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孩子不听管教怎么办?
我女儿玛雅的朋友萨拉告诉她,她不能参加玛雅的生日聚会了,因为她对父母做出了无礼行为,所以受到了惩罚。
玛雅当时惊呼:“那我的派对怎么办?”后来,她问我:“妈妈,你会不会这样对我?”
我回答:“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没有意义。”
“我非常同情萨拉,”玛雅补充道,“她的妈妈太刻薄了。”
玛雅的想法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孩子能够看出父母在与其互动时的随心所欲。事实是,很多家长确实对孩子刻薄,但他们并不承认这一点,反而美其名曰“教给孩子守规矩”。
玛雅问我,如果她和萨拉一样对我无礼,我会如何反应。
“我们会谈谈这件事,当时就解决你的问题。”我说。
玛雅说:“就像那天我因为生你的气把卧室门使劲关上那一次吗?我们讨论了这个问题,我还在日记里写了这件事。”
“没错。”我说。
无礼并非一种“恶”。当孩子表现得无礼时,如果把他们当成坏孩子看待,就会忽视真正的问题。孩子需要知道,无礼并不是一种有效的表达方式,不会让他们得到想要的东西。当孩子对你无礼时,与其反唇相讥或者惩罚他们,倒不如超然于他们的无礼,让孩子明白,这样的行为不会得到任何回应,也无法达到他们的目的。
如果我们不把粗鲁无礼视为道德问题,而是客观对待它,就能教会孩子客观。孩子就会意识到,应该礼貌地提出要求,互相尊重对人际关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设定界限是必要的。就我们对彼此的影响而言,界限定义了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而很多成年人的不当行为都属于界限违规。出于这个原因,为了实现有效的养育,让孩子学习适当的界限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说明该过程,不妨以“清洁”为例。
为了表示对他人的尊重,更为了自尊,我们需要保持身体的清洁,使自己的外表和气味不对他人构成冒犯。这意味着,即使一个孩子声嘶力竭地哭叫着不愿洗澡,家长也需要让他知道,洗澡与否不是一个可以商量的问题。只有先洗澡,孩子才能去做别的,为了不洗澡而进行抗争是没有必要的。
对清洁的需要和对礼貌的需要没有根本的不同。如果一个孩子在粗鲁无礼方面违反了我们设定的界限,他就需要承担边界违规的后果。自然后果是什么呢?根据不同的情况,可能是父母走开,超然于违反行为之外。此举设定了一个明确的界限:无礼的行为将是不能容忍的。
以共情的方式设定界限,具有任何惩罚都实现不了的教育价值。在设定的过程中,既保持一致性,又秉持爱的原则是关键。当孩子愤怒地提出抗议时,创造和保持这样的界限都需要毅力,父母需要包容子女的情绪反应。
尽管孩子对我们的行为是不恰当的,但这是他们表达需要的方式:与我交流,包容我。遗憾的是,实际情况往往不如孩子所愿。当父母的界限被跨越,我们又会反过来侵入孩子的边界;他们打我们,所以我们打他们;他们对我们粗鲁,我们大声呵责和羞辱他们……这种针锋相对的反应,破坏了亲子关系。
当孩子表现出不礼貌的行为,我们需要给他们时间冷静下来,然后确定他们是否处于足够平静的状态,可以与我们讨论问题。父母可以选择主动走开,让孩子体验失去父母情谊的后果,直到他们能够以礼貌的方式与父母沟通为止。一旦孩子准备好恢复丢失的情谊,我们就可以和他们谈谈,为什么粗鲁无礼不是一种建设性的沟通方式。
当我们的孩子表现得非常粗鲁无礼,比如踢打撕咬,原因可能有两个:要么是孩子与我们缺乏联结并对此表示愤怒;要么是父母没能设定足够的界限,使孩子感到可以自由侵犯父母的人格。
联结和尊重彼此的界限是人际关系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它们相辅相成,互为基础。孩子们必须学习如何紧密联结,同时尊重他人的界限;还有,当自己的边界受到侵犯时,如何恰当地应对。
让我来解释一下当我说孩子必须“学习”时的意思。
每当说出“学习”这个词,出于说教的目的,我们喜欢重读。实际上,孩子们学习,不是因为我们“告诉”他们要学习,而是取决于我们与他们的关系,这就是“处置”和“相处”的区别。
实际上,孩子们学习,不是因为我们“告诉”他们要学习,而是取决于我们与他们的关系,这就是“处置”和“相处”的区别。
父母的首要任务是与孩子建立联结。如果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十分牢固,他们就能够轻松自信地让孩子暴露在其行为的后果之中。如果没有这种联结,家长可能会充满焦虑和内疚——这两种情感会扰乱孩子自然学习的过程。做出踢打撕咬举动的孩子,他们非常想与父母建立联结,在实现这个目标之前,他们是不会理解“界限”的含义的。
如果一个年纪较大的孩子表现得非常粗鲁,家长可以说:“很明显,我们现在无法讨论这个问题,所以我要让你独自待一会儿。当我们足够放松,愿意平和地讨论这件事的时候,再接着谈。”这不涉及任何羞辱或责备,只有因果。但是,如果家长用惩罚性的语气说出这些话,它们将失去效力,甚至适得其反。此时,父母的语言必须客观,不含情绪色彩,否则孩子会敏感地听出来,进而怨恨父母,并且很高兴父母能够离开,而不是想恢复亲子间的交流。
当需要自己走开的时候,父母往往会担心这样做是对孩子的放弃。然而,如果能够冷静地走开,丝毫不被动,就能够对孩子形成强大的吸引力。所谓“吸引力”,是指我们的冷静所表现出的一种极大的存在感——存在感是极大的诱惑,它最能抓住人的注意力。当我们走开时,孩子不仅不会觉得被抛弃,反而感受到我们存在的缺失,迫切希望将其还原。
要做到这一点,父母需要用心,不能在感情上与孩子有任何的疏远。而走开的行动不能表现出情绪化的迹象,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演变成自然的后果。当父母走开,又对孩子保留了完整的开放性的时候,孩子就会怀念父母的存在。
我们可以随意运用的最有力的工具,是我们个人的存在。当孩子体会到我们存在的力量的时候,就会注意聆听我们的意见。然而,我们与他们的互动却总是基于旧习惯而非存在。对孩子而言,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存在于他们面前。我们只会说一些话或做一些事来让他们守规矩。在这种内在矛盾中,我们的言行流于表面,潜意识里却知道,这正是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所以,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存在来让孩子知道我们是认真的。
重要的是要明白,界限不是由单纯的言辞建立起来的,它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基础,比如我们如何支撑自己,我们如何对待自己,我们常常与谁相伴,我们对何事的重视远远超过了对孩子尊重我们的坚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