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探微:语文教材编者,你存心耍我们一线教师吗?

课文探微:语文教材编者,你存心耍我们一线教师吗?



点击杏坛采薇选择关注,阅读更多。
语文教材编者,你存心耍我们一线教师吗?

课堂上,给学生讲七年级(上)语文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

讲完全文,最后讲课后练习。讲到第四题时,瞬间崩溃,尴尬流汗,几乎无颜面对学生。

凡是看过《植树的牧羊人》这篇课文的人应该都知道,文中写了一个名叫艾力泽·布菲的法国老人,数十年如一日,孤苦伶仃一个人,默默无闻无怨无悔无报酬,在荒芜的山坡冈峦植树,生生把一片荒山变成了森林,变成了城市。
每一个读到此文的人无不为他的行为和精神感动。
作为语文教师,我想每个人都会在课堂上教育我们的孩子要学习艾力泽·布菲,继承发扬他持之以恒,无私奉献,不图回报的大仁大义。尤其是今天,生态环保理念成为全人类共识,他的教育启示意义更是非同寻常。
可是,这篇课文后练习第四题说的是什么呢?
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课文写的是一个虚构的故事

原来,前面我给学生分析得那么好,讲得那么多,一再反复启发鼓励学生学习的那些美好东西,竟然都是子虚乌有,都是根本不存在的。
这让人情何以堪啊?
我不明白课文的编者为什么要在这里清清楚楚地写上这样一句话?难道存心就是要调戏我们一线教师吗?
也许课本编者觉得这是事实,这本来就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即便如此,编者完全可以在前面课文首条注释下标明这是一篇小说就够了。
我们语文课本中小说很多,上课时老师也会跟学生讲故事完全虚构,但并不影响我们从中吸收先进的文化思想。

可是,这篇文章前面课题下的首条注释上并没有说这是一篇小说。对作者的介绍只是“(1895~1970),法国作家、电影编剧”。我相信很多老师也和我一样,是把这个课文当作纪实作品来看待,来教学的。
可是,当我们从头到尾教完了课文,让学生认真读了,认真讨论了;教师也想方设法启发了,引导了,让学生向艾力泽·布菲学习了。
可是,最后却突然有人在课堂上宣布:“老师,你刚刚讲的故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我不知道,各位语文老师,你们是何感受?有没有被打脸的感觉?

这篇课文的故事是不是虚构的?我不知道。我想,就算真是虚构的故事,课本编者把这些信息放到教参里,让老师们知道就足够了,根本没有必要在文章最后用这种方式呈现出来。
为什么?因为我们生活中本来就存在一种善意的谎言,让学生去接受这样的谎言又有什么害处呢?
想到温儒敏主编的部编版教材年年都有变化(参考本号前文《请教温儒敏,教材年年变到底为哪般》,可点击跳转查看),我急忙去找旧教材。从我手里能找到的、2016年版本,2016/2017/2018/2019/2020/2021连续六年使用的教材,课后练习第四题都没有变动,却并不是这样表述的,而是全文如下:
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认识或听说过这样的人吗?试为他写一段文字,记录他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

这里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并没有说这篇课文故事是虚构的。
那么,这个故事到底是虚构,还是纪实?这就令人怀疑了。这里暂且存疑,留待学者考证。我不明白的是,即便是虚构,在课文最后结尾的练习题中明明白白点出来又有什么意义呢?是能帮助学生更深入领会课文?还是能加强思想熏陶,潜移默化教育学生呢?
我以为,除了让一线老师倍觉尴尬,削弱对学生的思想熏陶功能,还能有别的作用吗?
这已经不是画蛇添足了,而是剥光美人衣裳的行为了。又岂止是剥光衣裳?根本就是先引个妆容整齐的美人出来,让她在你面前尽情展示。你正啧啧赞叹身段窈窕婀娜多姿时,他突然扒光美人衣服,给美人开膛破肚,然后指点着告诉你:“看,这是膀胱,那是屎尿……”

你有没有感到恶心?有没有被激怒的感觉?
语文教学从来都是“文道合一”,不光教给学生知识,更注重思想熏陶。如此编排的课文,是不是故意在弱化思想教育?
我想大声问一句:“语文教材编者,你们这样做是有心呢?还是无意呢?是觉得这样耍我们一线教师很好玩吗?很有趣吗?”


扩展阅读:
咬文嚼字:“宇宙之门”在哪里
咬文嚼字:号角如何能拉响?
课文探微:这个“大概是”大概不靠谱
文化散文:世界无不美轮美奂
课文指瑕:“半楼梯”,是个啥意思
给《人民日报》提个醒:“白衣执甲”要慎用
课文探微:也说“斯人”与“是人”

八岭山人简介:
语文教学30年,读书思考,勤于笔耕;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曾获全国教师文学表彰奖一等奖;全国多家学生读写报刊作者,指导学生作文发表获奖数百篇次。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