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怎样让孩子适应即将到来的小学?不妨试试项目式学习
幼儿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幼儿为主体,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团队共同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或完成一项综合性任务的学习活动。它有利于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从而有助于幼儿克服在幼小衔接过程中遇到的学习适应困难和社会适应困难。发生在我们班的“仓鼠引发的计划书行动”,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项目式学习是如何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的。
观察生活,引发“问题”
“动物大世界”主题开展以来,孩子们被自然角里新增的两只小仓鼠吸引了。自由活动时间,他们围着小仓鼠说开了:“小仓鼠喜欢吃什么呢?”“两只小仓鼠会不会打架啊?”“仓鼠也是在夜里睡觉吗?”孩子们通过观察小仓鼠产生了很多疑问,涉及小仓鼠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我问:“那你们猜猜小仓鼠喜欢吃什么呢?”“面包”“小饼干”“牛奶”“米糊”……孩子们说出了好多答案。“怎么知道小仓鼠喜不喜欢吃呢?”我接着问道。孩子们意见很统一,“喂给它,看看它把什么吃掉了。”我肯定了孩子们的方法。
这时,有的孩子举手说:“老师,我想观察仓鼠是怎样睡觉的。”“我想观察仓鼠是怎么玩游戏的。”他们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愿望。“哇,你们有这么多问题啊,那看来要分好几天来做了。”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叽叽喳喳议论着:“这么多事,要忘记的呀。”“可以用笔画下来,记在纸上就能看了。”“嗯,这是个好方法,我们把接下来很多要做的事,一件一件安排好,这个叫作‘计划’。把计划写在纸上,叫作‘计划书’。那我们就把要观察的问题,先做一个计划书吧。”在我的提议下,孩子们开始探讨计划书,并给它取了个名字,叫作“仓鼠观察计划书”。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任何年龄的孩子遇到对自己有意义的问题时,都会产生自我主动学习的倾向。部分孩子从小学开始就对学习不感兴趣,原因在于学习缺少问题驱动。幼儿项目式学习就是从幼儿自主观察、自主思考、自主提问开始,并由问题驱动的,它有利于幼儿形成问题意识,学习提问的方法,养成提问的习惯。
互相合作,解决“问题”
开始设计计划书了,乐乐问:“观察计划书上要有哪些内容呢?”滢滢说:“要有日期,还要有问题。”我鼓励道:“好的,那你们准备把日期写在哪里、问题画在哪里呢?怎样在一张纸上记录两个问题呢?”瑶瑶说:“我们可以把纸折成两半,这样一张纸就可以画两个问题了。”译译说:“要不,日期就写在左边吧。”于是兮兮开始折纸,滢滢开始写日期,从5月6日写到5月10日。
接下来就是把问题画出来了。滢滢说:“仓鼠什么时候睡觉,睡觉我会画,但是‘什么时候’怎么画啊?”兮兮说:“写字啊。”滢滢有点儿苦恼地说:“但是我不会写,杨老师,‘什么时候’怎么写?”“你们不认识的字其他小朋友也不认识,就算我帮你们写好了,他们还是看不懂你们的计划书呀,你们有没有办法把时间也画出来呢?”我的提议打开了孩子们的思路,凯凯立马说:“我知道的,白天有太阳,画个太阳,夜里画月亮。”园园说:“那早上画个什么呢?”讨论还在继续,最终,孩子们决定用太阳表示早上,用米饭表示中午。
在设计方案、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幼儿会不断遇到新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既是新知识产生的过程,也是幼儿实践能力、创造能力提升的过程。例如,幼儿发现通过对折可以把纸分成两部分,用特定时间出现的物体表示不同时间等。幼儿能否从幼儿园平稳过渡到小学,知识储备固然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水平。
交流展示,分享“成果”
各小组陆陆续续地把计划书递给我看,尽管表征不太完整,但每一天的观察计划都有模有样。于是,我将每组中的计划书各选取一张展示出来,并请各个小组轮流上来介绍,也便于孩子们充分了解各小组的不同设计和规划的方法。同时,我在暗中观察发现,孩子们的计划书基本都有明确的日期,表述问题的画面也比较清晰,运用了多种符号,甚至还会用不同颜色来表示着重的地方或者进行内容上的区分,个别计划书中还有分配观察任务的痕迹。
小组结伴观察好仓鼠之后,有的孩子主动拿起笔记录自己的发现,我抓住契机,将发现的好方法介绍给其他孩子,他们聚在一起完成了观察记录表。很有意思的是,孩子们的观察记录表的形式与计划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除了纸张上的布局相似外,也有相应的日期、记录内容、符号表征等,而这正是他们交流学习的结果。看到孩子们观察、记录得起劲,我在自然角的墙面上增设了一个“计划和观察”板块,进行收录和展示。交流展示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他们会自觉从同伴身上汲取智慧、策略和经验方法,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作品”,也愿意主动分享自己的“成果”。
项目式学习开展有一段时间了,孩子们正在悄悄改变,他们在介绍自己的成果时变得自信满满,在语言活动中会自觉练习语言表达。在角色游戏中,他们会协商分配角色,“争夺”现象少了,“合作”现象多了,规则意识及执行力明显增强。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项目式学习恰似授渔之道。当孩子们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接触更为系统化的课程学习时,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能让他们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