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泰安市岱岳实验中学音乐教研组荣获泰安市优秀音乐典型案例
喜报
泰安市岱岳实验中学音乐教研组
荣获泰安市优秀音乐典型案例
近日,泰安市体育卫生教育艺术教育教学研究室发布《关于公布2022年泰安市中小学体育美育典型案例评选活动结果的通知》,由我校音乐教研组宋倩、钱迎营、马彬、吴廷廷、樊鲁玉5位老师参与撰写的创新教学成果——《“以音育德 以乐化人”——“双减”背景下高质量音乐课程建设”》,被评为泰安市优秀音乐典型案例!
01
项目背景
多年来,岱岳实验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及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通知,高度重视美育工作,不断深化美育课程内涵,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
自2011年始,学校开设的乐器校本课程,已成为全面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增效减负的有力抓手,结合多年探索的艺术教育模式,形成了“两课三级立体联动”特色教育体系。不仅激发了老师们优化课堂、革新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还有效提升了学生们的审美素养,激发了创新创造活力,陶冶情操、温润心灵,培养出一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02
项目目标
不断全面持续开展美育教育,积极探索、推进“双减”背景下美育教育创新模式,创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美育教育体系,发掘和培养相关教育人才,持续强化提升学生们的美学素质、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03
项目实施情况
(一)基本情况
学校成立音乐教研组,任命钱迎营老师为教研组组长,选择来自全国各大院校音乐学院的本科毕业教师组成专业教研队伍,其中拥有3名专职乐器老师,7名专职音乐教师,构建了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不断提高硬件配置,目前,已建成8口音乐工作室,配置乐器近30种,可以全面满足60余个班级上课需求。
多年来,学校坚持采用“1+1”特色音乐教育模式,即常规音乐课+校本乐器课结合开展。根据学生们的年龄和级别,从简到繁、由易到难,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建立演奏乐器的规律和情感,分别在初一开设口琴课、初二开设葫芦丝课、初三开设笛子课,初四利用走班让孩子自主选学,每一个从岱岳中学走出去的孩子都可以掌握至少三门乐器。
(二)工作开展
1、教研工作
(1)建立、完善备课内容
围绕教学目的、学生实际、重难点知识、课时安排、教学方法、作业实验、课件等相关要点,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建立、完善和提高备课水平。
(2)提高公开课授课水平
音乐教研组每周三固定开展公开课教研活动,由执教者围绕自己对课程的设计意图、思路、理念进行预授课,各组员根据执教者预授课中的亮点和问题,结合自己观课感受提出改善建议,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3)探索拓展教研课题
学校教研组在夯实本校基础教研工作的同时,围绕学校课型研究,积极进行探索,形成了“四定四备五统一”的工作方法。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专题、定内容;四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五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单元练习。经过教研组的不懈努力,钱迎营老师、宋倩老师先后在《中国教工》《西江文艺》等刊物上发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音乐教学策略研究》《初中音乐课中美育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探究》等文章。
2、授课开展
学校常规音乐课按照校本三门乐器课程,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乐器学习的特点,分为入门课程、进阶课程和高阶课程三个阶段。
(1)初一校本课程——口琴
入门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正确吹奏姿势、认识乐理知识、节奏练习以及气息的运用。入门曲目有《小蜜蜂》《粉刷匠》《欢乐颂》等;进阶阶段培养学生对气息的灵活运用。进阶曲目有《天空之城》《星之所在》等。高阶阶段更加注重气息的运用、吹奏位置的转换,高阶曲目有《千与千寻》《黑桃皇后序曲》等。
