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常的学习方法为什么好?因为符合人类的认知原理

张五常的学习方法为什么好?因为符合人类的认知原理

他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又符合那些认知原理呢?

文/李亮,微信公众号:开智学堂(ID:openmindclub)


这两天我在反复读一篇文章,对,不是一本书,而是一篇文章。越读越欣喜,越读越感叹:果然是这样的大师才能写出来的文字。

这篇文章叫《读书的方法》,作者是张五常。

现年 81 周岁的张五常先生是一名经济学家,被认为是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在交易费用、合约理论研究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以《佃农理论》和《蜜蜂的神话》两篇文章享誉学界。

他永不从众,有自己坚定的立场,素以「狂人」之称,也是中国最有争议的经济学家之一。

曾有人曾问他:为何你一直与诺贝尔奖无缘?张五常笑道:「我的 11 个朋友都得了诺贝尔奖,就剩下我一个了,可能我太厉害了吧!」典型的张式回答。

这样一位「狂人」,同时也是一位公认的天才,是新制度经济学家艾智仁和科斯的亲传弟子,多位诺贝尔奖大师将其引为知己,并公开宣称自己的成就是得益于他的思想。

这样一位「特立独行」又「天资聪颖」的大师,自然有他与众不同的学习方法,前文提到的《读书的方法》一文,便是他于一九八四年一月三日写就的。

说是《读书的方法》,但我觉得「读书」二字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不仔细看会误以为仅仅是讲阅读的方法;更名为《学习的方法》更为妥帖,因为文章字句之间体现的,正是我们求之而不得的学习正道。更为关键的是,他的学习方法大多符合认知科学原理,这也意味着,这样的学习方法更为正确、可靠。

那么他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又符合那些认知原理呢?下文我们就详细地聊一聊。

原则一、以理解代替记忆

不同于我们以往所知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记住知识」,张五常认为:理解是记忆的代替。

强记理论不仅很难记得准确;当需要应用时,强记的理论根本无济于事。明白了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含意,你会突然觉得你的记忆力如有神助。道理很简单,明白了的东西就不用死记。但理论的理解有不同的深度,也有不同的准确性。理解越深越准确,记忆就越清楚,而应用起来就越能得心应手。所以读书要贯通——理论上的不同重点的连带关系要明白;要彻底——概念或原则的演变要清楚。

而为了真正理解知识,张五常建议,主要需要改变两个坏习惯:

  1. 听课时狂抄笔记;

  2. 把每个章节分开读。

细细分析,这这两点不仅有道理,而且还符合认知科学的习惯。

第一点:听课时狂抄笔记。

相信这是一个很多人都有的学习习惯,并且很多人还以在课堂上写出漂亮工整的笔记而自豪。然而但这一点是错的。

认知科学最新研究进展,揭示了一个超出多数人常识的一个原理:「必要难度」。如果将人类的大脑比作一个硬盘的话,那么每次记忆和回忆就相当于在这个硬盘上面去写入和擦除。以前人们以记得「又快又好」为记住的标准,但最新实验发现了与常识相反的结论:「存储与提取负相关」。

也就是说,如果记忆的时候太容易,那么回忆的时候就会比较费劲;反之,如果记忆的时候用一些方法估计设置一些障碍,也就是这个过程存在「必要难度」,那么,回忆的时候会更容易。

所以,如果听课时拼命地记笔记,那么一来会影响对于知识的理解,二来老师边讲边记笔记,你会听得太明白,写入太容易,从而导致回忆困难。那样,一段时间后,只能是忘记。

反之,如果我们略微增加一下写入难度,比如隔几个小时后再去写笔记,或者在课上只记录那些不理解的点,其他的交给大脑去理解,这样未来回忆时会更容易。也就是说,你真正记住了那些学到的知识。

第二点:把每个章节分开读。

因为上课时战线拉得比较长,比如大学时往往用 14 – 15 周的时间才能讲完一门课,所以学习时也很容易将章节拆开来学习。但这样就忽略了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理解就因此无法融会贯通。

张五常认为,正确的做法是:

读完某一个课题,或书中的某一章,或甚至章中可以独立的某一节之后,要花点时间去细想节与节、章与章、或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能稍知这些必有的连带关系,理解的增长就一日千里。

这是因为在任何一个学术的范围内,人类所知的根本不多。分割开来读,会觉得是多而难记;连贯起来,要知要记的就少得多了。任何学术都是从几个单元的基础互辅而成,然后带动千变万化的应用。学得越精,所知的就越基本。若忽略了课题之间的连贯性,就不得其门而入。

其实,不只是章节之间不要分开读,甚至,最好一次也不要仅仅读一本书。

人类大脑有很强的模式处理能力,它能快速地将事物之间的关联之处和不同之处找出来。具体到读书学习上面,就是要看不同的章节之间甚至不同的书籍之间都提到了哪些相同的或者相关的概念。

比如,如果你要学习计算机导论,那么最好的方式不是找一本评价最好的教材来读,而是一次找一堆相关的教材,看其中所有人都提到了哪些概念,然后再针对这些概念去深刻理解。这样,不仅能够从同一个概念的不同举例中看到了这个概念真正的含义,更能够掌握一项独特的技能——不依赖于别人评价,自行判断书籍的好坏。

