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成绩不好怎么办?

小学数学成绩不好怎么办?

小学数学成绩不好怎么办?


D家长:

孩子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只有八十多分,去培训班补习了一年多,也成效不大,没有起色,该怎么办?


竣妈答:

先说说考试。关于考试,我曾多次提醒家长朋友们注意到达标性考试选拔性考试的区别。比如小学阶段的期末考试,本质上就是一次太公分猪肉——皆大欢喜的达标性考试,而非以分层选拔为目的的选拔性考试。因为两者试题难度不同,所以对其成绩也要进行区别对待。


小学达标性考试中,数学只有八十多分的成绩,在我的经验中,这类孩子大概有两种可能。第一,智商是硬伤,智商存在明显的不足,已经卯足了劲认真学数学,也只有这能力。第二,智商没问题,但是基础不扎实,学习习惯不好,学风浮躁,读题急躁。练习量不够,计算能力、心手合一协调书写能力(包括速度)不达标,数学基础概念的理解不过关等,这些归纳起来总称基础薄弱。而基础薄弱的根本原因,往往都是低年级阶段家长就已经轻敌大意,觉得学习内容很简单,孩子会了就行,忽视了对孩子进行以能力提升为目的的有效强化训练,没有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所以孩子在读题方式、反应速度、准确率、分析理解能力上,都力不从心。考场上每个原因被扣点分,加起来扣上十几分是很容易的,八十多的成绩基本就落实了。

 

很明显,小D的智商没有硬伤,找原因的话,他属于后者这种情况。

我知道你们小学低年级基本放养,反正考得简单嘛,考前临时抱佛脚抓一抓,成绩也不会太难看。到三年级后才开始逐步感受到压力,这两年倒也不是不作为,请了补习老师,上了机构的培训班等,主动采取了一些措施。按说花钱出力对学习是更重视了,应该成绩有进步才对,可为什么课外培训效果并不好呢?

 

大部分家长以为,只要把孩子送进培训班,交给老师教,就能达到让孩子成绩进步的目的。但是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们,并不是这么简单的。我并不反对孩子上培训班,但原则上说,以集体上课方式传授知识的培训班,更适合培优,并不适合补弱。也就是说,本身是优生的情况下,如果遇到合适的培训课或者优秀的补习老师,可能因为得到点化而逐步走向拔尖,至少能实现保持优秀;而补弱,并不太适合进培训班,因为学霸的共同点都是相似的,而学渣却是各有各的渣,要改变这些渣点,更多是需要在日常学习细节上针对性地下功夫,这不是集体上课讲一讲题就能解决的。这也是绝大部分机构收学生都要通过考试进行分班,然后把优质师资集中投放到优生身上的原因,因为容易出成绩,出了成绩才有宣传点。这么多年来,据我和全国各地家长的交流,进培训班补弱效果突出者寥寥。

 

这些年搞得风生水起的补习机构,不管是大班教学还是小组分班教学,甚至是一对一的补习课,几乎都有他们自己研发团队集体备课而成的一套教案。换句话说,他们的教学章程是基本固定的,这样的好处是能保证一定的教学稳定性,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师资更替带来的负面影响,但不足的一面就是缺乏一对一的针对性,好的教案,未必是切合这个孩子需要的教案。那些拓宽了广度和深度的培优教案,在给优生上课的时候,由于优生本身学科基础扎实,吸收能力强,家长也比较重视课后消化和复习巩固,对这群孩子来说,容易达成较好的强化培优效果。但是对本身就基础薄弱的孩子来说,情况往往就不是这样了。优生特质都是差不多的,反应快,知识吸收能力强,主动积极,思维活跃,而差生,各有各的知识漏洞,各有各的能力短板,让他们面对一套统一的补充提升教案,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而他们的家长也大多缺乏科学有效的辅导能力(如果家长教育辅导能力强,方法科学,孩子也不可能成为差生了),家长不给力,孩子不消化,生吞活剥的结果就是越整越糊涂。

 

所以在面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孩子家长的时候,我都苦口婆心劝他们说:“培优外援无妨,补弱,我还是建议你们自己上。自己亲自抓,不要怕麻烦,孩子是你亲生的,不会教可以学,我也可以教你,但不要寄望于假手于人。你不负责没人替你负责。小学这点东西,自己抓抓课内,是很容易抓起来的,要有这样的自信,要相信每个孩子本质上都是积极向上的。即便真的不得已要请外援,那么,也必须要求外援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不准满堂灌,只负责上课讲题的外援,一定不是好外援。如果没有针对性补弱,不攻心,不在习惯细节上下功夫调整改善,只一味上课讲知识点,老师口水讲干也不过是浪费时间瞎折腾。”