(2)初二校本课程——葫芦丝
入门课程培养学生指法运用、用气技术、控制气息等,入门曲目有《玛丽有只小羊羔》《粉刷匠》等乐曲;进阶课程注重乐理知识、视唱练耳、调式节奏的学习,学生们可以吹奏多首指法练习曲以及《牧童》《打水姑娘》等乐曲;高阶课程在演奏表现时带动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感受、升华与表现能力的训练。如吹奏《婚誓》《映山红》等乐曲。
(3)初三年级校本课程——竹笛
入门课程注重指法训练以及气息训练,初级练习曲:《牧笛》《山村小景》《小放牛》;进阶课程注重舌头弹性训练,功能性吐音练习等,中级练习曲:《收割》《珠帘寨》;高阶课程注重功能性花舌练习、咬字训练等,高级练习曲:《笛子是我的朋友》《友谊地久天长》等。
3、分层验收
(1)常规音乐课验收:
①以班级为单位验收:每位同学抽测5首必唱歌曲抽测+乐理知识卷面测试(分值各占50%)
②以级部为单位验收:每级部抽测10名学生5首必唱歌曲+节奏测试+听赏测试(分值:歌曲占50%,节奏、听赏各占25%)
(2)校本乐器课验收:
①以班级为单位验收:采取每班5首乐曲,根据演奏水平分为A\B\C三个等级。
②以级部为单位验收:每级同奏一首乐曲验收模式(级部验收采用歌曲展演的形式,例如:葫芦丝合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笛子合奏《荷塘月色》等,一般在学期末验收)
(三)后期工作(立体联动)
学校依托“五项管理”“双减”等政策,基于“学校特色、教师特长、学生特点”等,开设覆盖所有学段,惠及全体学生的39个兴趣社团,其中,艺术类社团开设吉他、电子琴、二胡、舞蹈、扬琴、古筝、合唱、口琴、音乐剧、话剧等多种音乐课程,和多种美术类社团课程。
1、运行机制
(1)团委组织社团招新,补充新鲜血液
(2)社长带领社员制订活动章程和计划
(3)社长提请团委邀请相关教师给予学术指导
(4)团委联系教导处课程教学中心商讨具体事宜
(5)课程教学中心面向全校教师招募社团学术指导教师
(6)教师开设相关校本课程指导学生社团活动
2、社团融合与联动
社团校本化融合实践以来,学校社团活动方兴未艾,校本课程的内涵和品质明显提升。
(1)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彰显
与传统相比,当下的校本课程更加尊重学生的兴趣、经验和差异性发展,给予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和张扬个性的平台。
(2)教师的参与性大大增加
原来的校本课程教学任务是自上而下地分解给学科老师,现在是学生自下而上地发动和邀请,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充分释放了创造性和主动性。
(3)办学的特色化充分体现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定位为“人人参与、全面发展”,紧紧围绕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文化基础、自主学习和社会参与的能力,社团校本化的融合实践让这一体系更加丰满。
(4)社团助力中小学艺术节
教研组每年都会举办校园艺术节活动,并推荐优秀学生参加全国及省、市、区级各类比赛。
04
春华秋实 硕果累累
经过多年发展,学校开展的美育教育收获丰硕成果。
(一)世界级
话剧社团选出的优秀演员,赴美国参加第40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总决赛,荣获佳绩!
(二)国家级
《我和我的祖国》、《泰山挑山工》、《南京亮》、《我们走在大路上》、《唱支山歌给党听》等多个音乐类节目,被推送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进行展播。
(三)省级
二重唱《旋转的童年》、女子歌唱《送别》、葫芦丝合奏《月光下的凤尾竹》、舞蹈《小青虫的故事》、《和谐阳光》、表演唱《祖国在我心窝里》、话剧《绣红旗》、舞蹈《天堂》、话剧《江姐》、舞蹈《剪纸姑娘》等,荣获省二等奖和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四)市、区级
朗诵《泰山石敢当》、《彩色的中国》、《泰山女儿茶》,合唱《校园的早晨》、《四德歌》、《登泰山记》,舞蹈《天鹅》、《南京亮》,均荣获市一等奖佳绩!学校舞蹈作品《南京亮》应邀参加在2021年岱岳区建党100周年文艺汇演;学校46名同学应邀参加《中华诗文大会》节目。
今后,学校将继续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立足真正让学生形成美育素养的现实需要,多措并举,持续发力,让艺术之花在孩子们的心田里盛开,助力岱岳教育创造更大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