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对英语学习方法
写在前面的话
本文是我的一位老友几年前写的关于英语/外语学习的文章,我觉得写的很好,刚好借我最近更新公众号的缘故,分享出来,供有心人参考。顺谢老友酥酥和肉总,怀念当年微信群中激情满满的畅谈时光,愿老友们健康遂愿。
下为原文,因排版需要,略有轻微调整变动,但不改原意。
最近币圈大佬肉扎墩肉总推荐了一本书叫《找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虽然书名是说学英语,但是其实适合任何外语的学习,作者是漏屋。我花了几天时间看完了这本书,回忆了自己外语学习当中的经历,比较认可书中所阐述的观点以及外语学习的逻辑,写些思考与大家分享一下,也算是一个学习总结。(编者注:编者与本段所提书名作者无利益关系)
一、语言是一种声音信号
首先我们先建立一个大前提,语言是先于文字出现的,并且直到现在都仍然有一些语言是没有文字的,比如苗族语言或者一些非洲部落语言。所以语言其实是一种声音信号,而不是一种视觉信号。牢记这个事实,我们开始下面的分析。
二、我们目前的学习方法为什么是错的?
简单地说:因为我们接受的声音信号刺激太少,无法与具体对象形成联结,从而无法建立强壮的神经网络。
目前在中、日、韩三国比较流行的学习方法叫“语法翻译法(Gramma Translation Method)”,这种教学法起源于拉丁语的学习,流行于16-17世纪的欧洲,其主要目的是阅读和翻译用拉丁语著成的技术性文章和书籍,并不是用于沟通和交流,因此并不注重口语以及听力的练习。而随着拉丁语的使用率下降,更加没有人会用其来进行日常交流,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学习拉丁语的人只会阅读和写作,却并不会听和说。
我们一直觉得我们自己学的是哑巴外语,这正是因为我们的教学方法本身的目的就只是哑巴外语,会阅读和写作就可以了,至于听和说,那并不是“语法翻译法”这种教学方法所注重的。因此,如果我们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与外国人进行对话和交流,很明显这种方法是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的。
在运用这种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我们接受到的声音信号是极少的,我们从一开始就直接接触到视觉信号,这会导致的问题就是当我们听到某个单词或句子的声音信号的时候,我们其实根本不知道这种声音信号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就像一个聋子一样。所谓十聋九啞,听不到或者听不懂,自然也就不会说。哑巴外语,名符其实。
三、我们是怎么教婴儿识别声音信号从而让其获得语言能力的?
婴儿们从来没有自己主动去“学习(study)”过语言,他们的语言能力都是被动地“获得(acquired)”的。为什么这么说?大家回想一下,大人们在和婴儿们沟通的时候都是极其有耐心的。比如说我们会拿一个玩具车对婴儿说:“这个是车车。”、“我是爸爸,她是妈妈。”以及其他的一些类似的语句,还会边抱起婴儿边说“爸爸抱抱”等这种与具体的动作相结合的短句。这个时候的婴儿,尽管还不会说话,但是他们已经开始将具体的实物与声音信号配对联结,大脑中的不同区域的神经网络也开始激活,这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婴儿并不需要付出过多的努力。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智识水平的提高,小孩儿们便可以慢慢地开始理解更加抽象的对象,语言能力也随之增长。
我在其他地方也看到过类似的一句话就是“语言学习就是一个配对(pairing)的过程”,现在回忆起来,与本书中的观点不谋而合。所以在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我们需要不断地将现实世界的具体对象与该语言的声音信号进行配对,激活大脑的神经网络,听得越多,这种网络联结得越紧密,那么我们识别和使用该语言能力也就越强。这种方式对于成年人以及小孩应该是都适用的。
四、背单词和学语法有没有用?
