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好奇心上完小学基本就磨没了,为什么?怎么办?

孩子的好奇心上完小学基本就磨没了,为什么?怎么办?



前段时间,同事带娃去参加户外拓展活动,锻炼身体的同时顺带亲近一下大自然。结果,一番折腾下来,孩子说的最多的就是三个字:


“累死了


外加——“真没意思!”


搞的同事开始怀疑人生:费这么半天劲,我这是图啥?


“他以前可不这样,上幼儿园的时候整天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好奇心爆棚,怎么现在就对啥都没兴趣了?”


在之前讨论大器晚成的推文里(戳蓝字看详情),常爸提到大器晚成者具有的6个优势,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好奇心。但不仅仅是他家娃,好多孩子个头蹿得越来越高,但好奇心却是越来越少,具体表现就是问题少了。

美国威廉姆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的高级讲师Susan Engel博士是研究好奇心的国际权威专家。2006年,她带着学生访问了幼儿园和五年级教室,观察孩子们的活动。

结果发现,幼儿园的孩子每两个小时里,会有2到5次好奇事件,比如提出问题或者对新事物感到疑惑。

但是五年级的孩子,在同样时间里发生的好奇事件平均不到1次。这意味着,他们在学校里的好几个小时内可能都没有一次提问或者好奇。

是老师的问题吗?

Engel博士否认道:“总的来说,老师们都很和蔼,教室里的气氛也很友好。”

那是哪里出问题了?

01

《“鸡娃”无底线,旅游时也不放过!做你们的孩子太难了》里,妙乐妈妈讲过一个家长带娃去海洋馆的故事。

这个妈妈带着孩子边走边磕磕巴巴地给孩子讲着海洋知识,不时还拿着手机查着什么。哪怕是漏过一处,她都要把孩子拽回来,不时地问:“你记住没有啊?这个是什么鱼?”

孩子爸爸在旁边有点不耐烦:“差不多得了。”

妈妈瞪了爸爸一眼:“你别管!”

这时孩子突然问:“妈妈,这大鱼缸里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和大海是相通的吗?万一大鱼发脾气撞过来,玻璃会不会碎掉?我们会不会被淹死啊?”

妈妈一把扭过孩子,说:“胡说八道什么?快走,到前面去看看。”

看到一家子离开,妙乐妈妈感慨:“她失去了一次多好的机会啊!”

为什么这么说呢?

02

我们先来讨论下一个孩子是如何爱上学习的?

哥白尼上中学的时候,听说有种叫“日晷”的东西可以利用太阳影子确定时间,就去问了老师……后来,他提出了“日心说”。

瓦特看见灶上有一壶水,水开后沸腾顶得壶盖啪啪作响,就感觉好奇怪……后来,他发明了蒸汽机。

发现吗了吗?学习的根本动力,就是好奇心。而好奇心正是人在外界新奇事物刺激下产生的探究反应。

一个孩子想要主动学习,通常要经过下面这个程序:

外界刺激——产生好奇心——寻求知识,学习

那个孩子的四连问:

“这大鱼缸里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和大海是相通的吗?”

“万一大鱼发脾气撞过来,玻璃会不会碎掉?”

“我们会不会被淹死啊?”

实际上,就表明他的好奇心已经被激发起来了,这里每个问题其实都可以“开脑洞”地探讨——不一定要有结论,也不是所有家长都有那个能力引导孩子就着这些问题去探索关于压力压强、建筑构造、材质等知识,但只要家长愿意和孩子聊,就能保护他的好奇心。有多少伟大的发明,都是起源于一些“开脑洞”的问题!

可是,这个妈妈却硬生生用一句“胡说八道什么”,把孩子的问题通通都否决了,也把孩子的好奇心给扼杀了。

除了打压孩子各种开脑洞的问题,这个妈妈费心费力给孩子讲鱼类知识,也犯了一个错误:过度解释,而过度解释也会打击孩子提问的积极性。

原因很简单,当你把一切都说的明明白白了,孩子哪里还有提问的空间?

可有时候,孩子并不想要这么多解释,也不需要那么多解释。因为真正的主动学习,需要的不是填充,而是唤醒。但唤醒这事儿,往往需要出自孩子自己的感受,家长能做的就是引导。

所以,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向孩子提供其所要求的信息,但给他们留下一些疑问,以增长他们的好奇心。


我之前也常带小小常去水族馆,然后常常会用很夸张的方式说:“唉呀我的妈呀!这鱼怎么长得这么奇怪?!这是什么鱼啊!”然后小小常就乐得哈哈笑,学我说话:“唉呀我的妈呀!真的很奇怪,我们快看看介绍吧!”就这样,他会自己去看介绍牌关于这鱼的介绍,也省得我提前背一堆鱼的知识来教他……

03

在很多家长眼里,出去一趟、干什么事情、买什么东西,孩子不学点东西什么就白学了。于是,抓住孩子一切机会向孩子兜售海量信息。想让每一分钟、每一个出现在孩子面前的东西都变得有意义。


可过于追求意义,最后只会逼得孩子会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



比如女儿喜欢公主,立即给孩子买带有公主造型的字母表挂图,希望她爱乌及屋地爱上英语;

比如孩子喜欢小猪佩奇,赶紧买带着佩奇封面的数学练习册,希望佩奇能“引诱”孩子多做几道题;

比如孩子在玩小汽车玩得很认真,非要打断了问一句:“小汽车有几个轮子啊,你会数吗?”

