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管教那些“犯贱”的熊孩子
如果有人问我生活中最厌恶哪一类人,可能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稚气未脱的小孩。即使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我依旧要这么回答。因为在物质条件日益富足的今天,有些本应该还天真可爱着的孩子们,在低素质父母不正当的示范和引导下,渐渐地变成了人见人嫌的模样。
前些日子,在高铁上,我的后排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和她三四岁的孩子。刚坐下没多久,那小孩就开始伸手抓前排乘客的头发,摸了这个又碰那个,不亦乐乎。没过多久,旁边的女士忍无可忍,回头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想以示警告。谁知他母亲竟完全视而不见,还一脸不屑地让孩子站在自己腿上,继续我行我素地玩耍……真是人生在世,素质二字。
这不免让我想到了七月份的上海迪士尼事件。
自己那乳臭未干的小孩做出如此下流无耻的举止,身为家长,不仅没有教育,反倒一味地袒护孩子,而且还嚣张跋扈,对受害者大打出手,真是一场淋漓尽致的兽态表演。
道德缺失,素质低下,把孩子一步步带向深渊——当然,这是往好听了说的。往难听了讲,她已经有足够的经验写一本书了——《论强奸犯的培养方法》。
当然,关于小孩子犯原则性错误的热点事件远远不止这一个,近两年来,此类事件可以说是层出不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遂宁
长沙
德阳
有人可能会对此提出质疑。因为遂宁事件中,完整的监控录像里,是打人者先与儿童搭话的;而德阳事件则是医生的丈夫首先大打出手,所以某种意义上,不能和迪士尼事件相提并论。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仍然是儿童自身的行为问题才导致了这些事件的发生。
儿童本无罪。
心智尚未成熟的幼年时期,是一个模仿和学习的阶段,有研究证明,5至6岁是一个儿童最佳的学习起步期,而如何去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此时此刻,教导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道理,甚至父母老师的每一个行为,都像是一个种子,种在孩子的心里并伴随他们的一生。
然而,现如今,在人口素质本就参差不齐的环境下,有些父母根本不重视家庭教育,不对子女进行合理的引导,任其“自由发展”,不加约束。更可悲的是,有些家庭不仅仅是家教缺失,更是竭尽全力地把孩子“带上不归路”,这种现象已经在身边随处可见,真可谓细思极恐。
就这样,一部部“熊孩子的诞生”便顺利地上演了。要知道,儿童没有成人的心机和世故,他们不会遮掩,一举一动都是随心的,都直接折射出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而这种思想观念,便是受之于生活上最为亲密和依赖的父母及家庭。
也难怪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说:
“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太可怕了。”
父母这个身份,它的终极目的是唯一的——培养。只要子女能在父母的带领下越走越出彩,那么这对父母必定是成功的。而有些父母,搞错了培养的真谛,他们对孩子过度地袒护和溺爱,无限制地包容孩子的错误,这也会对年少的孩子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我家孩子才8岁,你说你跟一8岁小孩儿较什么劲啊?”
“小孩子啥都不懂,淘气一点怎么了?”
……
没错,这就是此类家长“惯用”的手法——借年龄问题道德绑架。事实上,越是年龄小的孩子,才越应该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当他们真的长大了,什么都懂了的时候,也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那套思想体系。介时做出的事情,可能要比现在严重的多,而且无论是谁,也很难让他们改正过来。
在这里,顺带给大家贴一则反对道德绑架的公益广告,其中的桥段针砭时弊,看完以后真心令人笑到岔气,神清气爽!
时至今日,我依旧对儿时母亲说过的一段话印象深刻。那时的我也就七八岁吧,她说:
“有时我脾气大嚷嚷你,不为别的,只因为你太小,不懂的东西太多了。就像一颗树苗,你可以自由地向上生长,但不能歪倒挡到别人的路,可你自己又意识不到,只能我去提醒你。我得一直一直地看着,当你长斜了,不正了,我就拉一拉,拽一拽,等你长到足够高,我自然想拉也拉不动了。”
花了那么多年才懂得这句话,我很感激。
当然,其实家庭教育越来越多的缺失和“熊孩子”的日益增多,除了为人父母的家教意识欠缺以外,另一方面,也是日趋复杂的社会环境所造就的。在互联网的时代,天南海北的交际都是触手可及,而在面对有时连成年人都无法分辨的海量信息时,如何净化儿童所处的环境,我想,无论是社会、学校、家庭,甚至是网络媒介,这都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