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大单元、议题式教学的几点疑惑

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大单元、议题式教学的几点疑惑

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

大单元、议题式教学的几点疑惑


以德立教


为何要以素养目标推进大单元设计

4月21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了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结束了初中政治课“旧课标、新教材”的局面,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绘制育人蓝图。新的课程标准给我们一线教师带来最大挑战的就是理解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大单元设计以及议题式教学等新的教学理念。

对于为什么要以素养目标推进大单元设计,崔允漷教授指出,新课标建构了素养导向的目标一族——即以核心素养为统领的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并明确规定学业质量标准是过程评价、结果评价、考试命题的依据。我们看到,课程内容用的行为动词通常是“说出……”“写出……”等,这是基于知识点的、易达成的低阶位目标;而学业质量标准用的行为动词是“形成……”“编制……”等,是较难达成的高阶位目标。既然评价、考试命题都要依据学业质量标准,那么教师在思考或组织教学时就必须放弃以前熟悉的“知识点+课时”,采用与学业质量标准要求的高阶位目标相匹配的“大单元”。




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大单元、议题式教学的几点疑惑


如何理解大单元“大”的含义?

对于大单元“大”的含义,郭教授给出四方面理解:

一是有高阶位的素养目标;

二是采用同一目标、多课时实施的方式;

三是体现微课程建设,将目标、多个知识点、多课时、情境、活动、学生学习、教师指导和评价等组织成为一个课程;

四是有明确的组织者作为单元“骨架”。常用的单元组织者有大观念、大问题和大任务(大项目)三类,大观念匹配价值观、必备品格等素养目标,大问题可以较好地对接关键能力、价值观等素养目标,而大任务更易达成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等素养目标。


对大单元、议题式教学的四点疑惑

在实际的研习过程中,由于个人水平局限,仍有诸多困惑未明,本着学贵有疑的态度记录下来,欢迎同行指教,也作为今后学习的目标与任务。

每个学科根据自身学科特点,课程内容设置各有不同,例如语文学科的任务群,历史学科的版块式。初中道德与法治则设置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等五个主题。那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大单元中的“大”到底达到一个怎样的层次?按照华师大单元教学设计模板,单元主题应当是以所用版本教材单元主题为依据,搞清楚课标对本单元基本要求是什么,如何落实这些要求。

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大单元、议题式教学的几点疑惑

学而不止




新课标在课程实施上建议教师积极探索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新课标就五个部分的教学主题分别给出了共35个议题。其中有些难度较高的教学内容,一个议题对应课本一个框题,甚至是具体一个目题的内容。如法治教育部分,第六个议题“认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以及第九个议题“走进村委会、居委会”,很显然这些议题的范围比单元的范围要小。但是也有一些议题所涵盖的内容包含不止一课,甚至是不止一个单元。如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部分以“社会中的我”为议题,教学内容涵盖了对自我的认识,如何处理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及养成亲社会行为等七年级和八年级上册的相关部分,这时候议题的范围就比单元的概念范围要大。那么在教学中该如何理顺单元主题与教学提示里议题之间的关系?此为疑问一。



议题式教学有高中根据2017年版高中新课程标准进行的教学实践范例,因此,在初中学段进行议题式教学时,我们都会学习、借鉴高中议题式教学的模式。高中议题式教学在设计的时候以情境线、议题线、活动线、任务线和知识线进行流程设定,而这些流程在进行课堂呈现的时候,往往又分了不同的版块或环节。教学中有的以情境的变化划分不同的版块,有的以任务的变化划分不同的版块。因此最终展示出来往往会出现:板块一,情境1,任务一,任务二,情境2,任务三等,这样的多层次结构。相对于高中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条理性,初中学生可能是更容易记住课件的边框装饰而忽略了学习内容的群体,那么初中教学是否也需要遵循这一模式?多层次结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否会造成思路的混乱?此为疑问二。



观看了很多高中的优秀议题式教学设计,很多课例都采取了一例到底或者选用一个背景素材为例进行深度分析,如抗疫救援、黄河生态治理、金米村木耳经济等,那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否也要以这样的方式来进行一例到底式的设计?在高中的教学设计中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提到了具有一定的政治素养,但对于初中学生,尤其是刚入校的初中学生这方面的素养积累几乎为零。他可能尚不具备深入分析的能力。而且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整体构架上进行认识、了解,并非追求深度分析,他们也不具备高中学生一定的哲学理论知识基础,如果特别强调以一个例子进行深入探究,对于初中学生是否会造成记住了例子而忽略了体系?此为疑问三。



高中议题式教学的任务线,以完成思维导图,完成微提案,进行深度思辨等为主要形式。那么初中学生作为小学和高中的过渡衔接阶段,是否可以通过更简单的例如资料汇总、故事讲述、角色扮演等小学高段的方式完成议题任务。因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跨度较大,从初一年级深深浅浅话友谊到初三年级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进行高质量、高要求的任务设置。初中阶段是青少年面临的第二个生长高峰,从初一到初三,学生的心智会发生极大的变化。我们的教学内容也是随着青少年的成长而逐次展开。尤其初一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就更应当注重与小学高段的衔接。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该探索适合这一阶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模式?是否不该以高中模式作为评价课堂的标准?此为疑问四。

研学实践之路道阻且长,幸而有优秀的同伴携手,希望通过交流、学习我们能够释疑解惑,为初中思政课的发展探索出更多有价值的成果!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