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绘本里的学习方法怎样迁移到生活里?

数学绘本里的学习方法怎样迁移到生活里?

对于幼儿来讲,数学启蒙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生活中渗透。渗透意味着可以在生活的角角落落里体现数学概念,锻炼数学技能,训练孩子的思维方式。不过这种方式虽然好,但是家长普遍觉得门槛太高,一方面要求家长对数学启蒙知识有全面了解,知道有哪些概念,怎样分层次,另一方面学习形式,语言模式都有些讲究。一些家长看了理论书,对概念的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是回到生活中,总觉得力使不上来,而这就是“学习迁移”的问题。正如同孩子学习数学,概念知道,老师上课讲的听得懂,但是轮到自己要做题应用的时候,就发生迁移困难。


要想很好地进行“学习迁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刻意去尝试。孩子到了小学,学习数学的方式就是刻意训练,学了某个单元,做题就刻意要用某种方法,在练习的过程中,再深度理解概念的意义。


家长同样也是如此,如果听了课,看了书,但是不刻意去使用,总是忐忑自己做的不够好,是不是不对,那么就丧失了练习的机会,学习迁移就无从谈起。

很多人以为学习就是拼命看,背,记,等到感觉自己全懂了,开始做。虽然一定程度上我们的确需要积累和理解,但是实践也相当重要。尤其今天我们谈的是家长的辅导技能,本身就是一种实操性的技能,更加需要通过与孩子不断互动,来获取反馈,掌握孩子的特点,理解儿童与成人思维方式的差异,积累应对变通的方法,才能一日日提高自己的辅导效果。

今天以《原来数学可以这样学》(大象出版社)这套数学绘本为例,举例家长可以如何学习,如何通过“刻意尝试”来提高辅导技能。

这套书是今年1月份出版的,因为不是什么大的出版社,差点错过了,这是我看到的韩国的数学绘本里算编得很不错的。不像其他数学绘本那样一本一个故事,而是一本三个故事,对应三个概念;故事情节也没有那么复杂,重点是围绕这些数学概念进行的情景创设,情景也容易迁移到生活中;故事叙述的过程中,还会有一些一句话的提示,告诉成人此时应该做什么;每个故事后都提供了几个游戏,以及如何进行思维训练的指导。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内容~

观察比较的能力,应该贯穿在整个学龄前作为一种重要的长期渗透的项目来对待,而不要理解为,做几本练习册就好。

请看👇第一组图,抓住下图右下角的那句话:“请让孩子找出那只不太一样的小猴子,并让孩子试着说说它和其他小猴子哪儿不一样。”——观察比较的时候要做到两点:

第一、指出不同的来

第二、用语言表达出不同来

很多家长可能会忽略第二点。而一旦你理解,需要让孩子语言表达出来,那么当你发现孩子说不出的时候,或者说的不完整的时候,就可以加以提示,提示孩子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可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描述各种特性。比如下面图二,比较山羊和绵羊的时候,就有不少提示。

到了下面图三,你会看到这种观察比较又进一步在生活中得到了拓展,不仅仅是找出不一样的,还有指出有悖常理的地方;不仅仅是外观,还有功能上的比较;不仅仅是单一的特性,还有方方面面的特性。

再来看看第二组图👇,在这个故事里,不少页面都在提示成人可以引导孩子用语言有节奏地表达出重复的模式来,因此我们要抓住的是,日常引导孩子的时候,语言本身的韵律和节奏也是关键点,越小的孩子越需要通过多种感官来理解某一个概念,身体有节奏地动和声音上的节奏韵律就是很好的方式。

在后面图二图三里,有些活动是刻意进行的,比如串项链;有些活动则是生活中很自然会发生的,比如左右左右踏步走,同时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有些活动是需要特别准备材料的,有些则不需要,单纯观察说出来就可以。

数学绘本里的学习方法怎样迁移到生活里?

数学绘本里的学习方法怎样迁移到生活里?

小结一下:

通过上面两个例子,家长要把握住“刻意练习”这件事,意味着你需要把学习到的内容首先自己进行概括总结,总结出一些关键点,对活动内容进行分类,哪些需要自己准备材料,哪些着重在看,哪些既需要看又要说,哪些刻意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哪些可以利用别的绘本。(比如又关于找出不合理事件/事物,相关的绘本图书就有不少)

“刻意练习”还意味着你需要在一天里有意识地去关联学习到的知识,因此不宜头脑中充斥太多新的内容,应该学一点,就实践一点。许多家长买了一本理论书,就开始看,做笔记,但是不实践,等到整本书看完,发现内容好多啊,都不知道从何入手,或者虽然做了笔记,但是开始实施的时候,发现头脑中关联的内容太多,很容易一次活动就想塞入全部东西,导致难度太大,孩子根本不感兴趣。由于缺乏日常与孩子的互动练习,因此许多学习型的家长反而缺乏实践的技能,难以施展。

