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二年级小学生理解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理儿”?

怎么让二年级小学生理解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理儿”?
01
混合运算顺序的教学是基于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意义以及运算顺序。教学情境图的设计具有明显的次序性,指明故事发展顺序,即运算顺序,所以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侧重点在于通过对情境图的理解去运算顺序。

但是,当反过来用混合运算这一工具解决问题时,难度便直线增加,难点有二:1、分析题意时须梳理出已知条件之间以及已知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对学生的挑战很大;2、实现由一步解决问题到运用两步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跨越,无形中又增加了难度。
因此,关于混合运算的解决问题第一课时应着重于让学生读懂题意,梳理出三个已知条件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有效串联已知条件,进而解决问题,难点也正在于此!
值得注意的是,两个已知条件只有一种连结关系,而三个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则多达六种,任意一对关系的错置都将使解决问题化为泡影,这一部分考察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所以,说难是真的难,说不难也不难,因为这里是体现的是学生的“内功”!
基于目前线上教学的现实,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该如何落实呢?又如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特别是,如何让程度好的孩子更上一层楼,程度弱的孩子踮踮脚够得着,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02
于是乎,我设计了如下学习单,努力将课堂里亟需的“静”通过预习活动高效展开。
先由二上“乘加、乘减”类型的解决问题导入,一来热身,二来更是完善这节课的标题,因为这本身也是一种混合运算。有心的孩子在解决这一部分问题时会用多种方法解决,正是一种全面的复习巩固。

第二部分着眼于例题解读,先让学生找出三个已知条件,并分别写出来,这一环节十分重要,很多孩子分析不出来题意也往往在于对这一环节的忽视,使其并未真正读懂教材。其实,对于教学情境图中信息的解读并非易事,甚至可以说是险象环生,如下图所示,学生的解读完整吗?

以上呈现内容中,看起来学生都分析出题意了,但差别在于下图中的学生意识到了非文字性数学信息,他从图片中提取到了“4个人”这一必要数学信息。更会学习的孩子会呈现如下学习单:

这个孩子为了避免梳理信息时有所遗漏,把每一条信息的来源都标了出来,这也是在进行解决问题教学时可采用的一种方法,而这一智慧来自于学生。


03

提取已知信息后的重头戏是分析三个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这里给学生了一个开放性的表现形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当然,这里也是最暴露学生已有知识积累程度的地方。当放手给学生时,便会产生神奇的化学反应,据此我们可以分析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而推断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

在解决问题时,遇到了以下两种值得深思的情形。

           

           

图1说明学生对独立的已知条件理解到位,但是未意识到三个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图2学生对已知条件的表达更多一些,但表示出的已知条件之间依然是独立的,未意识到整体(48米的彩带)与部分(4人,每人做一朵花,每朵花用2米彩带)之间的包含关系。对于已知条件分析的不到位,致使以上两种情形均未标注出这道题的问题,大概是真的“无从下手”吧!这也再次验证了混合运算应用题的难度之高。

对于以上问题,对全体学生进行普适化地点拨:你画出的图和例题表达的意思应该完全一致,通过你画的图就可以完整地把例题复述出来,当你无法完整讲解出来时,你画的图便是不完整的,因此画图时需表示出三个已知条件以及问题(包括它们之间的关系),缺失任何一部分,通过读图都无法理解题意。

点拨之后,学生的“作品”如下所示:

学生的表达方式还有很多,大部分学生采用“线段图”的方法,一位学生用集合图的方法(教材用的就是集合图的方法,但根据学生表现,我认为线段图学生理解起来效果更好),最后一位学生则是用更为详尽的方法表达出了分的过程和分的结果。所以,老师们,不要总是规范画法啦,画得能解决问题就成,还有什么比学生经历独立思考的过程更重要呢~

最后的提问环节,有一个问题令我印象深刻,值得深思。问题:下图中右侧的小组,平均每人折了几只小船?


学生为什么对每人平均这几只那么耿耿于怀呢?原因一:上个单元刚学了有余数除法,学生对于平均分以及余数已有很深的认知;原因二:左侧小组是任务量平均分的——每人折3只小船,但转眼看右侧小组时,思维定势导致咋看都不对劲儿,4人折18只小船到底咋操作呢?

学生的问题很可爱,也与解决问题无关,能想到这里说明学生已经具备善于发现和追问的能力了,这里只缺一点点提示,老师可以这样跟学生沟通:我知道你在纠结平均分的问题,再审审题,人家说“平均”折纸船了么?学生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是小组合作,只要折够数量就行,具体咋分配不是我需要考虑滴~

学生越纠结,说明他的思考越深入,只待一次敲在脑门上刚刚好的点拨~


 

“全景式数学教育”简称PPME【Panoramic全景,People-oriented以人为本的,Mathematics数学,Education教育】旨在建设以“人”为目的,指向全人的数学教育。它是特级教师张宏伟带领优秀教师和教研员团队,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国家《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和课程标准,基于国家教材独创的一种小学数学教育的理念和方式。全景式数学教育以世界数学历史文化为基,对部分课程内容进行了大模块跨域整合,编织了高效落实课标要求和国家教材的系列助学套餐,创新和完善了数学教、学方式。全景式数学教育力图让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更为丰富、全面和完整,给孩子奠基更多、更全的浪漫体验,开阔孩子的数学视野,广博孩子的数学智力背景,活跃孩子的数学思维,丰沛孩子的数学情感,让小学生能更完整、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和思考数学本身,以及他所处的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