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语文最强小学生来自哪些学校?来看他们的秘诀!这些学霸考题你能拿几分?
“凹凸”的“凸”一共有几笔?
歇后语“茶壶里煮饺子”的后一句是?
领、颔、颌这三个字,哪个字有“脖子”之意?
他们来自全市语文能力最强的16所小学,他们经历了“汉字小达人”第一轮、第二轮的层层筛选,过关斩将才能来到市级比拼现场。看拼音写成语、圈画并改正错别字、词语溯源……这些源自平日课本教材、难度略深的题目,在这群“汉字小达人”眼中“一点儿都不难”,他们在现场的表现被评委老师赞为“惊艳”。
常规答题后的抢答环节,不但考察小选手的知识储备,还要求他们踩准抢答器节奏,对小选手的心理素质也是极强的考验。毫不怯场的他们沉着应对,最终根据四轮比拼的总成绩,有6所学校获得了团体金奖,10所学校获得了团体银奖。
为什么他们能够从全市小学生中脱颖而出?他们学习语文的秘诀在哪里?赛后,上海升学采访了本次团队金奖中的获得最高分的阳浦小学暖阳小队,队员们分享了他们的好方法。
语文是王冠灵同学最喜欢的学科。从2岁半起,她就在爸爸的指导下学会背诵第一首古诗,妈妈也常常给她讲古诗里的小故事。一开始,她背诵《登金陵凤凰台》的时候怎么也背不出,妈妈就为她描画了诗歌的场景,在妈妈的讲解下,王冠灵仿佛身临其境,不一会儿功夫就背出了诗歌;后来即便是没有妈妈的指导,她也养成了习惯,经常用这种“以景入诗”的方式背诵古诗,常常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王冠灵平时喜欢看历史书籍,在学校里借阅《诗经》,借着注释进行阅读。“原先背诵唐宋的诗词较多,现在我在看明清的,读背的时候对不认识的字词作标注,循序渐进地学习。”
邓千翊从小打下了坚实的古诗功底,他形容自己的语文成绩“一般”,作文并不十分擅长,却对古诗文情有独钟。“多读多背,熟能生巧”便是他的秘诀。马上面临小升初的他,也在各门学科上积极探索。
写得一手好字的程泓语,在笔记本上端端正正地写下自己的名字。赛后还有些兴奋的他,把自己的表现形容为“一点都不紧张”。
说起语文学习方法,他说“有三个秘诀,那就是多读多背多练笔”。关于“多读”,程泓语说有一阵子他养成了晨读的习惯,会读一些语文课本;“多背”,晚上回家和爸爸一起温习小学课标要求背诵的故事;“多练”就是每天写一篇日记,这个习惯他从2年级起开始坚持,常常把生活中的小素材写下来,等到写作文的时候“下笔如有神”。
阳浦小学德育教师张老师说,学校注重学生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本学期在迎新年时,各班级组织学科开放性活动,专门以古诗词为主题,同学们玩转飞花令、填词等游戏,很是热闹。除了课堂教学,学校还通过实践活动让阅读渗透每个学生的心田,日常诵读、到“给养屋”上阅读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字词、古诗,不但能做到识记,对其丰富写作内容等方面也颇有益处。
说到阅读,阳浦小学暖阳小队的队员们有点兴奋,“今年我们的图书馆翻新了,以前借不到《诗经》,现在还能借到注释版呢,书的品类也丰富了不少。”
让孩子们从小喜欢汉字,《中文自修》调查中心发起的一项调查,展现了几个有意思的数字:
在如今人人手机不离手的时代,依然有超半数的人认为手写和键盘输入一样重要;
80后父母对孩子的写字问题很关注,有91.94%的家长给孩子报过书法兴趣班;
有37.6%的小学生表示“只会说一点儿上海话”。15.2%的小学生“不会说上海话”。
“美丽汉字小达人”活动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协调处、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担任指导单位,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中文自修》编辑部、《新闻晨报》共同举办,现场同时启动了第六届“美丽汉字”征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