一个目标慢慢来,静待花开。

仪式感 — 帮助适应环境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孩子对于自己的成长是充满期待和自豪的,所以如果我们在进入小学之前的准备阶段做一些具有仪式感的事情,让孩子把升小学和自己的成长联系起来并充满期待,这是一个很好的消除入学焦虑的方法。

比如,和孩子一起准备学习用具。入学势必需要新书包新文具,家长不要一手包办,自己就把这些都买了,而是带着孩子一起挑选,孩子在这个新奇感中也有了一种主人翁的感觉。

买好文具之后,可以带领孩子在标签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再贴在文具上。一方面这有特别实用的功能,因为小迷糊们可是经常把东西丢的到处都是而且完全忘记哪些是自己的。另一方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可以帮孩子熟悉自己的名字。因为幼儿园一般都称呼孩子小名,在学校则一定会喊孩子的大名。这样的过程会令孩子对上学使用这些文具充满期待,内心拥有一种荣誉感。

在进入小学之前,孩子并不知道小学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他们的小心灵里面充满各种想象,很可能有因为不确定带来的小恐惧和担心。这时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个角色扮演的游戏,家长演老师,孩子演学生,让孩子体验一下在学校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当孩子确切地了解了一天学校生活大概的样子,心里有底就会踏实,这会让孩子提升安全感。

除了角色扮演,家长和孩子还可以用绘画的方式把心目中的学校画出来,用一种美好的心态令孩子对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心生向往。这些行动都会带给孩子一些仪式感,令孩子内心有一种我已经准备好了的放心感。

建立秩序感 — 帮助适应秩序

从幼儿园到小学,对时间观念的要求和纪律上的要求都会发生特别大的变化。因此对于孩子来说,培养好的时间观念、调整规律的作息时间是重中之重。

作为大人,如果我们迟到,心里一定会不舒服。孩子更是如此,他们一方面对于迟到可能有很大的不适感,会尴尬,另一方面,迟到会使孩子在活动上慢半拍,可能一天都调整不好。因此,按时接送对于孩子来说,是建立秩序感特别重要的一步。

但此时,家长通常都会遇到很类似的问题,就是明明规定了九点睡觉,可是孩子偏不睡,再催促就要大哭大闹了。那这个时候,是应该迁就孩子的情绪放他自由呢,还是应该坚守规则,寸步不让?

在一土,这两方面都很重要,情绪要尊重,规则意识也需要建立。平衡这两者的原则是情绪优先,因为当孩子情绪处于对立的状态时,他百分之八十的精力都是用在对抗而非解决问题上,如果忽视孩子的情绪一味强调规则,很可能陷入双方情绪崩溃,规则也无法遵守的恶性循环。

但如果首先理解和接受孩子的情绪,而非指责,多花几分钟倾听一下孩子的想法,并和孩子做一个约定,这样与孩子一起讨论解决方法的沟通方式可能会为我们省下更多时间,同时也令我们的规则得以执行,慢慢变成孩子内生的习惯。

通过理解的倾听,诚恳而非高高在上的沟通,公平地解决冲突,并以尊重的方式分享价值观……我们以往无数经验证明,这样的沟通方法比起简单粗暴的命令高效得多,大人和孩子可以避免拉扯,尽快达成共识。这是因为每个问题背后都有一个情感需求,当需求得到满足,问题也就易于解决了。

举个例子,在一土我们是怎样通过这样的方式和孩子达成共识的。

老师:“孩子们,现在请把手里的玩具归位,因为我们要吃午饭了。”

孩子:“不,我还没玩儿完。”

老师:“哦,你还没玩儿完啊,你还需要多长时间呢?”

孩子:“两分钟吧。”

老师:“哦,你搭的大树真结实啊,好吧,那你再玩儿两分钟,然后就归位吃饭哈。”

两分钟过去了……

老师:“好,两分钟到啦,某某、某某和某某,看看你们谁最快把玩具归位呢,加油加油!”

孩子们高兴地把玩具归位,去洗手吃饭了。

这就是一土的例子,大家看到我们在孩子小时候就特别注意培养他们归位的意识,这就是秩序感的一部分。每个孩子建立秩序感的过程是需要时间累积的,这是一个梳理内在和外在的过程,这个过程会让头脑更清晰,建立外在秩序是为了更好地建立内在秩序。良好的秩序感对孩子未来的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是特别重要的。

倾听并支持孩子 — 帮助人际适应

前面讲过,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本身就处于社交敏感期,遇到一群新的同龄人,冲突是在所难免的。那家长要如何帮助孩子实现社会性的发展呢?

如果孩子和其他孩子发生了冲突。首先,孩子发生冲突是非常正常的,他们需要在冲突中成长自己社交的能力,因此我们首先要持有一个接纳的态度。接下来,家长要观察和倾听孩子,才能找到问题的核心,这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沟通,多问一些问题:“你觉得怎么样呢?你觉得可以怎么做呢?下次可以试试这样做么?”最后,我们要相信孩子可以凭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引导之后,把做决定和尝试的机会还给孩子。

在这个特别容易发生负面情绪的年龄,孩子回家后可能会不高兴。同样的,家长首先要接纳孩子的情绪,而不是责问“你怎么这样这样这样呢?”如果连情绪都不接纳,孩子是不会让家长参与自己的成长的。我们要静下来听听发生了什么事,导致了这样的情绪。

一土特别强调孩子要学会认知自己的情绪状态,继而才能把情绪由负面转化为正面。在这个过程中,倾听、接纳、呼应孩子的情绪很重要,也就够了,并不需要给出解决方法。

孩子们首先要知道,有情绪很正常,发脾气的自己并不是不好的。当孩子自己的情绪被接纳了,才能安心地用同理心的态度去面对其他人的情绪。在一土,一个5岁的孩子可以在老师按捺自己的坏情绪时主动说,老师我不想让你的情绪变成红色的(生气的)。只有一个对自己的情绪有感受的孩子,才能去感知对方的情绪,并尊重和理解对方。这样的成长过程可以让孩子认清情绪和行为的联结关系,才能长大成一个对情绪负责的成年人。

N个法宝 — 帮助学业适应

对一年级的孩子而言,对学校的喜爱远远重要过学业上的成绩。那么在孩子一年级时,家长必须要做的对学业影响很大的事情是什么?

亘古难题:先写作业还是先玩儿?要怎么解决?

孩子的专注力不够,怎么办?

小学阶段如何很好地了解孩子?

对于这些疑问,小月老师和Susie老师都一一奉上妙招,快进入讲座听听看吧。

最后,老师们还送上了幼小衔接的简单物品准备清单。

一土小作业

如果您有幼小衔接的相关困惑,请发在社区动态中,我们来为您解答。

“小月面对面”第16期预告

英语启蒙,每个爸妈都可以

本周三(8月30日)晚21:00,我们将邀请原国际广播电台英文主播、资深同传晓华老师做客“小月面对面”,跟大家谈谈怎么搞定那些英语启蒙常常遇到的烦心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