背单词是一种带有强烈的语法翻译法色彩的学习行为,不能说完全没有用,只能是一个事倍功半的行为。
要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要说一下人类的三种长期记忆:
1.陈述型记忆(Descriptive Memory):存储描述性的知识信息,比如说我们在学生时代所学的所有知识,注意,是所有知识,包括外语。这类记忆的特点是在一段时间不使用之后我们便会将其删除,比如说谁还记得高中三角函数倍数公式?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国内学生的知识巅峰停留在高考那个时间点上,只要过了那个时间点,不好意思,整段垮掉。
2.程序型记忆(Procedural Memory):存储学会做某事的“能力”,比如骑单车、开汽车、游泳、说母语。这种记忆的特点的一旦学会了,便基本不会忘记。即使是长年生活在外国的人,回国的时候可能母语稍微不太流利,但是只要呆一段时间,说母语依然会和本国人一样还是唰唰地。
3.经历型记忆(Episodic Memory):存储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和经历,这种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了,比如我6月看了墨西哥1:0战胜德国的比赛。
所以很明显,强行背外语单词,只是将单词存储在陈述型记忆当中,此时语言还根本没有内化成我们的能力,只要长时间不用,一定会忘记。很多人就是在不断地背单词过程当中荒废了青春,依然还没有背完字母B。
至于语法,这同样是也属于内化的能力,强行记忆是没有用的。各位想想我们说母语的时候有想过语法吗?语法基本上可以说是老学究们刷存在感的工具了。比如说朗文1995年版的《实用英语语法》有1800页,重3千克,别说看了,拿来健身可能是个更好的选择。
五、沉默期(Silent Period)与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
那么还是以婴儿获得语言能力为例子,我们来推断一下成年人学习外语的正确逻辑应该是怎么样的。
普遍来说,婴儿要清晰地说出一个词语,可能是在12个月至17个月左右这段时间,那他们还没开口的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其实这段时间就是沉默期(Silent Period)。他们在这段时间虽然没有开口,但是通过听大人们和他们讲话,告诉他们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大脑神经网络实际上已经在不断地生长发育,建立各种联结,然后“咣”的一下,宝宝们突然会叫“爸爸”啦!
在婴儿的沉默期的时候,大人们对他们说的话,其实就是在给他们不断地增加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如果大人们光说一个“妈妈”,婴儿最开始根本不会知道是啥,但是如果每次说“妈妈”的时候,都有一个人在他面前,慢慢地他就会将“妈妈”与这个人对应起来。这样“妈妈”就成了一个语素(Morpheme)。随着语素的数量和难度不断增长,婴儿们的可理解输入也不断增长,语言能力也得以不断加强。
而目前我们成年人在“学习”语言的过程当中,使用的是上文所说的语法翻译法,由于缺少声音信号的刺激,缺少可理解输入,即使我们能够阅读和书写,但是到了国外还是会一脸懵逼,因为你根本就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即使有所谓的英语环境,但是老外们的语速和用词,对于普通水平的人来说,根本不是可理解输入,而是无效输入(Invalid Input),所以很多留学生即使在国外呆了那么多年,英语水平依然不行。
六、更优的学习策略
那么现在我们可以尝试使用婴儿获得语言的过程来优化我们的学习语言的过程,结合我自己的经验,我认为在学习一门新外语的时候可以分为以下步骤来进行:
1.先学音标。我是四年级开始学英语的,当时我记得很清楚最开始学的就是音标,这对我后面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但是我听说现在的学校很多已经不教国际音标了。由于我们是在学习一门外语,不像婴儿一样拥有很有耐心的家长,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读音规则,否则你在后期根本不知道什么一个单词应该读什么音。
2.安静的沉默期。在这段时间里,不需要使用母语,要去寻找大量的学习资料(最好是有声音和图像配对的教学视频,例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6Doah7u9AA) 这种),从最简单、最具体的语素开始学习。接受声音刺激,与对象形成联结。先学名词,再学动词,不断巩固,不断强化,直到一听到声音大脑就自然地能联想到相应的对象。这段时间可能要持续6个月到12个月左右的时间,此间千万不要去瞎开口说话,也不要去学习语法。
3.缓慢的提高期。在第2阶段完成之后,可能一句话能听懂一些主干的词语了,这时我们的目标是能够理解整句话。此时我们成年人相比起婴儿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我们可以比婴儿更有目的性地去加强这些声音信号的刺激,从而建立起大脑联结。可理解性输入的难度和数量在这个时间段内应该稳步增加,从而能够使我们自然而然地将句子的语法内化。慢慢地可以经过思考之后开口说话了。这段时间估计也需要6个月到12个月的时间。
4.努力的增长期。这个阶段就开始需要背单词了,还要增加阅读量,与真正的外国人进行大量的交流。我相信慢慢地语言能力就会越来越强了。
七、总结
总之,对于婴儿来说,语言是自然而然地获得的,但是对于成年人来说,由于环境不同,想要像婴儿那样去获得语言已经不现实了。但是即使是学习,也有策略的优劣之分。我想,所谓说某人有语言天赋,大概就是其大脑神经联结的建立速度比普通人更快更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