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活动】优化学习方式 提升科学素养 ——2022年张家港市科学名师课堂展示活动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在这深秋意犹未尽,初冬乍暖还寒的时节里,带着期待和热情,张家港市科学老师们走进暨阳小学南校区,聆听“学在港城·致敬课堂”第二十四届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之科学名师课堂。
课堂展示

张家港市学科带头人薛梦老师
执教《弹簧测力计》

薛老师的《弹簧测力计》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课前活动,她带领学生玩一玩“弹簧组件”,引导孩子们发现弹簧的性质、为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做好前期铺垫。教学中,她通过“比较谁轻谁重”、“比较重力的实际差”两个驱动问题,引导孩子们自主积极地建构对弹簧测力计的深入认识。课堂中,学生围绕“怎么办”、“为什么”开启由浅入深的探究活动,在自主建构的过程中获得对弹簧测力计这个工具原理、结构、功能的深入理解,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体会到了一个工具产生和完善的过程。
张家港市学科带头人余炳华老师
执教《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余老师的《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课上,余老师通过学习任务单驱动教学,组织学生基于有效观察、记录,自主建构对“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深入认识;通过组建牙齿模型,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先前的知识经验,将学习的思维过程、对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的内化过程表达出来。最后,通过分角色扮演模拟活动,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进一步深入思考,最终获得“各器官之间协同合作”的认识,激发学生健康生活的意识。
点评总结

课堂展示后,苏州市学科带头人陈喜燕老师针对两课教学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陈老师结合两节课堂教学的精彩展示,提出科学课要“优化学习方式 提升科学素养”。科学课上可以引入学习任务单,围绕“学生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架。同时,她也倡导科学老师们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变革学习方式,为学生架设建模的实践场,在模型建构活动中,促进学生观察或实验,将头脑中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实现对核心概念的深层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