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爱打人怎么办?再不管教你会后悔的!
恩吉拉国际早教
哄睡故事大全
60万妈妈的育儿首选
最近小恩在后台收到留言,问小恩“宝宝打人怎么办”的问题。
明明妈妈:
小恩你好,我儿子快2岁了,以前带他,觉得他很温顺,很可爱,把他抱在怀里,像只小绵羊一样,奶声奶气的叫着妈妈,暖得我心都快融化了。
但最近我发现他变得调皮了,动不动扯我的头发,抓我的脸,有时他叫我我没及时回应的话,他就跑来踢我。
他“欺负”我就算了,昨天带他到公园玩,为了争抢一个玩具,他竟然把一个小朋友的手咬了,被咬的小朋友哇哇大哭,搞得我很没面子啊。
朵朵妈妈:
我家宝宝23个月了,最近突然变得爱动手打人。
我严厉制止,可是不管用。很怕他以后变成小霸王,去了幼儿园也天天打人,怎么办?”
佳佳妈妈:
我女儿快2岁半了,每次和小朋友一起玩儿,总会主动攻击别人,不仅会用手推、用脚踢,还会拿小木棍戳别的小朋友。
我批评她,她也会道歉,但下次还会犯,小小年纪就这么暴力,长大了可怎么办啊。
当妈的都有这样的担心,孩子被别的小孩打了,当妈的肯定心疼。但是孩子动手打人,又免不了被人说“没教好”,同样苦恼。
以上几位妈妈述说的场景,很多妈妈都觉得熟悉,对啊,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天使宝宝变成了小恶魔。
对人时不时就是一巴掌招呼过去,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01
俗话说“两岁的宝宝,猫狗都嫌”。
2岁左右的孩子,正在经历人生中的第一个叛逆期。他们开始有自己的主见,专门和大人对着干,甚至把“打人”当做自己独特的交流方式。
宝宝从小乖乖变成小恶魔,开始动不动打人,通常有这几个方面的原因。
-
没有掌握与小朋友交往的技能。想要的东西人家不给,他又不会“要”,于是就打人。
-
不会准确地表达想法,借打人这种方式来表达情感。自己的想法、要求说不清楚,别人没有照做,情绪不好就打人。
-
以打人来寻求父母的注意。想想原始社会里,对于小宝宝来讲,家长的时刻关注对他们来讲就是一种生死攸关的保护,所以“求关注”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本能。
-
模仿电影、电视或身边的人的行为。这个时期的宝宝学习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不管好的坏的,他们都要尝试一下。
-
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宝宝打别人时,看到别人因为自己的举动而反应剧烈,这让他很有成就感呢,觉得自己很强大。
在他们心里,对“打人”的是非观并不是很清晰,因此大人此时的做法很关键。处理不当,孩子的“假熊”可就变“真熊”了。
02
打人是宝宝身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表现,当宝宝遇到困难与挫折时,有可能就是用打人来表达情感与需求。
那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应该怎么去处理呢?
坚决地制止
一旦发现孩子正在打人,家长首先要做的是,立刻坚决地制止。
态度要坚定,家长可以握住孩子的手,带他离开打人现场。
这样能帮他的情绪降温。
然后,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回顾事件,帮助他解决问题。
前面说过,孩子可能因为语言和解决问题能力不够而采取暴力手段。
他们的前额叶没有发育成熟,我们大人这时应该充当孩子的前额叶,帮助他理性思考、梳理问题所在,然后跟他一起想办法解决。
当孩子开动脑筋开始想办法,他的理性脑启动,就不再受制于情绪脑。
即使孩子并没有想出其他方案,也会更加冷静。
孩子冷静下来后,别忘了提醒他跟对方道歉。
找出“打人”原因,切忌“回打”
面对孩子“打人”事件,家长首先应该保持冷静,通过耐心询问来推测宝宝攻击行为后面的根本原因,而不是马上选择回打的方式,哪怕回打是出于一种本能反应。
因为你的回打,有可能满足了她攻击的期待,并且观察你的反应,从中学到更具体的打人方式。
有时候,孩子的攻击行为也许是出于自我防御,也许是出于模仿,也许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
比如:你和孩子玩游戏的过程中,两人的头相互“叮咚”撞击在了一起,她出于自我保护朝你头的位置打了一下。
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平时她摔倒在地,你总是会打地板,说地板不听话,孩子就迅速模仿了。
手足无措的时候试着借助外力
孩子情绪认知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一次肉体处罚或者一次心理疏导就可以解决的。
有时候,家长也会很苦恼,明知道这种行为是错误的,跟他说了千百遍,但就是不改。
其实,这个时候可以考虑借助外力,比如:绘本里面的一个故事,他最崇拜的漫画人物、或者跟周边同龄小朋友行为的比较,来告诉他你不可以这么做,慢慢引导孩子理解并认识到打人的后果,一定要教他学会承担后果。
给宝宝足够的爱
防止宝宝产生暴力行为最好的方式,就是给宝宝一个稳定、有爱、有原则的家庭环境,给予宝宝足够的关注,并且每一个照顾宝宝的家庭成员都应该成为一个好的榜样,彼此友善礼貌。
说出自己的感受,并“示弱”
面对宝宝打妈妈的行为,很多家长的想法是:“我要反击,告诉他被打的滋味,然后“说服”他不能这样对我,更不能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但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小孩心智并不是很成熟,有时候甚至会以为你在跟他玩,一边笑着一边打得更欢了。
此时的你不妨轻轻将他的手挪开,平静地告诉他:“妈妈很痛,妈妈不喜欢,不可以这样,然后走开。”让他感受到原来妈妈也会受伤。
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向他“示弱”,告诉他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将“强父母、弱小孩”的亲子互动模式弱化一些,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会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一般2岁左右的小孩,语言表达能力跟不上,只能通过打人来表达情绪,甚至一些小朋友高兴或者不高兴都通过打人来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