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外婆”是方言?小学语文课本把”外婆”都改成”姥姥”,引发网友热议
妈妈的妈妈,
该如何称呼?
到底该
叫外婆还是姥姥?
这个话题最近引发了网友热议
▼
原因是这样的——
有网友爆料称,
上海的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上,
第24课《打碗碗花》中,
原来所有的“外婆”
都集体改头换面成“姥姥”。
新版和原版对比,上海人的“外婆”成了“姥姥”
而在另一篇课文《马鸣加的新书包》中,
“外婆”也被改成了“姥姥”
▼▼▼
外婆为什么要改成“姥姥”?
许多网友表示无法理解这样的修改
还有人找出了去年教委针对此问题的答复
上海教委认为“外婆、外公”属于方言
“外婆”、“外公”竟然是方言?
虽然晚报菌作为一个北方妹子,
平时的确更习惯用“姥姥”这两个字,
但是,
对这样的官方解答还是有怀疑的…
在百度百科中对“外婆”、
“姥姥”两个词条分别进行查询
▼▼▼
查阅第6版《现代汉语词词典》,
发现“外婆”一词上确实标注“方言”,
而语义为外祖母的“姥姥”一词无此标注。
▼▼▼
当“外婆”成为方言之后,
我们不妨脑补一下记忆力那些带有“外婆”的
文章、歌谣、品牌…
你们来感受下。
▼
《姥姥的澎湖湾》
那是外婆 姥姥拄着杖将我手轻轻挽
踩着薄暮走向余晖暖暖的澎湖湾
一个脚印是笑语一串消磨许多时光
直到夜色吞没我俩在回家的路上
澎湖湾 澎湖湾 外婆 姥姥的澎湖湾
有我许多的童年幻想
哪来的幻想,分明是毁童年啊!
姥姥桥
类似的儿歌还有《外婆桥》,来,让我们以后这样唱:
摇啊摇 摇啊摇 船儿摇到外婆 姥姥桥
外婆 姥姥好 外婆 姥姥好 外婆 姥姥对我嘻嘻笑
摇啊摇 摇啊摇 船儿摇到外婆 姥姥桥
外婆 姥姥说 好宝宝 外婆 姥姥给我一块糕
童年灰飞烟灭……
周杰伦《姥姥》
还能想起周杰伦《外婆》的MV吗?
酷酷的周董在镜头前深沉地唱,眼底的温情是掩不住的殇。
但如果将“外婆”换成“姥姥”:
今天是外婆 姥姥生日
我换上复古西装
载着外婆 姥姥开着拉风的古董车兜兜兜兜风
车里放着她的最爱
找回属于是她的时年代
外婆 姥姥她脸上的涟漪
美丽但藏不住压抑
外婆 姥姥她的期待
慢慢变成无奈
从里到外透着一股忧伤。
姥姥也挺无奈的:“谁是你姥姥。”
《摇啊摇,摇到姥姥桥》
现在看来,张艺谋拍了一部多么具有前瞻性的电影,那时的上海“外婆”已经隐隐预见到今后要变成“姥姥”的命运。
湘西名菜“姥姥菜”
湖南佬:你过来,老子保证不打死你!
著名餐饮品牌“姥姥家”
也许改名后,再去“姥姥家”就不用等位了。
因为没人。
“狼姥姥”
“狼刚把话说完,就从床上跳起来,把小红帽吞进了肚子里。”
这是格林童话《小红帽》里的经典片段,曾让每一个孩子在童年的黑夜里颤抖,以至于小时候每次去外婆家,都要先看看她老人家是不是“大灰狼”。
但如果把“外婆”都换成“姥姥”,咋整忍不住笑了……
“哎,外婆 姥姥,”小红帽问,“你的耳朵怎么这样大呀?”
“为了更好地听你说话呀,乖乖。”
“可是外婆 姥姥,你的眼睛怎么这样大呀?”小红帽又问。
“为了更清楚地看你呀,乖乖。”
“外婆 姥姥,你的手怎么这样大呀?”
“可以更好地抱着你呀。”
“外婆 姥姥,你的嘴巴怎么大得很吓人呀?”
“可以一口把你吃掉呀!”
乖乖,姥姥你好好笑哦。
鲁迅《社戏》
按照《打碗碗花》的改法,常驻初中语文课本二十年的鲁迅先生的《社戏》也可以变成这种画面:
平桥村只有一只早出晚归的航船是大船,决没有留用的道理。其余的都是小船,不合用;央人到邻村去问,也没有,早都给别人定下了。外祖母 姥姥很气恼,怪家里的人不早定,絮叨起来。母亲便宽慰伊,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竭力的嘱咐我,说万不能装模装样,怕又招外祖母姥姥生气,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说是怕外祖母 姥姥要担心。
网友们对于这二个词语之间的争论也是炸了
@天才胖次少女:哈?姥姥是普通话?外婆才是普通话吧?只听说过狼外婆没听说过狼姥姥
@好奇心害不死的汪:我一直以为外婆是普通话,姥姥是北方方言
@唐药片: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所以“外婆”是方言这种说法没有问题。
@铲屎的米小奇:那难道普通话不该是:外祖母?
@肖梦69:我是北方人,我们也叫外婆的呀
@风雨正好你也是:可能因为上海是南方,很少看到“姥姥”这种表达所以才改吧。我北方人,从小在书上看到课文里都叫外婆,好奇地上网搜了才知道外婆一般是南方叫法。所以其实改一改也无妨,让北方孩子多见见“外婆”,南方孩子多见见“姥姥”也挺好的吧
来源:齐鲁晚报
综合来源 | 扬子晚报(yzwb2806)、咋整(howtozheng)、观察者网(guanchacn)、央广“下文”客户端、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