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曾昌教授:不要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憎恶的情绪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副教授秦曾昌博士接受了童童的深度访谈。


秦曾昌博士曾任Keep首席科学家、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英国布里斯托(Bristol)大学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方向硕士、博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C Berkeley) 博士后、牛津 (Oxford) 大学与卡内基梅隆大学 (CMU) 访问学者,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跨媒体检索与自然语言理解,是参与我国第一次太空授课的专家团成员,全国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小小科学家、美国英特尔工程大奖赛(Intel ISEF)等各大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的终审评委。


秦教授针对一系列教育热点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观察和见解,第一期内容请点此查看,以下是童程童美为大家带来的第二期内容。


无论学什么

都不能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憎恶的情绪

童童

就您的观察而言,面向大学生或者成年人的编程教育,和面向青少年的编程教育,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秦曾昌:我觉得应该是不能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憎恶的情绪。
成年人学任何东西,都必然有其功利性目的,而且成年人有自我约束力。但对于小朋友而言,学一个东西,承载的是家长给他的一个美好期待,期待他可以走上某一条大家认为可能会更接近成功的道路。
但是当小朋友开始学习某样东西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让他开始憎恶这个东西。比较常见的是,一些小朋友曾经因为不当的教育方法,比较憎恶数学。所以,如果要教小朋友数学,它不是只是数学本身的问题,更是心理问题:如何让他们不再恐惧和憎恶数学。
小朋友在学之前,会受影响很多因素影响,学科本身的因素只是其中之一,我们要尽量去减少这些不良影响,让他们无论学什么,都不要有坏的情绪。
如何才能让孩子喜欢上所学的东西?


主要有两点:一是看教了什么,二是看是谁教的。
①教了什么:能让孩子觉得学习这件事情很神秘,很有意思,很好玩,能让他从内心深处更喜爱这个东西。


②是谁教的:老师是很重要的一环,一个很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孩子才更喜欢。老师能够吸引孩子,并在他的带领下,能学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甚至有些时候都不是学东西,单纯就是喜欢这个老师。


对成年人来说,他在学习的时候可以不喜欢老师也不喜欢自己学的东西,但他还可以继续学习,因为他要考证、要毕业、要工作。但对孩子来说,他就会开始憎恶,开始讨厌自己学的东西,或者在心理上产生抵触。

童童

您会让自己的孩子学编程吗?

秦曾昌:我家现在这么小的孩子,现在还没到开始学的程度。我也给她买了小机器人,但非常明显她现在不太感兴趣,她喜欢跳舞、画画,有非常鲜明的女孩特点。但是,等到我觉得编程她的年纪符合该学的的时候,我会引导她一点点学的。


不过主要还是要看她的感觉,比如说学跳舞的时候,我们也带她去体验了一下,问她自己要不要学,喜不喜欢这个老师。她如果自己同意的事,那我们就可以去支持,但如果说她自己觉得完全不用,那我们也不勉强、不强迫她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尤其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举个例子,我们家孩子也要开始写作业了,我太太陪她写作业,有的时候我就发现我太太说话的音调突然就会提高。我就给她叫过来,告诉她你音量再高,孩子以后就会永远憎恶写作业这件事。然后,我太太听取了我的建议,孩子最后也把作业也写了,现在也不排斥写作业。


计算思维之外

编程学习还能培养自信心和平常心


童童
您是觉得对小孩子来说,学习编程这件事情还是存在一定的紧迫性的?

秦曾昌:主要看年纪,但我觉得对编程的学习是一定需要的。至少对我们家来说,一定是的。


我认为编程对她的思维能力锻炼,能够起到一定的影响。我们会发现,搞编程就是需要一步一步的运行,想清楚每一步要做什么,计算思维需要特别的清晰,而且不能出错,因为出错就运行不了。


孩子在未来要学会怎么和机器沟通,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所以我会觉得这个事情非常重要。我现在也已经开始尝试给她讲,不过她还太小,是还只会做加法不会做减法的阶段,所以我暂时也没着急,不过编程在未来肯定是要她去学的。

童童

除了提升计算思维外,您觉得学编程还有什么帮助?

秦曾昌:

对自信心和平常心的培养。



还是我强调的,学了某一个东西,我们可以不指望他能学得多么高深,但我想看到的是他通过学这个培养了自信,并且不能厌恶自己学的东西。






当他通过学这个东西在小朋友中间产生了一些自信的感觉,他就会越来越喜欢,这一点我是有切身体会的。

比如说,我在小时候去学数学,当我发现我比别人会的多一些的时候,我就觉得我应该会的更多我才会开心。而我体育不好,那我就会尽量避免或者少去上体育课。


比如说一些文艺表演的机会,像我这种羞涩的人就会躲得远远的,但有的孩子就会喜欢在舞台上秀,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


小的时候,这些都是困扰,长大了之后,我们才会很自信地接受这些。所以我觉得如果能在小时候就接受这些,对孩子的成长会非常好。



在美国长大的孩子就普遍会很自信,我们能看到松弛感,比如谷爱凌在奥运会比赛之前还去吃韭菜盒子,吃完韭菜盒子再去参加比赛。我觉得这是一个人特别重要的素质,我们能感到她所展现出来的是:一,我很自信,我觉得我没问题;二,我就算失误了我也洒脱,没拿金牌又如何?




这种能力看似简单,但其实是很强大的。生活的一点小破事,我不关心,成功了我也不会觉得是多么大的荣耀,失败了我也不觉得从此就抬不起头来了。这需要一个特别强大的内心,这种自信的培养还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通过学编程,通过参加各种挑战活动,前往各种盛大的场合,准备各种活动内容,孩子见得多了,一方面可以培养自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平常心。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