所以,这里提醒广大家长,边学边实践,才是提高自己能力的捷径。

再来看看第三组图片,先注意观察一下👇前三张图,两张场景在户外,一张在室内,右下角的提示句,一部分需要有动作上的表示,一部分需要有概括总结,强调“大的里面有小的”,也就是包含的概念。

这里你就要提炼出两个重点:

第一:要有视觉上的呈现,大的里面有小的;

第二:要有语言上的总结,不断重复大的里面有小的。

家长可以按照书先讲一遍,让孩子观察画面,另一方面可以到户外,真实的场景中再重复一遍书中的内容(包括图四里提供的额外的活动)。这个小故事里的大部分活动,比较树叶,比较长短,比较石头垒的高低,都是可以在户外再现的。真实的三维空间中的比较,与平面印刷品上看见,对孩子来讲是不同的,真实世界里的观察比较是整合性的,多种感觉通路的,立体的,知觉型的,会优于书本上看到的。

再来看看第四组图片,讲的是空间位置,故事设计的场景家长基本上都可以通过家庭内或者户外实现,比如躲猫猫的过程中,家长就要刻意去运用一些空间方位词,每一次建议使用2-3个,熟悉一段时间后,再每次增加1-2个新的词汇,逐步让孩子通过游戏互动来掌握这些词汇的意义,并鼓励孩子去使用这些词汇。

书中有不少提示,在告诉家长,有关于空间方位,需要转换视角,以及提问的时候也可以反过来问。

再来小结一下:

通过上面两个例子,家长要把握住日常生活中关乎“运动”“动作”“方向”等等问题的场景,刻意将有关于比较、排列、空间、位置等概念融入其中,家长要刻意学习一些词汇。对于成人来讲,这种学习自然不是知晓意义,而是指刻意改变你的日常用语习惯,日常生活中如果不习惯使用精确的词汇来描述方位,喜欢使用指示代词,这个,那个,这边,那边,那么就要改掉这个“毛病”,记住,你要“刻意练习”。


一旦家长有意识地去使用精确的词汇来描述,包括在进行选择的时候,比如今天出门要选择什么路线,刻意给孩子机会进行选择,提供他们观察、比较、判断,表达的机会,那么你已经走在一条有效的数学启蒙之路上了。

当你实施一阵子之后,你会发现你变得“专业”起来,开始得心应手了,由于自己频繁在生活中使用这些数学概念,你可能开始能够信手拈来,进行发挥了。


所以说,对孩子进行数学启蒙,首先家长先对自己要进行刻意练习。

还有一些数学概念,家长要注意纠正自己的一些偏见,不够完整的认识。比如关于数量,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会数数,能告诉我总数是多少就可以了。却不知孩子要掌握数的概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一一对应”就需要许多刻意练习,刻意思考。

比如👇第五组图,这三张图片都是在进行计数,但是计数的方式不仅仅计数总数,还融入了一一对应。画面上的“懒人”越来越多,对应的柿子也需要越来越多,家长要理解,这里不是割裂地去数人、数柿子、数蚂蚁瓢虫,而是要将他们关联起来。比如柿子虽然有10个,但是现在“懒人”只有7个人,他们每人一个柿子,需要掉下来几个柿子呢?

有关于一一对应的概念,家长就要注意多多在生活中渗透,抓住的中心思想就是,要让孩子观察到两组事物在数量上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总数是相等的,为什么?因为它们能够一一对应起来。

再比如👇第六组图,有计数,也有加法,这套书比较适合小班中班孩子进行,是5以内的计算。

你看书本上都尝试在用不同的形式呈现“数量”,那么家长就要抓住这点:多种多样的表征形式。而不需要纠结我没有道具怎么办?哪里可以买到教具?这些都是“不动脑”的表现,太刻板,可能也与自身长久的学习思维方式都很传统受到禁锢有关,为了迎合家长们这种“懒惰”,于是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让你省力的做法,但是不管你买再多玩具,教具,其实都没有生活中去渗透所能提供孩子的机会要多,甚至有些你买回来也不一定孩子喜欢。

所以,这里让我再小结一下:

有关于数量概念,计算等等的训练,一定要多样化。家长不应陷入某种刻板的方式中,哪怕你从书本中,从课程中学到了一些方法,你也要透过方法去看到其目的是什么,本质的形式是什么,我可以用什么替代。

要达到较好的举一反三,还是需要“刻意练习”,你要刻意去寻找一些替代品,刻意让自己的思维发散,刻意多多尝试,哪怕失败也还是要尝试。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