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简史(二)——奥城小学九月份讲党课活动

      2022年9月20日下午,在本校多媒体教室,奥城小学党支部书记张娜为本校高年级师生讲党课——《改革开放简史》(二)。

这张图片是1984年——国庆35周年群众游行服务中的”联产承包好”彩色花车。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面临的现状: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中国现状:

1)10亿多人口8亿在农村,基本上还是用手工工具搞饭吃;

2)一部分现代化工业,同大量落后于现代水平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工业,同时存在。

3)少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同普遍的科技水平不高,文盲半文盲还占四分之一的状况同时存在;

4)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必须的社会化程度还很低,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很不发达,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战友相当比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成熟不完善。

2、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4、党的二十大把20世纪末的奋斗目标由实现四个现代化改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小康目标—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生产总值翻两番,即由1980年的7100亿元增加到2.8万亿元,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千美元(7千左右)。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水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98%的农村实行,极大激发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焕发了农村活力。

2、在农村设立乡政府1983年10月《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

3、1985年,取消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除了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副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规定任何单位都不得向农民下达指令性生产计划。

4、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生产。

5、乡镇企业是多种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要和过硬企业一样,一视同仁,给予必要的扶植。

6、为实现到20世纪末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奋斗目标,确立国家和企业的正确关系,扩大企业自主权、确立职工和企业的正确关系,保证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

7、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

1)发展商品经济;(2)运用价值规律,指导性计划是依靠经济杠杆的作用来实现,指令性计划是必须执行的。我国执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部分农副产品、日用小商品和服务修理行业的劳务活动完全有市场调节。

8、建立有充分活力的社会主义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做法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大创新和贡献。

9、深化国营企业改革,实行“利改税”、“拨改贷”、“股份制”,1992年有92家获准上市融资。



 

上海飞乐音响公司—-中国第一个上市公司,1984年11月开始发行股票。



 

1.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深入人心。

2.经济体制应该有利于科技进步,科技体制有利于经济发展。

3.改革就是要创造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环境。

4.“星火计划”-1985年国家科委《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

5.“863计划”–。王大珩、王淦昌、杨嘉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给邓小平写信,提出积极跟踪研究国际战略性国际战略性“高技术发展”计划。

6.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1983年10月邓小平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7、从1985年开始,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计划分配和双向选择相结合制度。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8、我国逐步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基础教育经费的教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等教育资金短缺的问题。教育体制改革激发了地方和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各级各类教育都得到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不断涌现。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营造改革开放的良好环境。

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通过本次讲党课活动,让师生们了解了中国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坚定决心。只有在坚持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中国的改革开放才能走得更加稳健。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