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17岁男孩弑母潜逃,因不服管教:仇母情结背后,为何把爱当成恨?

江苏17岁男孩弑母潜逃,因不服管教:仇母情结背后,为何把爱当成恨?
一生守候 江苏17岁男孩弑母潜逃,因不服管教:仇母情结背后,为何把爱当成恨?

芒来小姐

三点一弯钩主笔团


今年底,发生了太多惨剧。


12月13日,盐城一名高三男生,弑母后潜逃。


为了孩子考上好大学,妈妈租房陪读,但孩子不服管教,母子争吵不断。


最后一次争执中,儿子怒下杀手。



无独有偶,11月13日,南京也有一名中学男生,弑母后自首。

他不服妈妈管教,母子多次冲突,甚至持械威胁,连邻居都胆战心惊。

江苏17岁男孩弑母潜逃,因不服管教:仇母情结背后,为何把爱当成恨?

两案细节,惊人相似。

都是17岁,都是儿子,妈妈都陪读,儿子都不服管教,都弑母。

从什么时候开始,母子变成仇人?

或许是从盐城妈妈打骂教育,日夜施压,逼儿子考第一;

又或许是从南京妈妈不在乎孩子感受,拿着菜刀,威胁儿子念书;

母子连心,母亲惩罚儿子,心里又何尝不痛,她知道这痛是因为“爱”。

到了儿子身上,却被归因成“恨”。

《中国犯罪治理蓝皮书()》指出,当下青少年弑父弑母犯罪年龄不断刷新下限。

从20,17,15……到12岁,越来越低龄。

孩子“恨”得越来越早,“爱”却越来越迟。

而多少母亲,虽为人母,但不懂得什么叫“适度的爱”。

她们将青少年的灵魂牢牢压制住,强行撕扯在一起,再打一个病态的结,认为这是对孩子最好的成全。

于是亲子两代人之间,越深爱,越畸形。

上个月,亲戚6岁的儿子,调皮捣蛋,打了他妈妈一巴掌。

亲戚怒不可支,打电话给我,说想暴打儿子一顿,但打之前,先问问我的意见。

我说:千万别打。

我给出三个理由:

1.你儿子心里很委屈,他发泄委屈的方式是打妈妈,这说明他觉得,妈妈是痛苦源泉,打妈妈可以结束痛苦。你打他,等于你同意这个认知。

2.母子冲突,谁先失控,谁先暴露问题。你应该找出问题,解决它,而不是解决失控者。

3.以暴制暴,必然暴上加暴。



就像去年3月发生的,一起13岁男孩弑母案。

母亲生前对儿子管教严格,要求很高,她撤销了孩子所有兴趣,只希望他做一件事:读书。

偶然间,她发现孩子不好好学习,沉迷手机,怒不可支斥责他。

没想到儿子暴怒,拿起刀,威胁母亲说:再骂就杀了你。

争执中,母亲被杀死。儿子再一刀砍死狗,然后溜出家门,去享受久违的乐趣:玩。

他发了疯一样没完没了的玩,连着几天不去上学。直到老师察觉到不对劲,上门拜访,才看见家里的血迹。

此时的母亲,已身亡多日。而儿子,仍在玩耍。

多么讽刺。

望子成龙的母亲,弑母的儿子,矛盾冲突下的血案。

这三个关键词,背后是儿子压抑不住的仇母情绪。

你打我,我就打你。

你骂我,我就杀你。

触目惊心,但原因是什么,无人可知。

上周心理咨询中心例会,一名咨询师同事说,5月和11月,是高校杀伤率最高的月份。

坠楼割腕,轻生厌世,自虐伤残……案件层出不穷。

11月,咨询所的青少年来访者中,自虐轻生倾向也明显增加。

其中有些创伤,难以治好。这些青少年的父母,不懂得什么叫“适度”。

要么深爱,要么溺爱,要么不爱。

他们不理解,什么是“爱得刚刚好,恨得也刚刚好”。

他们的灵魂被压制,父母的感情占据了他的内心,他自己的感情,被无止境压缩,形成“仇母情结”。


英国文豪大卫·劳伦斯,就是一位“仇母儿子”。

他在1916年发表一则《宣言》,宣告和母亲断绝关系。其中一段话振聋发聩:

