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特训营–幼小衔接班开始招生啦

融合教育是继“回归主流”教育理念后的特殊教育理论,在于为所有回归主流的孩子提供合适的教育项目。这些项目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同时要符合孩子的能力及需求,让孩子可以更好的步入社会。
旨在“帮助每一个技能不足的儿童融合正常的校园生活”的理念,SGCR中德儿康幼小衔接半天班以解决“课堂生存”及“社交生存”,最后解决“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为目标。
基于ABLLS-R(基本语言和学习技能)评估,针对每个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例行常规能力、社交沟通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学业学习能力上进行系统评估,帮助孩子适应普校,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为什么要上幼小衔接班?
入学前小孩子需要具备的能力
课堂生存能力:如适应小学的常规要求、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接受并且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适应小学的生活自理能力等。
社交生存能力:恰当的社交技巧和社交回应以及自我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等。
什么样的小朋友适合幼小衔接?
不主动参与团体活动或参与程度低
不专心,维持活动常常有困难
容易发脾气,活动转换有困难
已掌握的技能或会回答的问题,也很少表现出来
常规弱,需大量辅助甚至不愿接受他人的帮助
有问题行为,容易发脾气或者过度兴奋,影响自己学习甚至打扰到同伴
社交弱,有一定语言能力,但少用口语与自己老师尤其同伴交流沟通
缺少其他融合技能,如语言表达,生活自理(喝水、用餐、如厕、整理书包)、学业技能等
如何通过幼小衔接达到上小学的标准?
对不同障碍类型要区分对待:
轻度类型:更需注重常规、自理技能
中重度类型:则需重点从常规、自理开始
普通儿童可以做到:能主动跟随、自控能力强、坚持任务达标。
幼小衔接课程设置
幼小衔接班模拟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场景,提供多情景教学机会,促进类化。
但和幼儿园不同的是,每个孩子都有个性化目标,康复师会依照孩子的社交阶梯给相应的提示,并根据家长的期望做重点突破。
幼小衔接班将把3-6个他能力相近的孩子都安排在一起,结合特殊他们的需求,参照幼儿园的流程,设置学业能力、语言表达、生活适应、体能律动、区角活动等干预板块,中间穿插喝水、上厕所、点心时间、休息等活动。
安坐、专注力、课堂常规、集体中的呼名、集体指令、社交等集体核心目标贯穿整个课堂。
-
主要目的:提升儿童小学适应的规则和基础内容的学习。
-
课程内容:课堂学科知识学习+社交能力学习+课堂常规+生活体验
-
招生年龄:5-8岁适龄入学儿童
-
适应对象:入园入校需求、或入园后学习和适应有困难的孩子
-
开班人数:学生3-6人,老师2-3名(包含主课老师和跟踪记录老师)
-
报名流程:客服咨询号微信报名➡登记信息➡预约系统评估➡制定计划目标➡确定上课时间,按时上课➡家长每日沟通反馈,给予家庭干预建议。
1月-2月,具体时间根据小朋友放寒假安排,共20个工作日。



课程背景:“语文启蒙”板块分为四部分:小学生认知、拼音、汉字和和同学。每一部分将以主题的形式进行学习,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为学科适应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