 

对基础相对薄弱的孩子来说,补弱分两块,第一是知识和能力上的补弱,第二是习惯上的补弱。要想让孩子真正在学习上脱贫致富,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标准的提高是关键,这是最根本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难的地方,因为习惯上的补弱需要家长高度配合和参与,这对自由闲散惯了的学渣家长来说,可谓巨大的挑战,本文对此按下不表。而知识和能力上的补弱,则是简单且容易见效的。培训机构的补习,大多是在这方面落力。


我就以你问到的数学来举例说知识和能力的补弱吧。小学数学,不外乎两块,第一是计算,第二是分模块的解答题。


计算一定是排在解答题前面的,因为计算是基础能力,只需要熟能生巧就能达到目标。你看菜市场卖菜的人,他们心算能力都非常强,无他,唯熟练尔。计算是最基础的,同时,计算又是最重要的,你思维再厉害,如果计算不达标,最后在计算上失分,前功尽弃,一样不得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每年中考高考之后,总有家长惋惜地说,哎呀,就是算错丢了多少多少分,然后抱怨孩子粗心。其实学习上根本没有粗心一说,所谓的粗心,都是小学阶段欠下的债,计算不达标呗!!!


所以我们要想孩子数学提分,一定要先从最最最基础的,也能一直管用到中考高考的计算能力开始入手,因为这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最简单的,只要有时间积累就能见效的能力性训练。


计算又快又准,看到数字脑海里就能第一时间反映出答案,并且能正确快速地书写出来,这个就是能力。拥有这个能力不难,但真不是讲道理就讲得出来的,也不是培训班老师教得出来的,唯一的途径,就是家中坚持一定量的训练(一天十道八道那种就不要提了,那是玩,不是训练),别无他路!

而解答题出问题,要么是知识点有缺漏和模糊不清晰,要么是习题量不够,解题思路建设粗糙导致反应回路不畅,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性地一个个解决问题。这其实也是我说老师一味上课满堂灌对差生来说意义不大的原因,因为一来老师讲的点,未必是孩子缺漏的那个点;二来即便提及那个点,因为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老师一带而过,孩子反应不及,也起不到夯实基础扎实补漏的效果。


我经常强调针对性这个词,有些家长不以为然,没觉得针对性补弱有什么大不了。其实不然,针对性补弱,对孩子来说,比组班补课重要得多,也有效得多,这跟工作上做项目是一回事。比如广告公司做生意,在和客户接触谈判的时候,他们要拿出创意来满足客户需要,获取订单,这个创意,就不是隔山打牛完全天马行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创作的,必须事先充分了解客户意图,从客户需要出发,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和提案,这样才能把创意和客户意志合拍引发共鸣,赢得订单。同样的,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是这个道理。孩子就是我们的客户,要让孩子配合家长,乐学爱学,我们就必须去耐心解读分析孩子,不能想当然地一厢情愿地打包给比家长自身更不了解孩子的人,指望他们一周给出一两个小时,就能完全解决问题,那跟隔山打牛有什么区别?


所以,家长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在家庭教育上有所担当。当孩子面对解答题不能胜任和轻松驾驭的时候,要去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如果是数学概念不清晰,就一起弄清楚概念,如果数学关系没理顺,就一起分析关系。比如,行程问题,路程时间速度,这三者之间的等量关系,孩子必须任意知道两个就能知道怎么列出等式表示第三个未知量,这个就是数学关系,这些关系的理解必须非常非常熟悉和到位,解题的时候反应才会快,思路才清晰。


此外,鼓励孩子搞懂错题后多讲题,也是很好的帮助孩子理顺思路的手段。孩子讲题的时候家长侧重于对数学关系的提问,确保孩子理解清楚思路清晰。能做出来还能讲出来,那就代表着孩子真的懂了。


