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县东平镇护田小学:实践得真知,劳动促成长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在全面落实“双减”的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亮点。今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正式升级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的课程。政和县各中小学通过统筹校内外资源、拓展劳动实践基地、完善劳动课程设置、建立综合评价制度等措施,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走深走实。
政和县东平镇护田小学结合“双减”政策要求,组织开展“实践出真知,劳动促成长”劳动教育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劳动基地练技能
护田小学在校园内开辟出劳动实践基地,为各个班级划分出劳动场地。同学们在老师们的指导帮助下,挖地,给土地施肥、打窝,栽种自己认养的花和菜,并及时进行培土、浇水。孩子们积极参与劳动,开创出“开心农场”,并在劳动实践中体会快乐。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精心培育,一株株菜苗在阳光下茁壮成长,花儿在微风的抚摸下摇曳多姿。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收和希望。相信在今后的时光里,孩子们一定会应时而为,播撒希望,适时而作,耕种梦想,以上进之心,勤奋之力,收获人生最美的风景。
孩子们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及课余时间翻地、施肥、播种、栽苗、浇水等。
日常劳动显素质
护田小学一向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技能。综合劳动课上,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勤学劳动技能。如组织开展全体同学参与清理校园环境卫生,如今孩子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各班级自觉清扫班级包干区的环境卫生,学校各功能室、班级教室、操场等校园环境保持整洁干净。
家庭劳动担责任
一日生活皆课程,该校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不同的劳动清单。利用劳动课和主题班会等形式组织学生熟知各年级劳动清单内容,努力让学生在每个学期都能够熟练掌握几项劳动技能,在学习劳动技能的过程中学会独立自主。如教育引导孩子们积极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负担,同时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劳动是学生的必修课。劳动中有体验,体验中有成长,最终收获的是一种习惯,养成的是一种品格。通过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们从“课本”中走出来,到“生活”中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同时增强学生团结协作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培养良好的劳动品质。劳动教育,让孩子有幸福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