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讲求一个“适度”,爸爸妈妈应该知道“度”在哪里
这周到北京出差,终于把耗费了两个月的琐屑事在教育部办妥了。其实是很简单的一道手续,结果愣生生被部委官僚系统折腾了两个多月。还好,总算在年底前搞掂。
非常读书会也因此耽搁了。周三给大家布置了三道思考题,结果只有两名朋友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好吧,我这里把三道思考题的思考一并提纲挈领地做一个分享。
思考题13~15其实反映的都是一个问题,作为父母如何把握养育孩子的要点。具体点就是,当孩子提出自己主张的时候,应该如何应对?孩子面对风险后果时,如何应对?激发孩子独立,但是又不能被孩子牵着鼻子走,如何应对?这三个具体的思考题都是需要父母们理解其中的“度”在哪里。
不及不行,过了也不行,适度即可,但又如何把握适度?
客观地说,德雷克斯在写作这本书的时代,只是提供了一种基于观察和分析的经验性建议,本周及后面的相关阅读章节,其实是具体的应用碎片,要真正理解背后的逻辑,仅仅从德雷克斯,甚至阿德勒的心理学里是找不到足够的线索和理据的。
前面给大家分享了,孩子,特别是学龄前的幼儿,他们与生俱来就有着依恋的本能与寻求联结的本能。其中,寻求联结的本能是孩子为了获得掌控感的关键环节。简单地讲,就是人类个体有着寻求一致性与稳定性的本能,这种天性使得我们不能忍受模糊性,对于世界有着强烈的获得意义的冲动。反映在幼儿身上,就是他们会本能地从环境中寻求新的,关于世界一致性和稳定性的经验,也就是希望找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关于这部分,大家可以参考心理学家高普尼克(A.Gopnik)写于左右的一本书,《宝宝也是哲学家》(The Philosophical Baby),现在网上能够买到的版本是《孩子如何思考》,出版商为了噱头将书名做了更改。
这两本书其实是同一本书,而且是同一家出版社,同一个译者。前一本书是忠实原书名的版本,已经脱销;后一本书是更名后的版本。直接买后一本即可。另作者高普尼克另有一本书How Baby Think,目前尚无中译本,不要被后一版本书译名误导。
高普尼克的这本书其实就阐明了一个关键知识:幼儿有着从生活互动中寻求因果关系的本能。用我们的话来讲,其实就是寻求联结的本能。
问题是,幼儿并没有经验,也没有其它后天习得的知识作为参照,他们是凭着本能去探索,从父母等成年人的角度,是混乱的,甚至是冒犯的探索。幼儿仅仅凭借本能去探索——尽管它是孩子弥足珍贵的学习天赋——但它必然会闯祸,也必然会带来难以克服的风险,因此这就需要父母以及其它成年人对孩子进行社会化的规训,这是孩子适应人类社会的必经之路。
像《正面管教》(源于德雷克斯心理学的育儿法)这一类书,“管教”对应的英文字“Discipline”本身也可以译为“规训”,“Positive Discipline”现在市场上的流行译法是“正面管教”,其实更恰当的译法是“积极规训”。
为什么倡导积极规训?因为家庭对儿童进行社会化规训的过程与儿童自身源自天性的内在发展过程其实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成长方面,儿童的天性中寻求联结的本能会带来混乱、危险,这与规训的要求和方向是相悖的;反之,儿童接受规训的过程又很容易压制,甚至戕害到孩子的天性。所谓的“积极规训”,简单地讲就是倡导一种既能帮助孩子社会适应与发展,又不至于压制到孩子的学习天赋。
回到给大家布置的思考题,无非三个具体的问题:当孩子提出自己主张的时候,应该如何应对?孩子面对风险后果时,如何应对?激发孩子独立,但是又不能被孩子牵着鼻子走,如何应对?
下面几个要点有助帮助大家思考
1、既然儿童有着寻求联结的本能,他会自发地探索,通过模仿学习和适应学习来寻求和发现世界不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父母在面对孩子显得混乱的自发探索一定不要以成年人的偏见来看待,而要去理解孩子行为后面的动机到底是什么。特别是对于幼儿来说,道德评价意义的“好”与“坏”,“优”与“差”之类的标签是不适合的,幼儿无论做出什么,都是他们相信这么做是有意义的。
进一步地,即便他们做出什么不妥的事情,并不是他们“存心使坏”,而是在其它一些情境下被误导或者错误习得。那么,该怎么做呢?显然就不是冲他们发火,或者叨叨叨说教,而是让孩子能够自己从行为以及行为后果间建立联结,并且从中得到规训。
2、冲孩子,特别是幼儿发火,或者唠叨说教,至少可能带来两方面的消极后果。一是误导孩子。父母在孩子面前发火,会让孩子把关注的焦点放在父母的情绪上,而不是具体的行为上。因为孩子与生俱来就对情绪更敏感,父母发火,会令孩子感到恐惧和不安,从而大概率会压抑孩子的探索天性;相对地,幼儿对父母的说教不敏感,父母唠叨说教,孩子其实搞不懂父母的诉求到底是什么,有些孩子甚至会觉得很有趣。二是给孩子错误的示范,父母发火,孩子会习得父母暴躁的行为反应模式;父母唠叨说教,孩子也会模仿父母的叨叨叨,从而对话语脱敏,也就是俗称的“说疲了”。
3、父母要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并承担不妥行为的后果。行为后果既可以是自然的后果,如不好好吃饭就会饿;也可以是父母选择的后果,如捣乱就中止活动;还可以是父母与孩子事先约定的后果,如打扰别人,下个月就没有机会跟爸爸妈妈出行,等等。对于父母来说,孩子的行为不妥,最好的方式就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到并自行承担不利的后果。这样,孩子通常就能从行为与后果之间建立因果联系,为了避免不利后果,因而减少直至消弭不妥的行为。
4、儿童的注意力不像成年人那样聚焦,而是很容易被其它更具感知显著性的事物所吸引。所以,父母在对孩子进行行为规训过程中,不要交织不必要的情绪或过多的言语,否则就很容易使孩子漏掉本应注意到的重点:不妥行为与不利后果之间的联系。
5、时间维度上的一致性对儿童来说是很敏感的一个因素,如果同样的不妥行为,有着不同的后果,既有不利的后果,也有激励的后果,或者没有什么后果,那么孩子就很容易感知并且适应概率性后果,激发孩子尝试去“探索”影响后果的种种可能性,这个过程中孩子很可能做出错误的归因。所以,父母对于孩子同样的不妥行为,应该有一致的处理反应;而且父母之间也要一致;如果家里有祖辈,父母也应当与祖辈交流沟通达成共识。
6、父母的“言行不一”和“色厉内荏”对儿童来说是极其负面的影响,孩子会很容易适应并发展出应对的策略。所以,应对孩子不妥的行为需要父母温和而坚定。
7、如果孩子的行为没有不妥也没有风险,放手让孩子探索尝试,必要时给予支持鼓励。
8、父母观念上得有两条“边界”,一条边界是孩子的权利边界,父母要予以由衷的尊重;另一条边界是父母的权利边界,父母不要被孩子轻易地打扰或因为孩子的不合理诉求而模糊掉。所谓的“边界”其实就是“度”,适度的“度”。每个家庭这个“度”可能不完全一样,但是,父母必须要了解并且认可孩子与自己都是有自己的“权利地盘”的,父母不侵扰孩子的“权利地盘”,但是父母也不要让孩子轻易地侵扰自己的“权利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