我一直提醒家长朋友,尤其是小学生家长朋友,请不要急于帮助孩子解决一道题,张口告诉孩子答案,认为这一道题孩子做出来了,今天的作业打发了,就松了一口气,这样的学习观,必须改。帮孩子给出一道题的正确结果,是没有意义的,帮助孩子学会自己对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才是真正的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责任。永远不要去声讨老师,觉得这是老师才该做的事,老师上课只能针对大部分孩子,是管不了也顾不上那么多参差不齐的孩子的,换成你是老师,你也做不到照顾好每一个来自不同家庭、学习节奏和吸收节奏都不同的孩子。现在老师们的教学任务并不轻,小学生课堂传授的知识体量比过去大了很多,还有不少行政事务要面对。所以不要去抱怨老师,也不要去指责孩子,欠下的债,都是我们自己的责任。慢慢来,不着急,从当下开始,让孩子把错题讲一遍,请孩子来当小老师,说说解题思路,然后再找一道同类题给他,请他做一遍,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学懂了,就从这样的小事开始,就对了


认真提前预习,针对性朗读课本,上课认真听课,课后请孩子复述主要内容,写作业不翻书,错题搞懂后讲讲题,重做错题,再做几道同类题,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的授人以渔的学习模式。千万不要仅止于帮助孩子解决当下这一道题得出结果,如果只是家长把这一道题讲了,孩子做出来了,但是思路并没理顺,数学关系没理解到位,下一次遇到同类题,孩子依然六神无主。


最后,我想提一个最最最重要的要求:请家长对孩子的错题,报以平常心,切不可面露愠色,看到孩子错了就叱骂他是笨蛋。记住,孩子再小也是有自尊心的,没有孩子愿意做笨蛋。他不会,就说明他能力不到位,知识点有缺漏,我们只能心疼他,帮助他,骂他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每次他有错题的时候,都要对他说:“没关系,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错是因为不会,不会我们就学呗!学会了你就少了一个知识漏洞了。我们认真织补好知识的渔网,补好了就能在考试中捕捞到更多大鱼了。


永远把孩子往积极的方向去引导,一方面让孩子正视自己,错了就是不会,我们不回避问题,一方面也鼓励孩子。不会就学,行动力才是王道!


对基础薄弱的孩子来说,其实他们的学校生活环境是相对恶劣的,因为没有学习自信的孩子,在老师同学面前容易自怯三分,所以对他们,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补弱,要呵护好他们本来就战战兢兢的自尊心,要让他感受到温暖,激发他的学习热情,然后恩威并施地要求他们在行动力上付诸于执行。执行过程中家长们要多动脑筋,比如可以用客观的数据和图表记录他们的学习过程,通过一段时间的持续记录,让他们实实在在地看到付诸于努力的效果,发现原来只要我肯学,也是能学好的,从而逐步重拾学习自信。

 

最后想提醒,任何能力的提升,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尤其是落实抓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初期,让孩子心情愉快地接受挑战,比急于求成让孩子一步到位重要得多,一步到位本身就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是错误的。没有过程的积累,孩子就算一晚上做三五百道题,也不可能马上能力上升,反而容易让孩子兴奋期一过陷入疲惫和排斥。所以家长需要耐心沉住气,先和孩子一起设置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小目标,踏踏实实在正确的方向付出努力,坚持执行,让孩子尝到坚持努力有效的甜头后,再以此为契机循序渐进,一步步有序建设孩子的学习自信,去感受学习优秀的正确打开方式。


综上,孩子补弱,要靠家长和孩子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共同努力。没孩子不愿意优秀的,不需要多讲大道理,而是要落实下来做,让孩子通过行为上的努力来习得优秀,而不是停留在“想”的层面。我一向反对经常跟孩子讲大道理,道理可以讲,但不宜多,不宜频繁,大道理学校老师讲得够多了,回家咱就踏踏实实干吧。讲大道理是讲不出一个好孩子的,知道和做到之间,有无比巨大的鸿沟,对基础薄弱的孩子来说,做到才是王道!


           

另:

最近两天看到很多家长在转发教育部关于全国性取消各种高考加分项的新闻,有家长问竣妈怎么看?

竣妈说,如果认为跟只学校课本走就好,额外多学点,学深点,是白学了,这是只看到其一没看到其二。没错,从学校和各省招办出发,自下而上的各种加分被取消了,可是,君不见,各名牌大学的自主招生正在如火如荼展开,大学自上而下主动给优生的各种自招考试和降分优惠,还是那些学得更多更深更好的孩子才有份啊!对那些真正竞赛优秀或综合成绩突出孩子而言,机会一点没见少!

这边政府讨好百姓,说不给加分了,那边厢大学热烈示爱尖子生,以自招选拔的形式,主动给通过考试的孩子降分,或者给降一本录取,或者给予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