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育儿】赵荔:谁是敌人?
圆道商学
作者介绍:
赵荔老师是中国国际商业教育集团(富兰岛教育机构)特邀的专栏作家。
美国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赵荔女士出生于天津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84年去美国留学,获文学和企业管理学两个硕士学位。
有近30年的教学经验。在中国和美国 教过小学,中学和大学,并曾在孙中山的母校和奥巴马的母校任过教。教过英文,日文,世界历史,亚洲历史。现任美国夏威夷一所私立中学的汉语教师。
【国际育儿】赵荔:谁是敌人?
父亲:儿子,快过来,看爸爸给你买了一个什么玩具!
孩子:爸爸,这是什么啊?
父亲:卡宾枪!
孩子:是干什么用的?
父亲:是杀敌人用的。
孩子:为什么要把敌人给杀了?
父亲:因为他们是坏人。
孩子:什么样的人是敌人呢?我们在哪儿能找到他们,然后把他们打死呢?
我想象不出来一个家长或老师会如何跟孩子解释“什么样的人是敌人,应该被消灭?”敌人是跟自己信仰不同的人吗?是跟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一样的人吗?是跟自己政治观点不一样的人吗?还是跟自己长得不一样,肤色不一样,语言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的人们?
家长们又是怎么能让孩子很清楚地区别当枪是玩具时,可以想对谁射击就对谁射击,想“打死“、“打伤”谁都随意,因为用的是玩具枪,被打中的人不会真死或受伤。而以后万一有机会真枪在手时,就既不能随便对着人,也不能随便扣扳机了。因为那会真的打死人或打伤人的。
孩子有能力记住这两种看似相同,却又皆然不同的东西吗?就在前两天,美国一个12岁的孩子拿着一把玩具手枪对着警察比划,被警察误认为是真枪而当场击毙。
所以,我认为那位告诉儿子“枪不是玩具”的父亲真是太有智慧了!第一,他不必想方设法地去跟孩子讲解什么是枪,真枪假枪的不同。而且,在孩子到了合适的年龄,父亲带他去打靶场玩儿枪,去学射击的时候,完全可以告诉孩子,枪是一种体育用品,射击是奥运会竞赛项目之一。我们只能用枪射击靶子,不能用来对着人。因为子弹带有杀伤力。这样的说教对一个年龄不太小的孩子来说,是不难理解的和记住的。
如果孩子问为什么在电影里面会看到人们用枪互相杀伤?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枪的认知和使用方法的选择。至于咱们家,这是我们的态度和观点:枪不是玩具,因为它有杀伤力。但是打枪可以是一种娱乐,人们可以比赛自己射击的准确性。枪也可以用来打猎,但不是用来杀伤他人的。
做家长的即使不担心自己的孩子会概念混淆,把真枪当玩具玩儿,也应该担心别人看到你孩子手中的玩具枪,误认为是真枪,为了自卫而把你的孩子打死吧?而且,千万不要天真地认为在中国不像在美国,民间没有枪。
其实,我在这里要讲的不完全是枪的问题,而是想提醒家长,在你给孩子买玩具和游戏的时候要清楚它们将会对你的孩子今后的人生有什么样的影响。
另外,当孩子问你“为什么?”,而你无法解释清楚的时候,就是你停止做这件事的时候。“爸爸,你为什么老是不回家跟我们一起吃晚饭呢?”,“妈妈,为什么你要跟爸爸离婚呢?”,“爸爸妈妈,为什么我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呢?”,“为什么我跟别的小朋友一起去踢足球会是太危险呢?”,“我为什么必须穿这件衣服?”,“你们为什么老是把我跟表哥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