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精华版)
时光如流水,一转眼有些娃娃已经到了幼升小的年龄。于是,妈妈们在一起经常有这样的声音飘过:“上学前要不要给孩子报个学前班?”、“选哪个学校好?”、“好担心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妈妈们各种焦虑和担忧接踵而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幼小衔接都有哪些要注意的问题!
小学是孩子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开始,也是人生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所以家长格外重视,大家关注的最多的问题是“要不要提前学学拼音”、“是不是应该在家里教点加减法”、“该不该报个学前班适应一下”。但就枫叶小学学前班办学经验来讲,幼小衔接阶段,知识的积累固然重要,但习惯的养成是基础。
幼儿阶段习惯养成包括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等,而生活习惯中的作息在众多习惯中是最最重要的,会影响到孩子上学后的很多事情。作息,也就是孩子几点睡觉、几点起床。
在孩子上学后,某些家长慢慢发觉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有些事情总做不到位,比如,孩子磨蹭不爱上学、上课精力不集中、做题经常出错,这些可能是作息习惯没有养成造成的。孩子的睡眠不足、精力跟不上,当然无法精力充沛地完成学业了。枫叶预科的建议是孩子在5岁的时候应该做到晚上七点半到八点洗漱、八点听爸爸妈妈讲睡前故事,八点半到到九点甜美入睡。孩子要改正这个作息时间通常需要21天的时间,特别需要父母坚定而耐心地陪伴孩子来完成。
1、制定详细的作息时间:跟孩子一起制定一个明确而详细的作息时间表,包括洗漱时间、阅读游戏时间、关灯睡觉时间等等。孩子开始可能很难做到,家长要设置几个大的milestone(时间结点),也就是到哪一个阶段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帮孩子建立目标。孩子每天都能比昨天提前一点点就是进步,坚持21天后肯定会有效果。
2、和善而坚定地执行:一旦和孩子制定了作息时间表,就要坚持下去,不论孩子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跟你胡搅蛮缠,都不能妥协。当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可对时间表进行适当调整。
3、安静时间:上床前可以安排一小段时间,让孩子和全家人一起安安静静地看书,做安静游戏。如果父母没有时间,那就让孩子自己玩一个有趣的活动,告诉孩子你有多长时间,可以干什么。注意,不要看让孩子兴奋的电视,玩让孩子兴奋的游戏,不要进行任何刺激的活动。
4、事先告知和提醒:洗漱完毕,可以和爸爸妈妈讲睡前故事,或者做一些不是很激烈的小游戏,但一定要提前告知时间安排,并适时提醒,譬如:“宝贝,还有5分钟就到妈妈讲故事的时间了,你是不是应该收拾玩具,准备上床了?”
5、步骤简洁:不要让孩子整个晚上都在你的床上与你同睡,也不要待在孩子的房间里,等着他睡着;从上床到睡觉的步骤不要多。
6、及时赞赏:孩子在准备上床睡觉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做的好,父母都要给予赞赏。譬如:“昨天晚上,宝贝表现很棒,跟妈妈道完晚安很快就睡着了!”、“宝贝你看,你已经做到了,有些小朋友还做不到,你表现很好。”父母也可以给孩子一些物质性的奖励,譬如孩子期待了很久的玩具等等。
首先,幼小衔接的基础是习惯的养成,之后才是知识的积累。另外,培养孩子在幼小衔接阶段否已经具备了上小学的各种能力,也很重要。这些能力包括生活习惯、作息习惯、自理能力、与人沟通能力等等。还有,孩子的身发育状况对学习也有直接的影响。孩子身体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精细动作发展的好与坏,都会直接影响到今后课堂上的注意力、听说读写能力等等。单腿站、左右手拍球、跳绳等等小测试都可以验证孩子身体发育状况。
枫叶小学幼小衔接班,也就是预科班,学校在幼小衔接过渡上是很有经验,在小学校园大环境下学习,参与小学大型活动,配备小学教师高水平把握孩子幼小衔接各方面能力和知识的积累。教学大纲的重点也都集中在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知识基础的积累上,小学老师让孩子了解小学的生活、给孩子做好心理预知,这些都有助于孩子顺利地过渡。。。。
