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刊】“幼小衔接 从小班起步”——衙口中心幼儿园小一班家长经验分享
生活兮教育,淳朴兮孩子。理想的幼小衔接应贯穿于整个学前教育,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从小班开始就逐步培养幼儿健康的体魄、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建立以小班为起点的长程幼小衔接,帮助幼儿做好身心各方面的准备,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快来看看小一班家长的精彩分享吧!
幼小接力,科学衔接
小一班 施得霖家长(施佳欣)
每年春季开学,传说中的“幼升小”来了,大班的家长、老师和孩子都忙乎起“幼小衔接”这件事。提起幼小衔接,许多家长可能想到的是学前班里对拼音算数的教学。所谓的幼小衔接,并不只是知识的学习与储备,更多的是学习能力、品质、习惯的养成与培养。而很多学习能力以及习惯都是在幼儿园阶段养成的,实际上幼小衔接,从小班就开始了。那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为孩子将来更好地适应小学呢?
一、生活自理能力
部分初入小学的孩子可能会出现渴了不主动喝水,不注意自我的卫生,不会自己绑鞋带、收拾文具等,总体上是缺乏自理的能力,那么就很难适应小学的生活。
说起幼儿园时期,很多家长会说“就是玩”。其实,幼儿园时期除了玩家长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包办代替。当孩子拥有良好的自理能力时,对他的学习、适应小学生活有很大帮助。
二、个人意识
⒈任务意识
小学生活很多时候孩子需要承担很多“任务”。那家长应如何帮助他们呢?一是可以引导孩子运用记事本记录当日或者近几日的重要的事件,做好任务规划;二是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合作制定一些家庭内部的小任务,带领孩子“打怪升级”,比如一起来做“家庭卫生员”。
⒉规则意识
良好的规则意识是孩子进入群体必须具备的。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孩子从小玩手机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家长们可以从与孩子约定时间开始,培养孩子遵守规则。或者也可以和孩子约定外出玩耍时,不随意地买东西,在一点一滴的生活细节中提高孩子的规则意识。
⒊时间意识
时间意识尤为重要,很多小学生在幼儿园时期没有培养时间观念,于是每个上学日都是起床困难日,归根结底,不是懒惰,是没有时间观念。
怎样让孩子不迟到呢?一是让孩子感知时间、体验时间的长短。比如家长带着孩子体验“一分钟有多长”,可以一起观察沙漏,一起挑战在1分钟内完成一件事;二是让孩子体验迟到的后果并承担这一后果。只有亲身经历过,孩子才能真正地体会。
三、学习能力及习惯
对于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听说读写的能力都很重要,而不是家长们所理解的写字、识字、算数等。
⒈听—倾听的习惯
为什么有的孩子老是记不住作业有哪些?其实,并不是他注意力不集中,而是因为他还不会良好地倾听。家长可以和孩子在家玩“你说我做”或者“传声筒”的游戏,发展孩子倾听能力的同时也进一步增进亲子关系。
⒉说—使用普通话的习惯
家长以身作则,讲好普通话;其次,在引导孩子阅读绘本故事书时,也可以鼓励孩子“看图说话”,鼓励孩子用清楚的普通话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⒊读—大声朗读,吐字清晰
有的孩子说话特别着急,一着急就胡言乱语一般,让人听不清楚,摸不着头脑。家长在平时和孩子的交流中要多一些耐心,不要总是催促孩子;同时,也要及时纠正孩子的一些错误。
⒋写—写的动作很大程度上与小肌肉动作练习和手指的灵活性相关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进行幼儿小肌肉动作练习的小游戏,让幼儿用笔或者其他书写代替物,通过感知、涂画、涂写、模拟运用文字或符号等形式传递信息。
此外,一些良好姿势也需要及时培养和引导,包括走、坐、站立的姿势养成,以及书写的姿势。
四、学习品质的养成
学习品质发展好了,孩子也会一生受用。良好的学习品质是孩子能够进行长期有效学习的法宝。
学习品质的培养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与理解。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家长可以尽可能地多鼓励孩子;保持孩子的坚持性,家长可以适当地运用奖励和激励;提升孩子的创造性,家长可以多给孩子表达创作的空间和机会。
幼小衔接不是一年的事情,是从孩子出生起就要做好准备,是件需要持续坚持而努力的事情。学习是长期的过程,而幼儿园时期正是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如同一所大楼的建立,只有地基打得好,大楼才能搭得高、立得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