原则二、思想集中才有兴趣

我们常听到一个说法:有兴趣的课程会学得比较好。所以很多人在学不好的时候回抱怨:唉,我就是培养不起来兴趣啊,怎么办……

但张五常认为:兴趣是培养不出来的反之,可以培养的是集中思想,而集中思想可以产生兴趣。

无论任何科目,无论这科目是跟你的兴趣相差多远,只要你能对之集中思想,兴趣即盎然而生。

对着书本几小时却心不在焉,远比不上几十分钟的全神贯注。认为不够时间读书的学生都是因为不够集中力。就算是读大学,每天课后能思想集中两三小时也已足够。要培养集中力也很简单:第一,分配时间——读书的时间不需多,但要连贯。明知会被打扰的时间就不应读书;第二,不打算读书的时间要尽量离开书本——「饿书」可加强读书时的集中力;第三,读书时若觉得稍有勉强,就应索性不读而等待较有心情的时候——厌书是大忌。要记着,只要能集中,读书所需的时间是很少的。

张五常的方法非常重要,尤其是「饿书」的理念。

认知科学研究发现,人类并不能很好地区分:「记住了」与「学会了」这两个概念,总是错把「记住了」当作「学会了」。所以我们在看书的时候,大脑会欺骗自己「学会了」,但实际的情况仅仅是看过了之后留下了一些印象而已。

人类大脑容量有限,爱走捷径,常常对一些本来不应该产生知晓感(FOK)的词汇、学习的内容产生知晓感。所以,在不集中的时候不读;在明知会被打扰情况下不读;在厌倦的时候不读——遵循这三个「不」原则,自然可以真正学会,而当你真正学会的时候,兴趣自然产生。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的集中力如何呢?张五常在文章中提供了一个简单易行测试方法:

将一只手表放在桌上,如果你可以在读书的 30 分钟内忘记手表的存在,那么你已经有所小成。如果你可以完全忘记外物 1 个小时,不用担心你的集中力。

而且,真正的专家,在从事集中思想的工作时,一天最多也只能工作 4 个小时而已。

所以一天留给读书的时间有 2-3 小时即可,但关键是要不受打扰,不可欺骗自己和自己的大脑。

原则三、读书要分三步走

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在《The Sense of Style》这本书里面提到过:

写作是将网状的思想,通过树状的句法,组织为线状展开的文字。

这是写作的方法。然而很多人对其形成过程不了解,面对「线状展开的文字」也采用线性阅读的方式从头看到尾——如果是读一本小说或者轻松的读物,那没有关系,而且也建议这样读下去,但如果阅读一本让你「涨知识」的书籍,那这样的读书方法是不够的。

张五常认为,读书要分三步:

  1. 快读;

  2. 慢读;

  3. 选读。

第一读是快读,读大意,但求知道所读的一章究竟是关于什么问题。快读就是翻书,跳读,读字而不读全句,务求得到一个大概的印象。翻得惯了,速度可以快得惊人。读大意,快翻两三次的效果要比不快不慢的翻一次好。第二读是慢读,读细节,务求明白内容。在这第二读中,不明白的地方可用铅笔在页旁作问号,但其他底线或记号却不用。第三读是选读,读重点。强调记号是要到这最后一关才加上去的,因为哪一点是重点要在细读后才能选出来。而需要先经两读的主要原因,就是若没有经过一快一慢,选重点很容易会选错了。

读到此处,不禁拍案。无他,太符合认知原理了!

由于第三点是理解后的结果,所以此处重点说一下前两点。

第一点:快读

认知科学中有一个 10% 的理论,即「通过大约 10% 左右节点,即获取 80% 左右高质量信息」,这也是快读,或者说跳读的理论基础。

人类的大脑喜欢脑补,所以当你看到「汉字序顺并不一定影阅响读」这句话时,大脑自动脑补成了正确语义;当你看到三根并非连续的线条,也会将其脑补成一个三角形。

而且,不只是可以获取大量信息,在某种意义上,快读在自发地去补齐跳过的中间组块时还可以帮助你动用了更多大脑能量,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记忆的目的。

第二点:慢读

认知科学研究得出了一项结论:人类最佳的知识结构是树形结构。而人类对知识之树的常见搜索方式有两种: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

其中,广度优先检索要求你批量处理(比如速度就属于这种搜索模式),了解知识的重点在哪里;而深度优先搜索则需要你深入挖掘,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广度优先搜索侧重高阶抽象能力,因为符合人类天性,容易培养;但深度优先搜索,将遭遇很多平台期,不容易培养。

深度优先搜索难,是因为它与人类大脑习惯的工作方式不同,超出了人类大脑的舒适区。此时除了通过阅读不同的书籍寻找共通点和记录下难点请教别人外,并无太多的方式可以轻松解决,所以此时只能硬扛着过去。

不过,正是因为存入难度增加,所以也才能记得更劳牢。

总结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但如果在知识量庞大的今天依然采用这样的读书、学习方式,会无法顺应当下节奏。此时,如果使用合适的方法,可以在帮助你在提高效率的同时,真正做到理解知识,记住知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