她触摸我如同我是她本人,她自身。

她对可怕的事实还不了然:我是他者。

她认为我们都属一块。

没有比这个更不真实。

……

在我之间死去,正如我在她之内死去。

然后我们将会是两个,划然分判,各自分开的存在。

那将会是纯粹的存在,真正的自由。

劳伦斯是家中幺子,父亲酗酒,母亲撑起贫寒家境。劳伦斯早年的诗歌中,都在赞美歌颂母亲伟大。

但母亲去世后,他藏在心底的仇母倾向爆发了出来。

他在作品《儿子和情人》里,杜撰出儿子因妈妈生活痛苦,下药毒死母亲的情节,他有着和吴谢宇一样“结束母亲痛苦”的渴望。

劳伦斯的母亲渴望把最好的给孩子。

“最好”背后也藏着一个心愿:最坏。

“既然我已经为你付出这么多,你就该承受一些我受不了的东西”。

母亲把改善生活的愿望寄托在他身上,也把糟糕生活带来的情绪丢给了他。因为这股恨情绪,他和母亲从没有真正的“在一起”过。

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劳伦斯刻画了一个轻薄的已婚之妇,用婚外情解放苦闷的情欲。

这个女人补偿了他理想中的“强大”女性形象。

江苏17岁男孩弑母潜逃,因不服管教:仇母情结背后,为何把爱当成恨?

他渴望母亲能像已婚之妇那样,“全面”接纳自己,哪怕是心里不堪的一面,也能勇敢面对。

他渴望和这样的母亲在一起,弥补过去的伤痛。

但现实中,母亲逃避面对负面情感,把儿子当成情感慰藉,寻求本能的自我满足。

劳伦斯爱母亲,心底也恨着母亲。

这股恨意,是早年承载太多不适度的爱,夺走了本属于他的自由,导致他内心割裂。

于是多年后,他“娶母”的愿望,变成了“弑母”的愿望。即使母亲已经去世,劳伦斯依然愤怒地质问:

你年轻,你希望生孩子与结婚。

但是我问你:你配希望一个孩子吗?

弑母学霸吴谢宇被捕后,这样供述弑母理由:

“妈妈活得太痛苦。我杀我妈妈,是为了帮她脱离痛苦。”

他不懂,妈妈的痛苦,是经济压力,生活焦虑,自卑情结,内心创伤,情感伤痛……不是因为他。

但他过度卷入母亲的感情,分不清两者区别。

“仇母”背后的爱,太过沉痛病态。

江苏17岁男孩弑母潜逃,因不服管教:仇母情结背后,为何把爱当成恨?

《现代女性:迷失的性别》一书中,将不适度的爱,导致病态关系的母子,分为四类:

  1. 排斥型母亲,爱得太少,让子女有一种心理上被遗弃的孤独感;

  2. 过度保护型母亲,爱得太多,过度“奉献”自己,用夸大的母爱来补偿对母亲身份的厌恶;

  3. 宰制型母亲,爱得太少,她们渴望权利,总是需要不断控制他人,让子女感到挫败;

  4. 过度温柔型母亲,爱得太多,将子女当成性生活失败的补偿,把所有柔情蜜意都给子女。

佛洛依德认为,儿子的成长离不开父亲,父母子三人的“三角形”关系,是最稳固的亲子关系。

但现实生活中,父亲缺位,夫妻关系不和,家庭矛盾滋生等多种原因,把儿子推给了母亲,又把母亲推给了不幸。

在儿子眼里,这样的母亲是“痛苦”的,他们为母亲的痛苦感同身受,也为自己无法结束母亲的痛苦,感到不甘挫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