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显特色,“域”见深度——大班幼小衔接学习准备之区域游戏活动

“区”显特色,“域”见深度——大班幼小衔接学习准备之区域游戏活动

“区”显特色

“域”见深度

大班幼小衔接学习准备之区域游戏活动



前言









幼小衔接期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而大班时期是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过渡和转变关键期,这对每个孩子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发展转折点。为更好地落实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帮助幼儿科学做好入学准备教育,班级老师利用“区域游戏活动”,落实好衔接教育,不但减缓了幼小之间的坡度,而且帮助幼儿减少对入小学的不适应,为他们入小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充分体现科学性、整合性和趣味性。


区域活动,助力幼小衔接

环境是孩子的第三位老师,为了让家长们了解在幼小衔接背景下,班级区域活动的实施与开展情况,深度感受在区域游戏中幼小衔接的培养方式。班级老师以区域活动视频观摩、互动交流等方式,站在儿童的角度向家长展示了班级区域游戏之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情况,让家长看见每位孩子的发展与成长。

区域游戏,助推科学衔接

家长们通过观看孩子在区域活动视频,了解区域活动的流程,材料使用情况以及孩子从中得到的发展。建构区孩子们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创意构思、巧妙搭建自己心中的小学,在活动中能与同伴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对小学生活充满了向往和期待,有上小学的愿望;益智区的测量是认识量的手段,通过测量培养幼儿专注、有计划地做事,能进行独立思考、探究,有助于幼儿入学后更好胜任新的学习任务,且受益终生;数学区投放关于时钟的相关材料,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受时间,通过动手操作巩固认识整点以及半点,学会按时作息,养成守时、不拖沓的好习惯;语言区孩子能够专注地阅读图书,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续编、创编故事,与同伴一起讨论书中内容,加深阅读兴趣和理解,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能力;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之一,幼儿通过用图画的方式制定计划表或任务清单,记录自己的想法和发现,让幼儿做游戏的主人。







区域活动可以很好的培养幼儿的主动性、探索性,幼儿在区域里玩中学,学中玩,更高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鼓励幼儿同伴之间相互关爱、支持、合作,尽可能创造有益于增进同伴之间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的机会,鼓励、引导各区游戏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拓宽幼儿交往的空间。活动开展过程中,老师以“引导”代替“掌控”,在幼儿操作遇到困难时引导其采用合作机制解决问题,建立幼儿的合作意识,在与同伴进行良好沟通的基础上完成区域活动。吴老师结合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进行了有效总结。

家长真情反馈,为孩子携手同行

视频观看结束后,家长们用心反馈,结合幼小衔接指导意见分享了自己的想法与感受:不同种类的区域游戏,让幼儿真正实现了玩中学,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高了幼儿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造力和专注力的发展,为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做了很好的铺垫。本次分享让家长们深入体验,用心感受,既拉近了家园关系又关注到了孩子的成长,这是一次爱的分享,心的沟通。

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是一种探究发现式的学习,更容易形成后继学习和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学习品质:好奇、探究的兴趣、主动性、专注与坚持、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不断创新的表现,这些正是幼儿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点一滴皆用心,一区一角皆教育。”区域创设各有千秋,处处皆是风景。在这一场双向奔赴的旅途中,籍着璀璨的点点星光,让家园共同携手,联结心中期盼,通过实际行动让孩子们快乐游戏,快乐学习,为幼小衔接“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