……




可是,自作聪明的家长,你以为孩子就这么容易被操纵吗?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你的套路!

兴趣就是兴趣,别夹带私货;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允许孩子单纯地喜欢一样东西,非要它变得更有意义?

如果每次孩子表达对某一主题的兴趣时,父母就想方设法让它“有意义”,那么他们很快就会学会闭嘴。

04

2017年3月,杭州的一个妈妈发现儿子总喜欢做“鬼脸”——动不动就用力地眨眼、动嘴巴。到医院一咨询,被确诊为抽动症。

儿子才上小学一年级,怎么会得这种病呢?医生分析过后,认为原因是孩子压力太大太累了。

孩子学校课业虽然不多,但是课外班却有一堆:游泳、练琴、奥数、英语……

孩子比大人还忙,周六日比平时还忙。

听了医生的话,这个妈妈才想起儿子不止一次地说:“妈妈,我今天能不能休息?”而且孩子还出现了厌学现象。

在“鸡娃”主义盛行的今天,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无所不能,全面发展,获得中高考能加分的证书,参加能写进简历里的课外活动或者夏令营。

我并不反对鸡娃,因为在这个贫富差距巨大且教育回报相对较高的社会,鸡 娃是父母们出于本能做出的符合经济学原理的决策。但是,凡事要讲究个度,也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调整。有的娃“耐鸡”,有的娃“不耐鸡”,不能看着别人鸡娃,就盲目跟着来——鸡娃是有“幸存者偏差”的,你能看到的都是鸡出效果来的一小部分娃,却没看到那些鸡出毛病来的娃。


如果我们选择孩子喜欢且有天赋的方向,适度适时地推他一把,这无可厚非。但如果你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全方位无死角地鸡娃,最后我们获得的是一个疲惫的孩子,一个只想要“休息”的孩子。

他都那么忙了,那么累了,哪儿有功夫思考、反思、吸收呢?

他没有时间内化,怎么能去好奇,有精力问问题呢?

可这个时候,家长往往又会觉得孩子“不努力”。

看到没,孩子的好奇心消失得并不是无影无踪,而是有迹可循。就连我那个同事,事后回忆,也痛心疾首地表示上面几条几乎全中。

05

家长都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并愿意为成绩的提升付出各种代价,甚至包括孩子好奇心的消失;但很具讽刺意味的是,好奇心和家长最关心的成绩是正向相关的。

在2018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美国密歇根大学莫特儿童医院和人类生长与发展中心的研究人员调查了6200名儿童的好奇心。

通过走访父母和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人员测量了这些孩子在婴儿期、学步期和学龄前的好奇心水平。然后,在入学后,他们对这些儿童的阅读、数学水平以及行为进行了检查。

结果发现,在所有孩子中,好奇心越强,学业成绩越高。

而且,在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孩子中,好奇心与学业成绩的联系更大。

总之一句话,想让孩子有个好成绩,先保护他的好奇心。

要怎么保护呢?

其实就两个字:留白,downtime,英文中叫停机时间,像关电脑一样,让孩子的大脑休息一会儿。

小马君曾经在《兴趣班|中美家长不同的方式、相同的鸡血;孩子不同的忙碌、相同的焦虑》里介绍过留白的三大作用:

① 降低焦虑,提高承压能力;

② 集中注意力,提升效率;

③ 激发创造力,解决复杂难题。

忙,拆开就是“心”和“亡”,心都死了,还怎么能对生活保持热情。

学会留白,旅行路上,给孩子发呆的时间;孩子对什么感兴趣,不妨让孩子自己先琢磨一会儿;偶尔安排个没有安排的周末,全家人一起放空……


你的孩子,现在还喜欢问问题吗?

参考链接:

https://www.theguardian.com/education/2020/jan/28/schools-killing-curiosity-learn

https://bethanyishee.com/kill-curiosity/

Shah,P. E., Weeks, H. M., Richards, B., & Kaciroti, N. (2018). Earlychildhood curiosity and kindergarten reading and math academicachievement. Pediatric research, 84(3), 380-386.

Engel,S. (2011). Children’s need to know: Curiosity in schools. Harvardeducation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