除了作息,孩子能否独立地洗脸刷牙,能否在睡前准备好自己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学习用具等等这些小小的生活细节都影响着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效率。父母经常抱怨孩子磨磨蹭蹭、自己的事情耍赖不完成、上学总是丢三落四,这些行为都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息息相关。孩子出现了问题,父母首先应该做的不是责备他们,而是应该先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平时是不是很少对孩子放手、是不是孩子一哭闹就妥协、是不是没有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建立生活习惯等等。
上文中已经说过,习惯的养成有一个周期,大约是21天。如果父母了解了这个客观规律,就不要急于想在三五天把问题解决,需要我们耐心和坚持。一个生活习惯的建立,通常要经过“示范–合作–演练–放手”四个步骤。
第一步:示范
拿刷牙来说示范可以分解为下面几步,做的同时给孩子讲解每一步是怎么做的:
1、准备好刷牙杯和牙具;2、打开水龙头接水;3、拧开牙膏盖子,把牙膏挤在牙刷上;4、端着刷牙杯,接着盆,把牙刷放在嘴上刷牙;5、先刷门牙、再刷后面的牙;6、刷完漱口擦嘴,洗净牙具牙杯放回原处。
沟通:对与儿童的新“任务”提前做心理预知,让儿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比如:可以对孩子说:“2岁的小朋友要开始学习刷牙了,我们又要学习一个新本领了”、“很多小朋友不爱刷牙,是因为他们觉得学刷牙很麻烦”、“但也有很多小朋友学会了,并能早早刷牙,预防牙齿坏掉了。”有心理预知的孩子比没有的孩子,更能感觉到被尊重。
提示:幼儿的学习往往从模仿开始,不要习惯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幼儿,而要为孩子第一次面对的“任务”提供示范,并分解步骤解说给孩子,时刻提醒自己,孩子的任何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模仿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
第二步:合作
让孩子部分参与到整个刷牙的流程中来。比如:刷牙训练的时候,让孩子负责第2步开水龙头接满水,或者,第3步把牙膏挤到牙刷上等等。当孩子能胜任这个步骤后,再逐步增加其他步骤
沟通:先肯定孩子的进步,再提出挑战和要求。比如:可以对孩子说:“前段时间,我看到你学习刷牙,观察得很仔细,听的也很认真,我觉得可以让你自己试一下了,你要试试自己来刷牙么?”、“我有一个要求,一步一步来,好吗?”
提示:母/父子之间的“合作”是生活中非常好的亲子活动和“游戏”。“合作”中的所谓“失败”都是孩子成长的痕迹。家长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成长,内心中会更加从容。
第三步:演练
让孩子自己完成全部“任务”,父母只在旁边观察,做轻声的提醒。必要的时候,询问孩子是否需要帮助,如果孩子需要再提供帮助。
沟通技巧:明确说明“任务”的内容和要求。让孩子自己完成“任务”,并约定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问父母或者看父母一眼。千万不要看到孩子做的不对,就急于指正,甚至发脾气埋怨或者横加指责。这对孩子的学习没有任何帮助。即使孩子真的需要帮助,也尽量用简单的词汇提示,比如:“牙膏”、“关水龙头”。
提示:孩子在演练的过程中,是边回忆边操作,不要随意打断他的思考过程。父母的作用是帮助孩子修复整个“任务”的流程,并让孩子没有挫折感。每一次成功完成“任务”后的肯定,都会带给孩子成功的喜悦和自信,并激励他成长。
第四步:放手
让孩子独立完成“任务”,父母不必参与,放手让孩子独立。但为了保证任务的完成,可以最后看一下成果。
沟通技巧:肯定孩子的前段表现,约定以后的生活方式。比如,“你可以自己刷牙了,从今天起,你自己刷牙,刷完了叫妈妈。”、“让妈妈看看你亮晶晶的牙齿。”、“刷好牙洗好脸之后,叫妈妈,妈妈给你讲故事”。
提示:每一次“任务”的独立完成,都是孩子成长进步的阶梯。先完成基本的,就可以逐步完成复杂的。当这个习惯熟练以后,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牙膏要从后往前挤。每次牙膏挤黄豆粒那么大就可以了…等等。
我们在育儿过程中要带着问题去了解自家孩子的状况,以及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成长特点。教育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有在认识了自己孩子成长特点的前提下,再去了解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将会面的困难,才能针对自己的孩子建立有效的学习和成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